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布斯堡国际拍卖公司高速发展与高价成交

名称:哈布斯堡国际拍卖公司高速发展与高价成交

供应商: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价格:3.00元/件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1号

手机:19102030840

联系人:林家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201809206

更新时间:2024-04-03

发布者IP:183.9.105.103

详细说明

  哈布斯堡国际拍卖公司高速发展与高价成交

  公元1940年底,梁思成蛰居李庄开始对《营造法式》进行系统而具体的“注释”工作。在这之前,梁思成不仅有了以往校勘《营造法式》版本和文字的基础,以及成功“翻译”了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的经验,更有历时多年调查15个省二百二十多个县近三千处古建筑的实例,特别是对唐、宋、辽、金几朝的木构殿、堂、楼、塔等四十多处实物的深入研究,已经具备了系统整理《营造法式》的条件。于是,梁思成遵照“重点在说明宋代建筑的工程、结构和艺术造型的诸作制度上”的总原则,针对《营造法式》中“由于当时绘图的科学和技术水平的局限”,导致“原图的准确性和精密度本来就是不够”的缺陷,“加之以刻板以及许多抄本辗转传抄、影摹”等原因,致使书中的图表“走离原样,以讹传讹,由渐而远,差错层层积累”等原因,再加上那诸多难懂的语句、术语和名词等文字难关,决定采取先“图解”后“文解”的方法,对《营造法式》进行系统的“翻译”和“注解”。

  在“图解”工作中,梁思成要求自己及参与这一工作的莫宗江和罗哲文两位助手,“必须体现在对个别构件到建筑整体的结构方法和形象上,必须用现代科学的投影几何的画法,用准确的比例尺,并附加等角投影或透视的画法表现出来。”对于这样做的好处,梁思成认为“有助于对‘法式’文字的进一步理解,并且可以暴露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梁思成带领两名助手除了把《营造法式》中“不准确、不易看清的图样‘翻译‘成现代通用的‘工程画’”之外,他们还对其中“文字虽写得足够清楚、具体而没有图”的内容,“也酌量予以补充”或“尽可能用适当的实物照片予以说明”。在这项工作中,梁思成给后人留下了一幅经典画面:在昏暗的菜油灯下,戴着眼镜而驼背的梁思成正尽力俯身向前,下颌放在一只花瓶上,那是为了支撑因脊椎疼痛而难承头部重量之用的。那聚精会神的形象至今让人感动得不能遗忘。在“文解”的过程中,梁思成将工作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将全书加标点符号”,以便读者在阅读时“能毫不费力地读断句”;其次是“尽可能地加以注释”,对于一些难以读懂的部分,尽量翻译成现代语句,并在文字的注释中加入小插图或实物照片,“给予读者以形象的解释”。

  到了公元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梁思成带领两名助手已经完成了“壕寨制度”“石作制度”和“大木作制度”等图样,以及部分文字的注释工作。对于在李庄期间所完成的这两项工作,梁思成认为:“文字中的差错,可以从校勘中得到改正;一经肯定是正确的,就是绝对正确的。但是图样的错误,特别是风格上的变换,是难以校勘的。虽然我们自信,在古今中外绘画雕饰的民族特点和时代风格的鉴别、认识上,可能比我们的祖先高出很多(这要感谢近代、现代的考古学家、美术史家、建筑史家和完善精美的摄影术和印刷术),但是我们承认‘眼高手低’,难以摹绘;何况在明、清以来辗转传摹,已经大大走了样的基础上进行‘校勘’,事实上变成了模拟创作一些略带宋风格的图样,确实有点近乎狂妄。”其实,即便后来于公元1961年清华大学再次组织人员对《营造法式》进行科研攻关时,也没有脱离当年梁思成等三人在李庄所做“注解”的范围。如今,人们在《梁思成全集》的第七卷中,依然不难看出他们那时工作的严谨和紧密。完成了《营造法式》大部分“图解”和“文解”工作后,梁思成把这部书定名为《注释中国建筑标准》,后因其他事务而暂时搁置了这项工作。

  公元1942年,梁思成开始把主要精力放在撰写中国建筑学的扛鼎之作——《中国建筑史》上,这是他已经深藏心中十多年的梦想。

  ——《梁思成传》

  在李庄简陋的农舍里,他们摊开了那些用性命保全下来的资料。思成、徽因和营造学社的同事们决定,就在这里,就从这时开始,全面系统地总结整理他们战前的调查成果,着手撰写《中国建筑史》。同时,用英文撰写说明并绘制一部《图像中国建筑史》,这也是思成和徽因从留学美国时期就埋在心底的夙愿。

  ——《林徽因传》

  (1943年)在李庄营造学社简陋的工作室里,在夜晚昏黄的菜油灯光下,在半饥饿的状态中,思成完成了《中国建筑史》的写作。在这部著作里,营造学社12年来对中国古建筑的研究和考察得到了系统的归纳总结。

  与此同时,思成受国立编译馆的委托用英语写成了《图像中国建筑史》。这部著作以图和照片为主,加以文字说明。他写这本书,是为了向世界介绍中国的古代建筑的成就,以完成自己的夙愿。

  ——《林徽因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