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布斯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23年拍卖安排公告
从古至今,在古器物收藏领域,宫廷审美是恒久不变的主题。
这种审美取向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历代王朝神貌气象的缩影。永乐之磅礴,成化之灵动,雍正之恭谨,乾隆之华丽,乃至西域萨珊的浓墨重彩,巴洛克的豪华繁缛……每个时代、每个地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气韵风格。
而作为一个时代物资、财力的顶峰,宫廷艺术品往往集一朝精工良匠,描摹巧琢,将帝王一人的审美意旨,在不同材质的艺术品上发挥至极致,它可以美艳华贵,可以清新出尘,可以精巧入微,也可以拙然归朴。
宫廷审美的魅力在于它能站在一个时代的前沿,也在于它随着历史帷幕而舞动的变幻多端,中国与西方皆是如此。
本次逸玩·会心不远专场,探讨古今中外各种艺术品在审美上的连结与搭配,组合并融入当代生活美学之中,自然也少不了最能代表历代风貌的宫廷器物与书画,诸般妙趣,各位藏家可进入展厅一一体悟。
场景图
精品预览
Lot 32
清乾隆 玉兔朝元八棱漆砂砚 配御制诗句“会心不远”砚盒
直径:11.9cm
RMB:120,000-200,000
此件“会心不远”漆砂砚为乾隆宫廷仿古砚的经典形制,其题材仿自宋代“玉兔朝元”砚,为乾隆皇帝最喜仿制的六种古砚式之一。“玉兔朝元”可表示玉兔在岁始对月亮的贺见,乃以玉兔比臣下,圆月比君王。传世馆藏品种,如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仿宋玉兔朝元澄泥砚”,为澄泥圆形砚,本品八角造型,形制与清宫“仿唐八棱澄泥砚”相近,且以殊为少见的漆砂砚工艺制作,更显难得。
砚盒盖面阴文填金隶书御制诗一首,文为“月中兔兮日中鸡,卯酉其象交坎离。天然配合谁所为,日鸡月兔两弗知。朝元之砚恒如斯,研朱点笔犹繁词。”又署“乾隆戊戌(1778年)春御铭”,并镌“会心不远”方印。此御制诗,为乾隆帝专为宫中所制“仿宋玉兔朝元砚”所作,今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仿宋玉兔朝元砚”亦刻此诗文。“会心不远”亦为乾隆帝御用闲章之一,传世御砚、书画中皆可见此印,以表现乾隆帝几暇之趣。
参阅: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
另面图
Lot 48
清乾隆 唐英制大漆镶竹双清图嵌瓷诗文插屏
L:74 cm W:30 cm H:63.6 cm
RMB:2,800,000-3,500,000
唐窑仿古采今,备诸巧妙,技艺之精湛独步有清一代,所造之物除了供御瓷器之外,尚有凭公自用或馈赠亲友之作,多为文房器皿,如笔筒、水盂,喜以诗文、篆章入饰,署其斋室名号,此为唐英私物,量虽少但亦烧造于御窑厂内,制作之精与官窑无异。
唐英,字隽公,自号蜗寄、陶成居士,自雍正六年奉使景德镇御窑厂,佐理窑务,直至乾隆二十一年逝世,前后榷陶二十八年之久,是为景德镇御窑厂历史上督陶时间最长、成绩最著者。
与现市场流通之唐英瓷雕对联作品不同,拍品雅气十足,为书房案头陈设之器,除一面瓷作雕诗文外,另面嵌竹作竹纹样干模板之中,上书高节幽姿,可见此品并非唐英所制之应酬赏友之作,而是自用陈设欣赏之爱物,当为其绝顶佳作。
Lot 34
清乾隆 御制影子玛瑙花口碗
高6.8cm
无底价
此件玛瑙花式碗颇能代表乾隆一朝用器的典雅品位,整器造型高贵典雅,工艺精巧细致,皆仅取莲瓣之形,线条优美舒畅,尤具自然清新气息,藴含其独特风韵。与本品相似者,可参照台北故宫藏清乾隆玛瑙花式碗一例(见参阅),其与本品用料、形制皆颇为类似,可相比较。
参阅: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
Lot 35
清早期 黄玉兽耳活环小方壶
高9.4cm
RMB:800,000-1,200,000
此类仿古玉器,为清宫玉器形制中颇为典型的一类。清朝帝王自康熙帝始,对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研究颇笃,宫中金石古物亦多。在帝王审美的影响下,彼时宫中器物多见仿古青铜器制作者,此例即为典型。其形制摹自战汉铜壶,而尺寸可一握于手中,既具先秦古韵,亦不失灵动精巧。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件和田玉方壶与本品形制相似,录《中国玉器全集》,卷6,北京,2006年,图版199,可资比较。
参阅: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
Lot 37
清乾隆 孔雀石无量寿佛
高9cm
RMB:150,000-200,000
Lot 39
清康熙 周彬制芙蓉送子观音
高14.8cm
款识:古闽周彬□制
RMB:150,000-200,000
周尚均,名彬,清康熙时福建漳州人,擅长印钮制作,其印钮作品极具装饰味,兼具华茂,被称为“尚均钮”,是名重一时的宫廷印章印钮雕刻大师,与同时期的杨玉璇双峰并峻。其在佛造像等人物圆雕上亦娴熟精湛,精细工巧得鬼工之誉。其中不少优秀作品多为清宫所藏,现故宫博物院藏有其所制人物及印钮作品。
Lot40 场景图
Lot 40
清 铜鎏金自在观音像
高10cm
RMB:1,200,000-1,800,000
观音像半跏而坐,坐姿闲适,绰约优雅,可见唐代以铜鎏金铸像塑形、传情表态之技艺已相当成熟。与石窟内石刻相同,同为螺髻,戴高宝冠。面略长,较平,眉梢、眼角上斜。胸部突起,腰较细。颈部有横纹四道,上身袒露,饰璎珞和尖项饰。右手上举至肩,左手掌心向下抚于膝盖之上。下身长裙,线条刚劲有力。相较之下,此像整躯造型与所雕石刻完全一致。
对比 2019 年纽约苏富比春季亚洲艺术周的一尊以 200 余万美金成交的铜鎏金如意轮观世音菩萨像,面相上,两尊观音像皆符合大英博物馆藏敦煌莫高窟所描绘的密宗观音菩萨像,可参阅《敦煌遗珍 流失海外绘画珍品·菩萨 2》p30 的壁画,螺发样式完全相同、面相也皆略长但并不消瘦,胸前所饰物更同为连珠纹项饰和大璎珞,这点可参考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铜鎏金观音菩萨像,两者胸前装饰一致。整体铜制且鎏金,厚实明亮,保存相对完好,实属难得。
参阅: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品
Lot 41
明 铜错金银天鸡尊
高19.3cm;长19cm
RMB:600,000-800,000
此器为明清仿古铜器之经典器型,名鸠车。如此以天鸡与尊之形制相结合的器型,自东周已有。至汉代时,见有在尊下加装轮子的器型,则称鸠车。《西清古鉴》卷十一录有一件汉鸠车尊,造型纹样皆与本品相近,应为本器之摹本。
明清仿古铜器摹作之鸠车颇为流行,清代宫廷中亦见有数例,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乾隆年制款铜烧古鎏金三轮天鸡尊一例。本品与之相较更有战汉铜器之古韵,尤显明代仿古错金银铜器的古雅风格。
Lot 95
明 铜投壶
高52.2cm
RMB:300,000-400,000
存世画作中也可以见到明代投壶的场景,如《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中,就有宪宗投壶行乐的画面,其中投壶施精雕细琢,亦显示出皇家用器的华贵精美。本场此件投壶上下满工装饰,且壶口、颈、腹部,直立或倾斜的贯耳多达十处,可见应为贵族投壶实用之物,且多处贯耳也是为适应当时繁多的投壶规则而设的。
Lot 140
清早期 铜海八怪香炉
长9.4cm;宽9.4cm;高18cm;重1380 g
款识:大明宣德年制
RMB:120,000-180,000
Lot 105
明末清初 磬石磬
铭文:羽甫页。金石合鸣,姑洗之宫,锵锵清越,作持所终。石溪
L:27.6 cm H:16.2 cm
RMB 200,000-300,000
这枚悬磬上的铭文“羽甫页”,是中国古代乐律中的一个变化音名,又可称作“羽角”。“羽”是中国古代五声调式“宫商角徵羽”中的一个基本音,而“甫页”(或称“角”)则表示某基本音上方的大三度音,因此“羽甫页”就表示“羽”音上方的大三度音。
这样的音律关系,来源于对湖北随县曾侯乙墓中编钟和编磬的研究。尤其曾侯乙编磬中,还记载了“羽甫页”这一音名与“黄钟、林钟”等传统十二律吕的对应关系,为中国古代传统乐律的研究填上了一块拼图。
由此看来,这枚铭刻着“羽甫页”与石溪铭文的石磬,也是中国古代金石与乐律的一个缩影,有着特殊的文化内涵。
另据其上款识,此件石磬成为石溪所藏。用磬石制成,一面打磨光滑,另一面正中刻「友甫页」三字,并于石磬左右两边分别刻制铭文。文为“铭文:金石合鸣,姑洗之宫,锵锵清越,作持所终。石溪。”
石溪,湖广武陵(今湖南常德)人。清画家。本姓刘,出家为僧后名髡残,字介丘,号石溪、白秃、石道人、石溪道人,残道者、电住道人。与石涛合称“二石”,又与八大山人,弘仁,石涛合称为“清初四画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