潘天寿
(1897-1971)
《虬松高士》
设色纸本 立轴
创作时间:1944年
尺幅:244.5 x 61 cm
估价:HK$24,000,000 - 35,000,000
二十世纪中国书画家中,潘天寿之为人,以及其作品之雄奇、倔强、堂正,向为时人所称誉。他作画极讲究布局,往往苦心经营,构图出奇制胜,以「险绝」著称。
这位国画大师一向善作大画,《虬松高士》画幅达244.5 cm之巨,气势撼人。此巨幅作于1944年新春,潘天寿时任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该校是今日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云集各路菁英,连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李可染也是学子之一。能够出任校长,潘天寿的艺坛地位可想而知。
《虬松高士》画一棵古松,盘曲而苍古。虬枝强拗转屈斜下,呼应着前景尖角的向上的石块。松树用笔奇崛果断,线条如篆隶书法般坚毅。松针丛簇,于湿墨处加干笔重墨,层次分明,显现出沉甸甸的厚重感。松下石块尽是急转线条及皴折,笔力刚劲雄健。
潘天寿
在一片老辣奔放的笔墨中,一秃头老僧持书闲坐于石上,更显其遗世独立。潘天寿常以「秃寿」为号,画中老者当是画家自喻之笔。
落款题诗的布置更是巧妙,穿插于密松之间,刻意写于常人不敢下手之处。洒脱的行草自上而下,如行云流水。
在书画市场中,潘天寿早已是「亿元俱乐部」的一员,个人拍卖纪录高达RMB 2.87亿天价。近年拍场大多只见潘天寿的小幅作品,如今《虬松高士》巨幅于春拍隆重登场,殊为难得。
张大千
(1899-1983)
《仿宋人刘永年乌骝图》
设色纸本 镜框
创作时间:1945年
尺幅:99 x 47.5 cm
估价:HK$12,000,000 - 20,000,000
张大千一直是佳士得香港的强项,今季自然亦不会缺席。《仿宋人刘永年乌骝图》作于大千盛年工笔创作的高峰期,更是他罕见的画马题材。
此作写于1945年,彼时大千已自敦煌临摹壁画归来,寓居成都。他从敦煌艺术优美庄严的造型、瑰丽生动的色彩中学习,画风迎来突破 - 线条越趋遒劲、设色富丽、格局更见气魄。
《仿宋人刘永年乌骝图》局部
画中乌骝神态从容,俯身欲有饮水之意,又似扬首直视观者,极为生动传神。大千以细致线条勾勒出马健美的轮廓,又以浓墨反覆渲染出黑亮毛发,充分再现了韩干、李公麟、赵孟俯等古代画马大家神韵。而题跋中提到的宋人刘永年《乌骝图》原作,今日或已佚失。
画面底色由石绿层层堆叠渲染而成,前景用红叶点睛,佐以石青点缀,华贵富丽。背景处地面裂缝的处理别出心裁,使构图更具变化及韵律感。
纵观大千写马作品,另有二幅现知与此作同本:同年秋月作《乌骝图》,现存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以及1946年初作的《唐人控马图》。据此推测,本幅应为已知相似题材中最早。
林风眠
(1900-1991)
《四美图》
设色纸本 镜框
尺幅:69 x 69 cm
估价:HK$4,000,000 - 6,000,000
林风眠笔下的仕女,或坐卧,或站立,或凝思,或梳妆,或弹琴,仪态万千,堪称中国现代艺术的经典。然而,除了部分戏曲题材绘双人相对外,大多是单人构图,三人以上者非常少见。如此《四美图》更是屈指可数。
此作来源清晰可靠,乃黄振邦医生1980年直接购自画家本人。时间回到70年代末,林风眠初来香港,生活颇为拮据,在同乡的介绍下结识了黄医生。后者出于支持艺术家生活的善意,委托林风眠作画,题材不限。1980年,林风眠画成此幅《四美图》,并特意添加上款相赠,这在林氏生涯作品中并不常见,尽显画家感激知遇之恩。
因此,《四美图》的精心经营便可以理解。画面横列四仕女,人物虽多,唯仕女站姿、眼神微微转向中央,使画面具有凝聚感。背景之帷幕设色绚丽,左侧置宫灯,为林风眠仕女题材中之繁复精妙者。
吴冠中
(1919-2010)
《墙内竹林》
设色纸本 镜框
尺幅:67 x 63.5 cm
估价:HK$3,500,000 - 4,500,000
白墙黑瓦、凝练的江南山水,是吴冠中极具辨识度的画面语汇。此幅《墙内竹林》,明显是吴老的典型风格,却又别具特色。
竹园向来是很难表现的题材,笔直的竹子成群,容易画得生硬呆板。吴老此幅的处理精妙:用各种绿色层层堆叠,笔触富动势,烘托出竹林的蓊郁。其上以爽利的线条勾勒出竹子及竹叶,更显清劲。竹林之下布置白墙黑瓦,巧妙地平衡了浓郁的绿彩。
如此构图,吴老只画了一次,起初无意出售。然而,当时书画老字号荣宝斋苦苦相求,画家才不得已出让。后来《墙内竹林》辗转成为新加坡藏家傅金洪及陈秀芳伉俪雅蓄。自傅氏夫妇荣休后,儿子傅凯立传承二人衣钵,继续管理和拓展家族收藏。
今季佳士得香港推出「傅氏家族珍藏中国书画」专题,傅氏家族决定,包括此《墙内竹林》在内,拍卖所得将拨捐慈善,帮助患有自闭症、有特殊需要的儿童,以及有认知能力障碍的老年人。
于非闇
(1888-1959)
《红杏文禽图》
设色纸本 立轴
创作时间:1944年
尺幅:100.5 x 49 cm
估价:HK$800,000 - 1,500,000
在20世纪的工笔花鸟画领域,于非闇是开宗立派的大家,也是京津绘画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门生众多,影响广泛。
于非闇早年曾拜师民间画师王润暄习画。不过,这次拜师学画,并非如大家想像般的闭门弄墨、逐笔切磋,王润暄带他栽花、豢鸟、养蟋蟀蝈蝈,绘画则一笔未教。
这些看似「不务正业」的学习,却为于非闇的花鸟画打下坚实基础。他对花卉、虫鸟的形态都了然于心。更重要的是,他从王润暄处学会了制作颜料的技法,这使他作品设色的技巧与运用尤为优秀。
他醉心宋元两代的花鸟,创作尤重古意,用笔刚柔相济,着色艳而不俗。此《红杏文禽图》,为画家拿手的工笔双勾重彩,精细而雅丽,一片春意盎然。
明 王铎
《草书五言诗》
水墨绫本 立轴
创作时间:1641年
尺幅:233 x 49 cm
估价:HK$6,000,000 - 8,000,000
王铎的书法在近代备受推崇,向有「神笔」之称,吴昌硕曾作诗赞曰:「有明书法推第一,屈指匹敌空坤维」。日本书坛更是极其欣赏王铎,还因此衍发成一派别,称为「明清调」,他们把王铎列为第一流的书法家,更提出了「后王(王铎)胜先王(王羲之)」的看法。
此《草书五言诗》为绫本立轴大字,乃明代书法家最喜欢的样式。王铎上朔魏晋,下逮唐宋,篆分真行草诸法兼备,尤以行草书名闻当时及后世。此轴书于1641年,时值他五十岁,书风已趋成熟之时。
王铎善用「涨墨」
作品笔力雄强,凝重浑厚,结字经常呈外放之势,纵横跌宕,气势凌盛,节奏张驰有度。此外,王铎还善用「涨墨」,即是墨在绫布上自然晕化,表现出变化万千、浑然天成的墨趣。
此轴巨构佳作曾经哈麐(1856-1934)旧藏,哈氏乃民初上海工商巨子,曾两度前往日本,擅画精鉴,兼富收藏,曾继吴昌硕任西泠社长。此轴自日本回流,颇有可能是哈麐当年携去彼邦。
明 祝允明
《草书诗卷》
水墨纸本 手卷
创作时间:1521年
尺幅:29 x 590 cm
估价:HK$3,000,000 - 6,000,000
祝允明,号枝山,因生六指,故自号枝指生。这位苏州人五岁能写劲尺大字,九岁能诗,稍长更以古文闻名吴中,有「无所不学,无所不诣」之誉。才华横溢的他,与唐寅、文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祝允明早慧,17岁即中秀才,但之后却要至33岁方中举人,最后的殿试更是屡试不第,他内心的郁结便化成跌宕起伏的狂草。
祝允明《草书诗卷》局部
祝允明《草书诗卷》局部
徐邦达题跋
此卷草书作于1521年,乃祝允明晚年之作。卷长近六米,写录十首七言律诗。用笔快速,线条使转停按节奏感极强,墨气浓湿枯淡分明。一行写来连贯避让有度,字体有时斜笔曳出,承上连下而又不失规矩,尤其用点最是巧妙。
此卷曾经明末清初常熟王澧收藏,卷上可见其鉴藏印四枚,共钤六次。近代徐邦达更于卷末题绝句一首,并云「叔羊兄(沉叔羊)出示真迹」。徐邦达乃书画鉴定泰斗,有「国眼」、「徐半尺(意指他只需把画轴展开半尺,便知真伪)」之誉。此卷得徐氏如此题跋,尤见珍贵。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明 沈周
《仿赵吴兴山水》
设色纸本 手卷
创作时间:1496年
尺幅:29 x 164 cm
估价:HK$5,000,000 - 8,000,000
沈周乃吴门画派的开山宗师,与文征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
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弟,受家学薰陶,加上自幼聪颖过人,沈周年少时就以诗、书、画深为时人所重。纵然才学甚丰,沈周一生却隐居不仕,过着优游林下、吟诗作画的生活。
沈周以山水画著称,有细、粗两种面貌。早年主宗王蒙,上追董巨,以细笔为主;四十岁以后博取诸家,着意于黄公望,风格逐渐变粗,景致由繁变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