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布斯堡国际拍卖公司什么时候拍卖与截止
楊・戴維茨・德・赫姆
《石龕中的玻璃瓶花》
估價:1,000,000 - 1,500,000英鎊
杨・戴维茨・德・赫姆(Jan Davidsz. de Heem ,1606 – 1683/4年)的巴洛克时期杰作《石龛中的玻璃瓶花》是花卉静物画黄金时代的优秀典例,画中可见精致优雅、色泽明艳的花卉,物品细节巨细无遗,镜中反映的花茎和水珠的光影调度精湛迷人。在德・赫姆的传世作品中,如此作般的小尺幅画十分罕有,目前在私人收藏中所剩无几。
老奧夏斯・貝爾
《静物:桌上插满郁金香和一枝法国蔷薇的炻瓶》
估价:400,000 - 600,000英镑
老奥夏斯・贝尔(Osias Beert the Elder,约1580 – 1624年)是静物画派的早期先驱之一,他常在画作表面巧施层层光油,使作品光彩耀目,是其花卉画的特色。本作可谓贝尔花卉作品中构图最复杂、最惹人注目的一幅,画中可见四个插花组合,造型各异的容器中插满外来花种如银莲花、花贝母和各式庭院花卉。画幅右边的玻璃花瓶可透视瓶中的花茎,巧妙精美,将老贝尔出神入化的错视画技法(trompe l’œil)表现得淋漓尽致。
弗洛利斯・凡・迪科
《静物:珍稀工艺品》
估价:600,000 - 800,000英镑
弗洛利斯・凡・迪科(Floris van Dyck,1575-1651年)在约1615年绘于荷兰城市哈勒姆(Haarlem)完成本作。凡・迪科是这个门类的先锋画家,擅于刻画餐桌场景,桌面上常摆满异国水果和各式芝士,彰显城市人的富裕生活。画中的餐器种类丰富,包括精美易碎的中国瓷器、珍贵的酒杯,还有艺术家刻意放置于桌子前沿的锡盘子,反光的盘面倒映出苹果的外皮。盘子右边有一撮果皮,沿桌面悬吊下来,摇摇欲坠——这些物件的摆放方式互相平衡,为画面进一步开拓深度。凡・迪科以创作数量较稀少见称,如此作般尺幅巨大者更是罕见;因此,能在市场上遇见其作品实在非常难得。与此作主题相同、同样出自凡・迪科之手的另一版本现由荷兰国立博物馆珍藏。
风景画
老楊・布呂赫爾
《林中河景︰漁市場與漁船》
估價:600,000 - 800,000英鎊
虽然十七世纪静物画是格拉塞特初时最着迷的类别,但他亦热衷于收藏同一时期的风景画,尤其是杨・布吕赫尔(Jan Brueghel)及其追随者一丝不苟、细致入微的风景杰作。胡安・曼纽尔・格拉塞特早于1974年购入老杨・布吕赫尔(Jan Brueghel the Elder ,1568 – 1625 年)的铜画板作品《林中河景︰渔市场与渔船》(图左,),画面精细动人。
卡納萊托
《威尼斯大運河》
估價:3,000,000 - 5,000,000英鎊
接近收藏生涯尾声,格拉塞特先生完成了毕生最重要的一次购藏——出自乔瓦尼・安东尼奥・卡纳尔(Giovanni AntonioCanal) – 或称卡纳莱托(Canaletto,1697 – 1768年)之手、宏伟壮观的《威尼斯大运河》风景画。此作的历史可直接追溯自肯特公爵一世(1st Duke of Kent)于1730年代的委托,几百年过去,这幅巨作仅在市场上出现过三次,可见它弥足珍贵。
这幅风景画来源显赫,绘于1730年代,运河水面泛起粼粼波光,空中的云彩优美得使人赞叹。当时,卡纳莱托正值其创作生涯颠峰期,此画获公认为卡纳莱托威尼斯水道风景画中最出色的典例之一。它与另外23幅卡纳莱托作品获艺术家的主要赞助人约瑟夫・史密斯领事(Consul Joseph Smith)选出,予安东尼奥・维森蒂尼(Antonio Visentini)雕制版画。这个知名版画系列于1742年面世,大获好评,使卡纳莱托盛名远播,扬威意大利及其他国家,其中以英国尤甚。
骤眼一看,这幅画与本收藏中的其他作品风格可能并不相同。若仔细端详,便会发现此作的画面精美细腻、对细节刻划入微,与胡安・曼纽尔倾慕不已的美学风格如出一彻。
静物画的缘起
十七世纪时,一个庞大而富裕的商人阶级在欧洲一举崛起。这批商人喜以购藏艺术品彰显自身的社会地位,如是者,静物画在此群体中渐受欢迎,随后大行其道。相对悬挂在宏伟宫殿内的历史画与圣经主题作品,静物画尺寸较小,主题世俗,刻画这批商人存放在寓中的罕见异国珍宝,可谓这个富庶阶级的奢华生活写照。
静物画的诞生,见证着这个商人阶级生活中的重要一部份。在当时的荷兰与其他地区,鲜花深受时人喜爱,虽然耗费不菲,但被人们视为日常中无可取代的一环。荷兰人对郁金香的钟爱之情,在此时应运而生(当时,郁金香是刚从土耳其引入的新花种,于荷兰激起一股「郁金香热潮」,最昂贵的单个花球价格可媲美一所房子)。同时,荷兰人亦对其他花种追慕有加,令市场对花卉画作需求大增。花卉静物画往往流露随性自然的美态,然而,艺术家需要苦心等待相关花种的当造季节才能临摹之,或需要运用精妙的现实主义技法,凭记忆和想象绘画部份花束,才能建构和谐均称的构图。因此,此类作品的作画过程往往要以月计,耗时漫长。
此时期面世的静物画大多工艺精湛,在构图主题上亦含有深刻意涵。这些花卉作品中不乏蜗牛和蛞蝓等死亡象征(‘memento mori’),警示世人「人终须一死」。同样地,在餐桌画中,芝士等食物让人联想起肉体的易朽;如将陈年芝士与新芝士并置,则象征生命短促,转瞬即逝。
时人以这些精美的银制、陶瓷及玻璃器皿入画,一方面作品鉴之用,另一方面,将这些奢侈品华丽地陈列在观众眼前,提醒世人生命无常,一切世俗浮华皆为「虚空」(‘Vanitas’),如过眼云烟,必不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