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征集处

名称: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征集处

供应商: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价格:3.00元/件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1号

手机:19102030840

联系人:林家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215612667

更新时间:2024-04-20

发布者IP:183.9.105.103

详细说明

  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征集处

  Lot 965

  12世纪

  铜鎏金阿弥陀佛

  19.2 cm.high

  辽是由草原民族“契丹”所建立的政权,统治中国北方长达二百余年(公元916-1125年),是东亚历史中少数非汉族掌政且举国奉佛的王朝。辽立国后为了在汉地立足,其统治阶级契丹王族由萨满教改信佛教,帝王则从太宗开始,圣宗、兴宗和道宗等皆大力扶持佛教文化事业。且唐代贵族化的经院佛学被契丹王朝继承,密宗、华严宗皆发达,在造像题材上更是非常丰富,不仅有显教的佛、菩萨、罗汉和力士等传统题材,亦有密教的五方佛、八大菩萨等题材,真实而全面的反映了辽代佛教思想繁盛的景象。其造像风格承自晚唐到宋的中原造像,传世作品的题材也十分丰富,佛、菩萨、罗汉、胁侍、天王、飞天等各类题材均有呈现。

  此尊辽代立佛为英国著名佛教艺术藏家斯彼尔曼先生旧藏。辽代佛教造像,与宋一样,继承了唐代的传统,因此在作品中很容易发现唐之特色。如本尊面部丰润,呈圆鼓脸型,神情端严,均可见唐像遗风。头顶肉髻平缓,螺发正面嵌髻珠,双眉弧度较唐像略缓,眼细而平,下颌偏短,皆为契丹人的样貌特征;肩部宽阔,躯体不再如唐代般浑圆饱满,而是相对颀长而扁平,但有明显胸肌; 上身着袒胸式袈裟,下身着长裙,双腿笔直站立,双膝笔直收紧,双脚各踩一朵小莲花,在方形高台须弥座的衬托下显得伟岸而有气势,为辽代佛陀与菩萨立像之标准型。主尊后背和背面裙边,有小铆钉,原本应是用来固定头光、背光之用。相似的阿弥陀佛立像,可以参考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一幅13世纪阿弥陀佛画像(图1)。

  图1

  佛陀左手持经卷,右手食指与中指弯曲结印,此手印在台湾故宫博物院李玉珉教授所撰论文《妙香佛国的梵僧观世音》中曾推测为无畏印的变形,应当有说法的含义;另有一种解释,可能是密宗之降魔印-期克印的变形。考虑其左手持经卷,此处作说法印可能更为合理,而无论何种观点,此立尊之持物与手印在历代佛教造像中皆极为罕见。相同手印佛造像,可参考清宫旧藏的一尊阿弥陀佛坐像,双手姿态均与本尊一致,收录于2007年故宫博物院编,紫禁城出版社出版的 《故宫收藏-你应该知道的200件佛像》中。此外,与辽同期的大理国张胜温绘《梵像卷》中的梵僧观世音亦施同样手印。

  图2 阿弥陀佛坐像 20.6cm 清宫旧藏(左)

  图3 梵僧观世音像 大理张胜温《梵僧卷》局部图(右)

  从现存的辽代佛教造像实物看,辽代的工匠艺术家并非一成不变的承袭唐代传统,而是消化吸收其精髓,进而进行再创作,赋予旧风格新的活力与生命力,形成辽代独特独立的艺术风貌。辽代佛教造像的精世之作,我们还可参考辽宁锦州义县奉国寺、山西的下华严寺等名胜古刹大殿雕塑。

  Lot 936

  清康熙(宫廷御制)

  绢质阎摩罗王尊天水陆画(和硕庄亲王发心诚造)

  173x91.5 cm.

  款识:“和碩莊親王發心誠造”,“閻摩羅王尊天”

  钤印:莊親王寶

  此幅水陆画依据画面右上名款,描绘的主尊是“阎摩罗王尊天”,右下有“和碩莊親王發心誠造”繁体字款识。和硕庄亲王为清代十二家“铁帽子王”之一,其中八位因其于清朝建立之初立下战功而被册封,和硕庄亲王一支即属于功封“铁帽子王”,王爵封号得以世袭罔替。该世系曾有两个封号,初期为硕塞、博果铎时期,从顺治八年(1651)到顺治十二年 (1655),此时期封号为“承泽亲王”。第二时期为博果铎至最后一代庄亲王载功。《清世祖实录》卷54,载“宗人府题奏,和硕承泽亲王硕塞子博果铎,请袭封和硕承泽亲王,得上曰:博果铎著封和硕庄亲王”,此一称号一直延续至清代末期。此幅应为第一位和硕庄亲王博果铎(1650- 1723)命宫廷造办处绘制一系列佛教供养画之一,该系列画作目前存世无多,公私览遍仅存十余件,但组图风格明显,皆以描金方框内书神祇名号,并于画作下方边缘墨书“和硕庄亲王发心诚造”,钤印“庄亲王宝”篆体方章。

  “二十诸天”或“二十四天”中的阎王形象已被彻底汉化。如在此幅画作中,阎摩罗王居中,浓眉巨眼,墨色虬髯随风飘扬,内穿绿色龙纹长衫,外披龙纹墨黑长袍,双手捧玉笏,五官与袍纹刻画清晰,笔触细腻,在阎摩罗王身侧跟着两个形容凶恶、似人似鬼的随从,身黑色戴官帽的右臂夹持成卷帐簿,身绿色的肩扛锯齿大砍刀;另有一面部肌肉虬结的人形怪,双手持幢跟在尊天身后。几位人物形象脚下所腾之云,亦是呈现翻滚状的墨色云团,几乎铺满整个画面,似是暗示尊天的黑暗力量铺天盖地,仅远天间隙处尚可见蓝天与粉白云团。

  明清时期,中国道教的水陆法会是在三教合一发展过程中对佛教水陆法会加以吸收、运用而相应产生的。水陆画既是宗教艺术,又是民俗艺术,集政治宣传与宗教宣教于一体,以宣扬宗教思想和教育信徒为目的。同属该系列的水陆画如今散于世界各大博物馆于私人收藏,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十七世纪“监门关圣帝君图”;弗吉尼亚里士满博物馆藏“娑竭罗王尊天“像,与本场这幅主尊面容最为相似;拍卖市场上,佳士得巴黎2022年12月释出一幅“日宫太阳尊天”水陆画,这几幅连同本场这幅皆有“和硕庄亲王发心诚造” 款识,皆属来自皇家制作之珍品,呈现清初皇室的信仰观念、审美情趣与生活追求,是艺术史和宗教史上宝贵的文化资产。

  参阅:

  1监门关圣帝君,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173x91cm。

  2弗吉尼亚里士满博物馆藏,娑竭罗王尊天。

  Lot 928

  10-11世纪

  铜鎏金大日如来像

  13 cm.high

  此尊造像刻画的主尊,身着袈裟,配菩萨严饰,这种特有的装束,通常是为五方佛居中之大日如来造型;突出特征是两手结智拳印,亦称“大圆满手印”,即双手半举至胸前,右拳紧握的四根手指包着左手上翘的食指。此为金刚界大日如来之手印。拇指象征坛城中居中的大日如来,四根手指代表其周围的其他“四方佛”,此印亦含理智不二、生佛一如、迷悟一体等深义。尼泊尔造像传世作品不少,但以五方佛为题材的作品却很罕见,这主要是缘于长久以来,尼泊尔地区均是印度教与佛教共生共存的状态,民众的信仰也是优先选择与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神祇,比如代表财富与健康的诸神,比如众所周知的财续佛母,在尼泊尔即享有最为普遍的信奉与最为广泛的崇拜。

  此尊头顶束高扁发髻,余发成绺披双肩;头戴三叶宝冠,冠叶高而尖,呈摩尼宝珠形状;缯带于上耳际打扇形横结,双耳垂肩,挂花朵形圆耳珰;眉间隐现白毫,眉目细长,双唇小巧偏薄,面容宁静,带有淡淡的喜意;袈裟轻薄贴体覆至小腿处,边缘刻连绵菱形方块纹,方块内以四点为饰;左肩斜披大颗粒连珠表现的圣线,自然搭在小腿上;颈间佩戴虎爪状项坠,是当时尼泊尔造像所特有的一种装饰手法;腕处的环状镯、上臂处的臂钏均以双连珠线固定,华贵之气尽显。主尊坐下,是一块扇形禅垫,其上刻花纹与衣缘花纹相呼应,袈裟以倒三角形铺陈于禅垫之上,垫后有方槽,原本应有背光插此处。最下方,有开花窗方形底座。法国巴黎吉美博物馆(Musée Guimet)馆藏一尊9世纪前后带背光尼泊尔无量寿佛坐像(参阅1),与本场这尊在衣饰花纹,帽冠、面相、装饰细节有诸多相似之处,本尊原本的背光样式,亦可参考吉美博物馆的这一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