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布斯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新加坡征集与查询

名称:哈布斯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新加坡征集与查询

供应商: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价格:9.00元/件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1号

手机:19102030840

联系人:林家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204408081

更新时间:2024-04-22

发布者IP:14.150.174.76

详细说明

  哈布斯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新加坡征集与查询

  Lot 14001

  清·雍正杨文乾聆训遵行奏折 含朱批

  23cm×84cm

  估价:RMB 100,000-200,000

  提要:

  护封上题:“五 雍正四年四月初三日,杨文乾训遵行折,硃批四十七字”。

  此奏折著录于清《四库全书》以及《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史部——诏令奏议类。

  奏折内雍正皇帝朱批:“甚好!侯石礼哈来,可一心竭力为之,务欲实在行通缉盗之法,此为探本寻源之上策。所以朕近日复严饬尔等也。勉为之”。计朱批47字。

  是雍正四年四月初三日杨文乾奉旨严查广东省内命案及盗案折,言“再查广东省城盗贼及拎包剪缕者甚多,皆系兵役旗人窝留”,遵圣谕“会同将军及在城文武,不论民兵、旗汉,必逐一编查,彻底清理省会之奸匪”。内有雍正帝名句“养虎放生岂为仁政”等。

  是日杨文乾上了两份奏折,是故《四库全书》编撰时,阁臣将两份奏折拼在一起了,故《四库全书》著录完当日第一份奏折,接着“同日又”三字,以下便是著录本份奏折。

  又,据《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序文中说:“此等奏折,皆本人封达朕前。朕亲自览阅,亲笔批发,一字一句皆出朕之心,且无一件假手于人,亦无一人赞襄于侧。非如外廷宣布之谕旨,尚有阁臣等之撰拟也。”(《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序)可见君臣一一皆亲笔。

  注:

  奏折发源于清朝,始用于清朝顺治年间,雍正以后普通采用,至大清朝灭亡废止,共历时两百余年。

  雍正现存朱批奏折相较于其他帝王存世量非常稀少。最重要的是,雍正完善了清代奏折制度。他钦定了一套和奏折有关的规章,自缮折、装匣、传递,到批阅、发回本人,再缴进宫中,都有一定程序,不允紊乱。这套文书制度的确立,不像某个官衙的设置,虽是无形的,但影响之大远超一般衙门的兴废。比如,奏折用纸分为素纸、黄面黄纸、黄绫面黄纸、白绫面白纸四种。黄纸为请安时用,白纸为大丧时用,素纸为陈事所用。曾有观点说陈事的素纸规定为宣纸,这显然是想当然——奏折用纸均为竹纸。当时宣纸名贵,臣僚平常缮写呈奏用不起,也没有那么多宣纸可供。现存的大量奏折原件也表明,奏折所用纸张为竹纸而非宣纸。

  一般公认,清朝十三帝中,康熙、雍正的朱批较有个性,尤以雍正为最。朱批除展示了雍正个性之外,更是雍正勤政的最好记录。雍正对臣子的奏折,并非一翻而过,很多都有详细的朱批。在《雍正朱批谕旨》中,常有雍正深夜批折的记录——“日间刻无宁晷,时夜漏下二鼓,灯下随笔所书” “灯下批写,字迹可笑之极” “丙夜灯下逐条省览,一一批示矣”。

  更为关键的是,雍正对奏折保密的坚持。奏折既然涉及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涉及官员的取舍,也就决定了它的保密性。折子到了内廷,雍正一人开阅,写朱批,不要任何人员参与此事。而对于泄露密折和朱批内容者,雍正则进行相应的惩罚。

  雍正晚年,意识到朝廷内外还有很多人怀疑自己是篡位登基后,出于为自己辩护等目的,1732年,他下令将自己的部分朱批谕旨编纂后刊刻分发给大臣。自然,编纂是经过审查和删修。1733年起,《雍正朱批谕旨》次第问世并颁赐臣工,到乾隆继位第三年的1783年全部刊齐。

  Lot 14003

  乾隆 著补授直隶大名府知府引见折 含朱批

  47cm×25cm

  估价:RMB 100,000-200,000

  提要:

  主要内容命令张廷玉著补安徽当涂县人奚源"授直隶大名府知府"引见折。朱批内容:“人聪明而不浮,将来有出息中上,不似江南人似山东人。”此折内容佐证清代引见制度的有趣性。

  引见制度来源已久,从汉宣帝时期便已经出现,如刺史一类高级官员的使用是要经过皇帝看一看的。雍正在这项工作上耗了大量精力,并写下大量批语。

  以貌取人注重颜值,评语感性。在选拔官吏时,乾隆延续了雍正选官的风格,主要还是停留在第一印象上的观感,常以自己所谓的面相术和以往评判人的经验选拔官员,并随手批注在引见的“履历片”上。

  Lot 14063

  李鸿章致岑毓英信札 1通8页

  23cm×12cm

  估价:RMB 15,000-30,000

  上款人:

  岑毓英(1829-1889)广西西林人,字彦卿,号匡国,清末大臣。早年参加镇压金田起义,成功谈判回民军,后来率军镇压杜文秀起义军和苗民军陶新春和陶三春部,参加中法战争抗法援越,后撤军回国,曾会勘边界。先后署理宜良县、澄江府。后迁云南布政使、云南巡抚、贵州巡抚、云贵总督。

  提要:

  “连布数函、计达笺览”“筹边懋绩”侧面反映了“战时羽檄纷飞”,文书信件应接不暇的实际情况!该专题信札主要写于“中法战争”中的“宣光之战”时期,如该信中提及:“……盖西人很鸷,不耻败覆……”等言语,涉及了边境边防和外交谈判等事宜,是研究当时中法关系、战争胜败的一手材料,这对还原那段历史有很高的佐证价值。

  Lot 14064

  胡林翼关于“抵御太平军”军事密函信札 1通14页

  23.5cm×12.5cm

  估价:RMB 100,000-200,000

  提要:

  密函1通14页,胡林翼文能从政安民,巧治一方;武能带兵打仗,清除匪患。乃晚清中兴名臣之一,隐去上款人曰:“敬密启者”其内容密谈:涉及军事机要,分析各地如何布防,抵御太平军献策。保存完好,文献意义重大。如信札中分析麻城与黄州之唇齿依附关系:“……麻城富庶,贼所经过,为黄州第一紧要关键,麻城不失,则黄州各城根蒂均牢,贼不得城,则无立脚之地...”信中涉及人物有涤帅即曾国藩,希庵即李续宜,礼堂即多隆阿等人。胡林翼分析战局布防事宜,依次分析预守:如挑选乡绅乡兵:冯郝等人:“晓事明理,可以委任用……”然后依次汉阳、孝感、襄阳、蕲水、黄冈、黄州……等条理清晰,布防明确:“……此则无论早晚缓急,均各派人分迴,不实心实力者,即行参撤!”此后,为平定太平军,胡林翼为得八旗马队充实湘军战力,百般拉拢刚直善战的多隆阿,并以湘军营制改造其所属部队,使之一举成为晚清超一流的骑兵精锐。

  曾国藩(1811-1872)湖南长沙人,号涤生晚清时期政治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清末汉族地主武装湘军的首领。

  李续宜(1822-1863)湖南涟源人,字克让,号希庵,清末湘军将领。浙江布政使李续宾弟。咸丰初以文童从李续宾镇压太平军,转战江西、湖北、安徽,官至安徽巡抚。

  多隆阿(1817—1864)字礼堂,呼尔拉特氏,达斡尔族,清代隶属满洲正白旗,清朝名将,擅长指挥马队,在同治中兴时期和湘军第一名将鲍超齐名而过之,有多龙鲍虎之誉。

  Lot 14088

  戴笠致严灵峰信札 5通11页,附信封5枚

  尺寸不一

  估价:RMB 200,000-500,000

  提要:

  是组标的是戴笠致严灵峰信札装订成册,共计5通11页,含有全部戴笠亲笔手书原信封五枚。戴笠的亲笔手迹在世面上较为罕见,如此体量并且同一上款的戴笠手迹更是从未出现过。信中内容颇有玩味意思,如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用笺这通里提及的“中四路”即:重庆的中山四路戴笠公馆。另戴笠在其中一枚信封中落款“金”即金水,是其主要情报化名。在信中戴笠还提到其主管的军统局要“严防本身工作人员之作奸犯科” “顽敌未除......完成神圣抗战之使命”

  释文(5选3,余略):

  1.灵峰吾兄:国际科工作甚关重要,汪暄同志实难胜任,在未有干员接任以前,弟拟请兄兼任,此颂大祉!弟笠手上,八月十八日。

  2.灵峰吾兄赐鉴,近来各地物价暴涨,民生至为痛苦,吾人应即研究有效之办法,仅供当局之采揖,明日下午十一时半,请公来中四路147,商讨为盼,此颂大祉,弟笠手上,一月廿六日夜中。

  3.灵峰吾兄:值兹春节持送上国币两万圆,以为兄生活之助。专上,敬颂春祺!弟笠手上,二.十二.

  Lot 14102

  胡适签赠彭浩徐 签名照 1帧

  16cm×20cm

  估价:RMB 30,000-50,000

  题识:浩徐兄,適之,一九四八.四.廿六

  提要:另外附有彭浩徐报纸讣告一纸,及灵堂照片一帧。上款人彭浩徐是解放前,上海的《中央日报》总编辑 ,不幸于1948年坠机身亡。彭学沛(1896-1948)江西严田人。字浩涂,政治家。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毕业后,又赴比利时留学,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政治学教授。民国17年(1928年)2月,中国国民党中央党报《中央日报》在上海创刊,任主笔。

  Lot 14103

  郭沫若 节录《北上纪行》诗稿 1页

  30cm×18cm

  估价:RMB 60,000-100,000

  释文:

  翼翼五龙背,溶溶涌沸泉。创痍愈战士,憔顇润莲田。树待春光发,人期凯唱旋。我今真解放,尘垢脱如蝉。安东市之西,数里有温泉。地名五龙背,曾在此沐浴。一九五〇年三月 书付光智 郭沫若。

  钤印:郭沫若

  提要:

  郭沫若是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在诗中多次提及五龙背温泉。本件郭沫若书付“光智”这首《七绝》正是他当年与其他民主人士结伴在五龙背温泉洗浴后留下的两首诗作之一。一九五〇再度誊抄予以“光智”。

  少年郭沫若深受长兄郭开文影响;1913年夏,作为川边经略使尹昌衡代表的郭开文曾经带着少年郭沫若选择了经由铁路到达朝鲜半岛的釜山,再乘船渡海;于是,安东便成了此行的必经之地。《郭沫若少年诗稿》有一首《代友人答舅氏劝阻留学之作》,记载了他在1913年离开安东后,久久不能平复的心境和寄望:“愿我学归来,仍见国旗鲜。” 当郭沫若再临安东,已是35年后,当年寄望成真,他也有感而发,接连写下多首感怀诗作如在《北上纪行之六》写道:“鸭绿江头望,烟筒浑似林。两番罹浩劫,一旦扫沉阴。东北人民血,春秋内外心。我今真解放,旧迹渺难寻。”民主人士登陆安东后,先游览了鸭绿江大桥,后在五龙背洗了温泉。1949年6月,五龙背疗养所由东北人民政府接管,称东北人民政府健康委员会五龙背疗养院。1950年8月,改称东北军区五龙背疗养院,1951年4月,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五龙背疗养院。即《北上纪行之七》 中诗句。虽然当年郭沫若一行在五龙背洗完温泉后,只短暂休息了一夜,但他写下的与温泉有关的诗句,却为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时至今日,这段民主人士北上在五龙背洗温泉的佳话,已成为五龙背温泉文化的宝贵财富。

  注:作品直接得自上款人家属

  Lot 14108

  钱钟书致郑朝宗诗稿 1页,附出版设计稿若干

  尺寸不一

  估价:RMB 100,000-200,000

  提要:

  钱钟书致郑朝宗诗稿一页并附出版设计稿若干。上款人海夫即郑朝宗(1910-1998)字海夫,福州市人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曾留学英国。

  诗稿释文:

  乖违人事七年中,失喜书来趁便风。虚愿云龙同下上,真看劳燕各西东。敛才光焰终难闭,谐俗圭棱倘渐砻。好与严林争出手,十条八备策新功。忽得海夫学兄书知事解方译英人文论喜赋一章报呈雅教,钱锺书未是稿。

  钤印:槐聚

  Lot 14109

  钱钟书致向燕生信札1通1页,附向达有关历史文献资料研究一组及若干信件

  尺寸不一

  估价:RMB 100,000-200,000

  提要:

  是组资料内容庞冗杂多,书稿类的誊抄更是卷帙浩繁,内容撷采若干如下:

  《中国历代盛世农业政策资料(初稿)》《中国文献中有关老挝历史及中老关系资料(原始材料)(编译稿)》等相关资料及历史搜集的论文、稿件一批《清史稿,南掌传》《罗香林:中国史学的过去与将来》《历史上的中越关系资料》《中国史学概论讲授提纲等材料若干》、历史资料史保管契约 、文书、杂档目录一批;《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研究论文目录》等。其中比较有生活趣味的有:钱钟书致向燕生信札3页(含诗稿2页)

  释文:

  燕生同志,得书甚慰。你致力于历史研究,你爸爸的家学有了传人,我知道了很高兴。《回忆录》事,请你豁免。我年来看到不少回忆录里牵涉到我自己的部分,都意想不到地失实,因此豁然大悟,记忆是最靠不住的东西,使人潜意识地歪曲事实。从而有了戒心,谢绝一切亲友请求,回忆他们有兴趣的人物,谢绝一切出版家(包括三辑在内),请求我回忆自己。决不破例。还请原谅。但旧诗稿里存了量,为你爸爸所作小诗,抄出呈阅,也许可补白。如不全用,尽管扔掉,一万句客气。草此即问近好!钱钟书上,二十日。(诗稿内容略)周一良致浩然信札1页

  释文:

  浩然同志:送上向达先生所编《老挝史料》。他于四月底交到系会,因我返京后,诸事纷沓,来不及看,致迟迟送上,乞谅!向先生搞得颇细致,只是史料多陈陈相因,将来是否都翻译,似可考虑。前面印点说明是否也不一定?以后部分编好当即送上,即致敬礼!周一良 六三.五.十五.

  另外:

  未具署名的致向达书信合订册一册,是信内容庞杂,但书体清秀可人似为知识涵养丰富的女子所书。

  内容思路时而隐晦,时而热情,又时而批判,又兼有多位名人名句的引用摘抄,信中谈及情感,信仰交流及若干家常里短等等,值得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