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司为艺术品鉴定评估、艺术品包装筹谋、艺术品摄影、艺术品鉴定、艺术品展览展销、行业期刊杂志、网络立体推广,私人洽购VIP客户俱乐部
多位文物鉴定的鼎力支持,众多国内外客户的雄厚实力。高人气聚华商财力,定向委托搜天下藏家宝物。海量媒体宣传和网络展拍团结,打造立体的宣传阵容。
1、只要您加入我们的相助,您的藏品就会获得更好的宣传;
2、只要您加入我们的相助,您的藏品在市场上就会提高认知度;
3、只要您加入我们的相助,您的藏品就可能有成交的时机;
4、只要您加入我们的相助,您的藏品有可能变为现金。
Lot3030
世说新语六卷(明)吴中珩校
明刻本
1函6册 线装 竹纸
23.6×16.7cm
无底价
著录:《中国古籍善本总目》子部杂家P1009
提要:《中国古籍善本总目》着录,吴中珩字延美,吴勉学子,明隆庆、万历间徽州名坊“师古斋”主人,父子两代刻书三百余种。所刻之书,除了版本精良、印刷古朴外,大多是流传罕见之善本,为“徽派刻书家”杰出代表之一,历来为藏家所重。此本六卷全,封面移装明末清初三畏堂本《世说新语补》书牌。
Lot 3031
李太白文集三十卷最初印本
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吴门缪曰芑双泉草堂刻本
4册 线装 竹纸
26.5×17.2cm
古价:RMB 450,000—500,000
铃印:双泉草堂,大雅久不作,吴郡张位图书
著录:《中国古籍善本总目》集部唐五代别集P1184
提要:缪曰芑刻李太白集以宋蜀刻为底本,版本精善,字划毕肖,为清初名刻。此本卷一第五行作“七世为庶”,卷二尾有“吴门缪曰芑武子甫重刊宋本”一行,皆与后印不同,为缪刻最初印本。印用黄纸,色如金粟,墨光如漆,顾广圻《百宋一廛赋》有“翰林歌诗,古香溢纸,擩染乱真,对此色死”之语,即指此种纸张而言。此初印本清代坊估多以充宋本,传世颇罕。书内多朱笔批校、圈点,朱墨灿然。又钤康雍时藏书家张位印信,张位字立人,一字艮思,号青芝,江苏长洲人,何焯弟子。康熙三十三年入县学,五十六年中副榜,后出为直隶新乐县令。离任后归家,一心于抄书和藏书,筑“青芝山堂”,抄唐、宋、元人文集最多,黄丕烈曾得其手抄《桂林风土记》一书,评其“书法工秀,读书者之藏书,斯为善也。”
Lot 3032
颜氏家训七卷附录一卷郑文焯跋
清乾隆卢文弨抱经堂刻本
2册 线装 竹纸
25.4×15.9cm
无底价
钤印:文焯私印,齐玉象堪,叔问校定,瘦碧堪考藏经籍善本记,郑文焯,郑读
提要:此书论述为学、立身、治家之法,辨证南北时俗之谬,兼及字画音训、考证典故、品第文艺,以训子孙。清乾隆时期著名校勘学家卢文弨抱经堂校定本。后附颜之推传及补正。此本为陈伯弢赠郑文焯之物,有郑文焯题跋四处。
跋称:“此江阴赵敬夫校定宋本,卢氏刻之抱经堂之善本也。余曩尝研究是编,仅就坊本勘正文句中之疏遗数处,求是刻于吴肆十余年不可得,此心阙然。昨偶于老友陈伯弢斋头见之,欣言假观,其精彩诚可以寤疑辩惑,惜当时流布未广,旧椠旋付之劫灰。比见兴化李生详有补丁十数条,亦足多焉。强梧汁给之年孟陬月,叔问读过记在吴城。”又:“辛亥冬孟,武昌兵变,南锋告警,苏巡抚云阳程大惧,遂建独立之帜,卒为乱党迫从革命,旧寮奔散,伯弢适在常熟海口榷局,经乱还湘,即留是书为志别之遗,每一展对,感叹弥襟。樵风逸民再题。”又:“丙辰之秋九月大鹤山人郑文焯再读记之沪江。”又:“是刻号为善本,宏远微妙,缊奥能窥,施于后学,可以寤疑辩惑已。抱经先生撰,瞰江山人传,盖服其于此书晚研之功深焉,雕版者为江宁刘氏兄弟,亦干嘉时剞劂高手,惜流传绝鲜,世罕津逮,此为武陵陈伯弢老友得之邗上,借观年余,不忍去手,辛亥冬孟,伯弢辟乱还湘,因以见贻,比见兴化李详补注本,具微精愽,它日附刊传世,亦足多也,鹤叟记。”
陈锐(1861-1922),字伯弢,号袌碧,湖南武陵人,师从王闿运。工诗文,湘西“三才子”之一,在晚清词坛有很高的地位,与王鹏运、朱孝臧、郑文焯等人齐名,被推为一代词宗。郑文焯(1856-1918),字叔问,号瘦碧、冷红词客、大鹤山人等,山东高密人。曾任内阁中书,后在苏州授学于存古学堂。晚岁以业医卖画为生。精通音律,为晚清著名词人,兼擅书画、金石、医学。
Lot 3033
海源阁宋元秘本书目周叔弢批校
民国二十五年(1936)山东省立图书馆排印本
1册 线装 白纸
26.8×15.5cm
估价:RMB 230,000—250,000
钤印:寒在堂,周暹
提要:此书为民国时山东图书馆印海源阁自编书目,共收录海源阁所藏宋元刻本、名家抄本批校本共四百六十九种,是各种海源阁书目中收书最多,也是海源阁藏书中最精华的部分。此件拍品为周叔弢旧藏并批,钤“寒在堂、周暹”二印,字体秀丽工整,其内容多是对书中所收书目最终归属的注明,文字则多是藏书家或公藏单位的简称,如“弢”、“澄”、“东刘”等。与天津图书馆选编的《周叔弢批校古籍选刊》中收录的周叔弢批语《书目》经过仔细比对,两本字迹皆出自一人之手,应该都是周叔弢本人的笔迹。册中不但标记了宋元孤本的最终下落,也对其中书目的版本做了鉴定,修改了部分错误内容,对于考订海源阁图书的版本有重要价值。此外, 在目录末尾,此本增加了七种抄本及宋元刻本,为天图藏本所无。
Lot 3034
唐诗选六卷
清光绪二年(1876)成都尊经书局刻本
1夹10册 线装竹纸
24.9×15.8cm
无底价
提要:此书为清末湖湘学者王闿运任职尊经书院期间辑刊五七言古风、律绝选本,首有牌记镌“光绪丙戌孟夏尊经书局校刊”,卷端题“湘潭王闿运字壬父撰”,次目录,内有前人朱笔满批,批文多题注作者生平、标记音读、校刊讹误,并引沈德潜评诗之语。批文征引文献水经注、三辅黄图、尔雅、艺文类聚等多达百余种。
Lot 3035
洪武正韵十六卷
明正德十年(1515)张淮刊本
5册 线装 白棉纸
27.3×16.3cm
无底价
著录:《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第01448号
提要:是书每半页八行,小字双行二十四字,眉端无镌评,上下粗黑口,双鱼尾,四周双边。末刊“正德岁次乙亥仲夏月巡按河南监察御史张淮命工翻刊”字样。原装原签,版刻古朴。
Lot 3036
隋书帝纪五卷列传五十卷
元大德饶州路儒学刻明正德嘉靖间递修本
10册 线装白棉纸
31.6×18.2cm
估价:RMB 150,000—200,000
钤印:壬戌状元
著录:《中国古籍善本总目》P231《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目图录》编号02758着录
提要:是书半页十行,行廿二字,细黑口,四周双边或左右双边。版心有“尧文子”、“浮文子”等刻工名。此为陈展元大德间饶州路儒学刻《隋书》,元饶州路,治所鄱阳县,属江浙行省。为元大德江东建康道所辖九路儒学刻《十七史》之一,即所谓“大德九路本”,是元代路学刻本代表,学林称善者久之。民国间张元济主持影印百衲本《二十四史》,《隋书》即选此刻。元明反复运算,各学旧版明初多入南监,正、嘉年间递有修版。馆藏本版心偶见“正德十年”“嘉靖十年刊”字样,即其标识。卷内修版仅十之一二,而元版多存。前有“壬戌状元”一章,查明代嘉靖十年后壬戌科状元有申时行、文震孟二人。
Lot 3037
史记纂二十四卷
明万历七年(1579)凌稚隆刊刻朱墨套印本
18册 线装 白棉纸
26×17cm
无底价
钤印:纫秋兰以为佩
提要:凌稚隆字以栋,先祖世代为官,其笃志好学,满腹经纶,著作等身,尤以此编及《史记评林》、《汉书评林》最为通行,其所著述多倩其子凌蒙初镌版付印,此其一也。此编与《史记评林》互为表里,各有短长,据凌稚隆自序所述,此评议更为精当, 此册半叶九行十九字,白口四周单边,句读及凌稚隆批评以朱墨套印,白棉纸初印,墨色凝炼,朱墨灿然。较之评林二种,此存世无多,《中国古籍善本总目》、《明代闵凌刻套印本图录》、《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均有着录。惜有4册配本。
Lot 3038
皇明十大家文选二十五卷
明刻本
2函14册 线装 竹纸
25.7×15.7cm
无底价
提要:书内收王世贞、李梦阳、王守仁、李攀龙、董份、唐顺之、王维桢、王慎中、汪道昆、茅坤十人文章。各体皆备,言语典奥,明贤文萃,略具于斯。
Lot 3051
弘简录二百五十四卷
清康熙刻本
8函80册 线装竹纸
25.3×16cm
无底价
提要:是书记自唐迄宋附以辽、金诸朝历史。邵经邦,字仲德,浙江仁和人,明正德十六年进士,官至刑部员外郎,以建言获罪遭谪,后卒于戍所。他写此书,本欲继郑樵《通志》,潜心写作十余年,谨慎不苟,多次修改方才定稿,惜不记录元代史事而卒。其四世孙刊除旧史不雅之处,继作《元史类编》,又称《续弘简录》,此事为史林佳话。后人对此本极为推崇,固而云“是编出诸史不可设也”,是研究宋、辽、金、历史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邵远平初名吴远,字戒三,一作吕璜,号戒三,康熙三年进士,历升光禄寺少卿,后隐归,着有《史学辨误》、《戒三文存》、《河工见闻录》等书。
Lot 3052
古逸丛书二十六种二百卷
清光绪八年(1882)遵义黎庶昌刻本
6函49册 线装竹纸
28.5×22.5cm
估价:RMB 110,000—120,000
提要:光绪七年,黎庶昌担任驻日公使,在此期间与日本朝野士大夫中精于汉学者相结纳,文酒酬酢,得阅日人所着《经借访古志》,得知我国散逸日本经籍之大概,愤而决意不惜重金搜求,旋以钦差大臣身份,入皇室秘阁搜尽吾国散逸经籍借阅,随员杨守敬,亦日日物色于坊市,先生独具慧眼,披沙拣金,得二十六种国内已佚古籍,凡二百卷,嘱杨守敬专责影刊监刻,名曰《古逸丛书》,日本雕工以木嘉平刻工最精,遂选之,始刻于光绪八年,刻随所获,至光绪十年告成,耗黎氏三年薪俸积余,举银一万八千两,此书悉运还国,时朝中显要、学界名流皆为之惊叹,奉若至宝,单册售价曾一度高达五十金,并掀起清后期覆刻宋元本的狂潮,直至民国末年才逐渐衰落,此举亦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之佳话。
Lot 3053
佩文斋书画谱一百卷 (清)孙岳颁等纂
清康熙扬州诗局刻赐板静永堂印本
8函64册 线装竹纸
24×15cm
无底价
提要:为康熙帝命礼部侍郎孙岳颂、都察院左御史宋骏业、翰林院侍读学士王原祁等五人,历时三年纂辑而成,共一百卷,计分书论、画论、帝王书、帝王画、书画家传、康熙帝御制书画跋、历代名人书画跋、历代鉴藏等。所引古籍一百八百四十四种,其中对书画家传记的引证均注明出处,极为严谨,为中国第一部集书画著作之大成的工具书。拍品前刊“赐板通行/静永堂藏”。《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标注》着录“此书先后有殿版、静永堂刻本”。静永堂本当在康熙间印行,考静永堂名号来历,乃康熙御赐,主人即本书的编纂者宋骏业。
本公司设有具现代化的展览展示厅,大江大海大,大商细腻大珍藏。我们与业内行业协会、媒体、文化治理机构以及各相关商会整体建设了普遍的相助关系。公司拥有的数万买家人脉资源,为艺术品成交率奠基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使用的互联网手艺搭建网络服务平台,通过网上与地面的相互联动,实现信息整合、资源优化,促进艺术品在市场流通与交易,协助客户撬动珍藏市场的大财富、大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