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丰国际拍卖拍卖行艺术品市场分析2024
LOT 9
清雍正-乾隆 宝石红釉“珠峰”款水丞
D:7.5cm H:4.2cm
款识:“珠峰”两字篆书款
本品罕见的官窑款识:“珠峰”,书法十分严谨、 意在形中。明清御窑厂其地理位置坐落于珠山脚下,故而自古常以珠山代指御窑厂,作为御窑厂之别名。细观“珠峰”二字书写风格,完全具有雍正时期落款的严谨恭敬、一丝不苟之风格,书法上有追求至尊至美之气。关于“珠峰”二字的出处:遍查与雍乾时期御窑厂相关的文献,见到时任御窑督陶官唐英,在其个人诗集中有所记载。据1991年辽沈书社出版的《唐英集》有收录《忆珠山》一诗,诗中唐英深情地写道:“宦隐襟期别有天,居山不用买山钱。庄生梦里翩翩蝶,环翠珠峰夜夜还。”另外,唐英还写有《仲春珠山陶署即事》、《留别珠山陶署》等诗文,常常感怀其工作之所——珠山。
02
明嘉靖
御制青釉大缸
LOT 25
明嘉靖 御制青釉大缸
口径长:71.4cm, 宽:67.3cm, 高:40.2cm
款识:“大明嘉靖年制”楷书款
来源:云南户出
拍品当为目前市场所见之孤品,体形巨大,保存不易,甚为难得。此缸胎体厚重,器形规整,通体施青釉。展现了嘉靖大件瓷器高超的制作工艺。同类青釉缸多见于清初,因成形不易,烧制过程中极易出现塌裂情况,因此带嘉靖款识的御窑大缸十分难得。
03
明成化
红绿彩香草龙穿花纹碗
LOT 76
明成化 红绿彩香草龙穿花纹碗
D:14.9cm H:7cm
此碗为成化青花瓷的典型器物,造型庄重圆润,玲珑俊秀。外壁红绿彩装饰绘香草龙,龙四肢粗壮,两足三爪,双翼,尾作草状,形象凶猛威武。“香草龙”是明代瓷器特殊龙纹。它的头似龙,身躯细长盘曲,如藤蔓草叶一般;龙嘴里有的吐出一枝莲花,有的吐出几串珍珠。这种龙纹,根据其形态特征,称之为“香草龙”,以成化时期的最具特色。
04
元
青花人物貂蝉拜月图双系小罐
左右滑动查看
LOT 87
元 青花人物貂蝉拜月图双系小罐
H:5.5cm
本拍品腹部以青花绘貂蝉拜月主题纹饰。绘画初看稍显稚拙,反正是点睛逸趣之品、承接宋代磁州窑洒脱的艺术画风,应为元青花初创之作,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貂蝉拜月”图为貂蝉在亭子里焚香,对着月亮祈祷。“貂蝉拜月”在元代文学中寓意为“祈福团圆”,其用意是“和吕布早日团圆”。小罐画面环环相扣,趣味盎然,应为目前所见最小的元青花人物故事罐,尤为难得。
05
清宣统
斗彩一月水仙花神杯
LOT 99
清宣统 斗彩一月水仙花神杯
D:5.7cm H:4.5cm
款识:“大清宣丰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错款)
此水仙花纹杯为康熙时期十二月花神杯之延续,宣统时期作品十分少见,圈足内以青花书“大清宣丰年制”六字双行楷书错款,为同类器中之稀有罕见之作。拍品撇口,直弧腹,圈足。杯器形端庄秀丽,颇为雅致。杯内为白釉。杯外壁两侧各绘一丛水仙花纹。以青花点染出数块溪石,再勾勒出水仙花的枝叶、花卉轮廓,然后以由上绿彩、黄彩等填充颜色,相互映衬。
06
清道光
黄地洋彩八仙祝寿纹碗
左右滑动查看
LOT 114
清道光 黄地洋彩八仙祝寿纹碗
D:17.5cm H:7.4cm
款识:“慎德堂制”四字双行楷书款
展览:嘉德艺术中心,2023年,慎修思永—清代道光御窑瓷器展
备注:此件拍品即将出版
碗敞口、弧瓜壁、圈足。足内矾红彩书“慎德堂制”四字楷书款。碗外壁黄地彩绘八仙人物,近足处一圈海水纹,人物之间绘有五色祥云。人物姿态各异,相互之间各有呼应,细腻生动。古代宫廷器物上的八仙形象常常和寿星设计在一件器物上,寓意八仙贺寿。据清宫瓷器档案记载,道光十九年八月初九万寿贡进贡“黄地八仙大碗二十件,黄地八仙中碗二十件,黄地八仙五寸碟三十件,黄地八仙九寸盘十件”,均安放于慎德堂东廊,此碗即为其中的“黄地八仙大碗”。
07
清康熙
青花饮中八仙人物之焦遂诗文卧足杯
左右滑动查看
LOT 135
清康熙 青花饮中八仙人物之焦遂诗文卧足杯
D:6.3cm H:4.1cm
来源:户出
杯通体施青花纹饰,绘五位文人雅仕于庭院中围桌举杯,对饮甚欢,旁书“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末钤“赏”篆书方印。焦遂是八仙中的最后一位。袁郊在《甘泽谣》中称焦遂为布衣,可见他是个平民。据此歌,焦遂酒量最大,喝五斗后方有醉意,醉后高谈阔论,滔滔不绝, 惊动了席间在坐的人。《新唐书·李白传》载,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中八仙人”。而《饮中八仙歌》是一首别具一格,富有特色的“肖像诗”。八个酒仙是同时代的人,又都在长安生活过,在嗜酒、豪放、旷达这些方面彼此相似。诗人以洗炼的语言,人物速写的笔法,将他们写进一首诗里,构成一幅栩栩如生的群像图。本品随无款,但结合多方面特征,无疑是官窑作品。
08
清雍正
外胭脂红釉内广彩花果图盘
LOT 158
清雍正 外胭脂红釉内广彩花果图盘
D:15.6cm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
参阅:
《金成旭映—清雍正珐琅彩瓷》,余佩瑾,台北故宫博物院,2013年,页259,图91
香港苏富比,1999年11月1日,编号116
南宋李嵩·花蓝图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推广,广彩类胭脂红釉作品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上一场磁臻7中就不乏其中代表名品。其中清雍正广彩花鸟图盘拔得专场头筹,以成交价529,000释出。本次磁臻8继续延续此个专题,征集了一批胭脂红釉器皿,此盘为其中经典代表之作。篮花图是明末清初瓷器中一式经典的装饰纹样,最早可考据南宋李嵩的《花篮图》。至雍正时期,此式篮花图成为御窑装饰纹样,逐渐形成定式,所用佛手、牡丹乃瑞意佳品。此类外单色釉,内广彩篮花图的作品近二十年少有出现,可参考 1999 年香港苏富比秋拍的清雍正外金彩内粉彩金玉满堂花篮图碟一对,和清雍正外胭脂红彩内粉彩金玉满堂花篮图碟。拍品外底心青花双圈内书“大清雍正年制” 六字三行楷书款,此类胭脂红器物书写雍正款识极为少见,值得珍视。
09
清
粉彩红楼梦“袭人”人物瓷塑
左右滑动查看
LOT 178
清 粉彩红楼梦“袭人”人物瓷塑
H:35cm
参阅:《清代乃瓷器》图115,清 粉彩贾宝玉像
参阅: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藏品
拍品与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所藏一组人物瓷塑皆为同类同时期作品。市场上陆续见红楼梦中人物原型瓷塑,但皆未能成套。关于此类器皿的年份亦是众说纷纭,值得探究。
清代瓷塑工艺精美绝伦,不仅继承明代瓷塑基础,其技巧更上一层楼,塑型、色料方面都有长足进步。这件粉彩袭人像,做工极佳,人物造型有泥人张风格,写实兼写神,人物形神俱似,神采如生。本件器物对比田路周一收藏之贾宝玉,彩釉、神态、尺寸、底足成型工艺,极大可能出自同一瓷塑高超匠人之手。结合本件拍品衣饰特征,应为红楼梦中的丫鬟袭人,亦是贾宝玉的贴身知音。
10
清乾隆
粉彩瓷塑童子枕一对
LOT 179
清乾隆 粉彩瓷塑童子枕一对
L:43.2cm H:25cm
参阅:
北京翰海拍,2002年,编号2034
北京保利拍卖,2009,编号2120
故宫博物院藏,宋代定窑娃娃枕
本品体型硕大,成对保存尤为不易。器形承袭自宋代娃娃枕,童子半卧作嬉戏状,又以粉彩装饰童子衣物。童子所着衣饰各不相同,衣绦流动自然,衣服纹饰描绘精致,童子笑靥盈盈,动态逼真。工匠捏塑手法极为细腻,施彩清新柔美,意匠天成,堪为为乾隆朝瓷塑器巧籹佳作。
娃娃枕是一种象生枕,因其枕身呈孩儿卧形,故名。宋时定窑、景德镇窑、磁州窑、吉州窑等南北方窑场均有烧造,且有白釉、影青、三彩、黄绿釉、黑釉等数种。从造型上看,象生孩儿枕可分为两式:一式为孩童俯卧垫褥上,双手相抱作枕,抬头侧视,背腰圆软,供人“荐首”,俗名娃娃枕,甚为后人喜爱。另一式孩童多侧身卧于榻板上作枕座,双手执一片大可覆身的荷叶或灵芝盖于身上,荷叶翻卷成弧形作枕面,俗称童子荷叶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