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丰福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大陆总征集处
Lot 3204
顾洛(1763-1837年后)
莳花图
立轴 设色纸本
86×30.5 cm. 约2.4平尺
RMB: 60,000-100,000
钤印:顾洛之印
题识:亭亭袅袅,见丰姿,款款风前微步。不藉人间,红粉市,浅浅妆成僊度。秋水浮烟,春山淡碧,总是生情处。樊唇乍启,一声花外莺语。兰桨擢入钱塘,平湖如镜,照出吴宫女。顾乞杨枝,天竺国,每每逢君蔬素。更羕芳心,才堪咏雪,眼底何人伍。无端归去,教人肠断南浦。幼香先生属《念奴娇》一阕,西楳顾洛并题。
鉴藏印:
赵之谦(1829-1884):之谦审定、苦兼室
马德宏(19-20世纪):汉庐珍藏、东山草堂
出版:
1.《浮世丹青——清代晚期中国绘画》,第90-91页,编号32,凤凰城艺术博物馆,1992年。
2.《绢纸行旅——罗伊与玛丽莲·派普夫妇珍藏中国绘画》,第150-153页,编号46,凤凰城艺术博物馆,1998年。
3.《中国绘画中爱与死之隐意——罗伊与玛丽莲·派普夫妇珍藏精选》,第50-51、89页,编号23,凤凰城艺术博物馆,2013年。
4.布歌廸,《大清——1644-1911年间的中国绘画》,第143页,图版5.15,华盛顿大学出版社,2014年。
著录:《你可记得我倾国倾城》,第87-88页,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年。
展览:
1.“浮世丹青——清代晚期中国绘画”,凤凰城艺术博物馆,1992年8月22日-10月4日。
2.“浮世丹青——清代晚期中国绘画”,丹佛艺术博物馆,1992年11月7日-1993年1月3日。
3.“浮世丹青——清代晚期中国绘画”,檀香山艺术学院,1993年3月17日-4月19日。
4.“浮世丹青——清代晚期中国绘画”,香港艺术博物馆,1993年5月14日-7月18日。
5.“绢纸行旅——罗伊与玛丽莲·派普夫妇珍藏中国绘画”,凤凰城艺术博物馆,1998年2月28日-4月19日。
6.“词意流转——跨越四百年的中国绘画”,纳什维尔弗里斯视觉艺术中心,2007年6月22日-10月7日。
7.“中国绘画中爱与死之隐意——罗伊与玛丽莲·派普夫妇珍藏精选”,凤凰城艺术博物馆,2013年4月27日-9月2日。
说明:
1.汉雅轩,“中国书画特别展销会”,1988年11月22日-12月17日,编号50。
2.纽约拍卖会,“罗伊与玛丽莲·派普夫妇珍藏中国绘画”,2016年9月14日,编号617。
罗伊·派普先生(1927-2017),杰出银行家、企业家。于1975-1977年间任亚洲发展银行美国驻马尼拉董事及大使。彼时,他与夫人玛丽莲(1931-2016)遍游亚洲,并开始喜爱东亚的文化艺术。20世纪70年代晚期他们返回美国定居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决定建立中国绘画收藏。
派普夫妇以谢赫“六法”为标准,遴选最贴合他们心目中的中国绘画。自1983-2000年间,花费近20年光阴与心神,收藏了超过180件明清时代的画作。这些作品收藏标准高度统一,质量整齐,不入俗套。其中40件作品已于2005-2009年捐赠给美国凤凰城艺术博物馆,20余件目前借予该馆展示,另外121件作品曾于2016年从市场释出。
出版物书影
吴熙载,原名廷飏,字熙载,因避同治皇帝讳,更字让之,号晚学居士,江苏仪征人。他博学多能,尤精篆刻。少时即追摹秦汉印作,后直接取法邓石如,得其神髓,在明清流派篆刻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此外,亦善书画,并且能够将其所精通的篆刻刀法与绘画笔法融会贯通,使观画者常常能够在其画中感受到浓厚的金石意趣。
Lot 3213
吴熙载(1799-1870)
寿桃萱草
咸丰壬子(1852年)作
立轴 设色纸本
145×61.5 cm. 约8.0平尺
无底价
钤印:熙载书画印、攘之
题识:三千桃熟百寿萱荣。咸丰壬子春日,为守吾仁兄大人清赏。让之弟吴熙载。
说明:上款“守吾”即陈守吾,是吴熙载契友。1853年吴熙载为避战乱,流寓到泰州,期间相继客居姚正镛(仲海)、岑镕(仲陶)、陈守吾等名门。1864年,吴熙载在泰州,于陈守吾家作《梅花诗迷百首小引》。
出版:
1.《朵云轩藏品第六集》,第84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版。
2.《中国花鸟画通鉴·17·拒霜魄力》,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版。
3.《海派绘画大系·第一卷》,第189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1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