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布斯堡国际拍卖公司办事处成交原因

名称:哈布斯堡国际拍卖公司办事处成交原因

供应商: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价格:5.00元/件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1号

手机:19102030840

联系人:林家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195667525

更新时间:2024-04-18

发布者IP:203.168.17.164

详细说明

  公司不仅在中国古代​‌‌书画、近现代书画、古董珍玩、中国当代艺术、当代水墨、古籍文献、当代工艺品等艺术品拍卖领域拥有全球的雄厚实力,在珠宝钟表、天珠及藏传佛教艺术、红酒白酒、科技古董等拍卖领域也完成了全面布局中国实力的拍卖企业,公司有能力承接任何中国艺术品拍卖业务,并有信心使您的拍品取得骄人的成绩。公司将以更加的服务,更加饱满的信心为您奉上更丰盛的艺术盛宴。

  Lot300

  王翚(1632-1717)、恽寿平(1633-1690)

  山水合璧册

  丙寅(1686年)作

  册页(五开十页)水墨纸本

  22.8×16.0 cm. 约0.3平尺(每幅)

  说明:(一)据张云章跋文而知,是册创作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中秋后不久。其时,应徐乾学之邀,王翚、恽寿平、顾祖禹、张云章等同客昆山。现藏辽宁省博物馆王翚《临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丙寅秋在玉峰池馆重摹”,当与此册为同时、同地之作。同期作品尚有现藏故宫博物院之《晚梧秋影图》、《玉峰看月图》,均王画恽题之佳作。

  1. 张云章(1648-1726),字汉瞻,号朴村。嘉定人。善诗文、古文,工书。入太学,师事陆陇其。康熙二十年(1681)入京师,客徐乾学家,为其赏识,受聘校勘《宋元经解》。其秉性静默,惟以名节相砥砺。深得王士禛、汪琬等饱学之士器重。

  2. 徐乾学(1631-1694),字原一,号健庵。江苏昆山人。清代著名学者顾炎武的外甥。康熙九年(1670)探花,任翰林院编修。后相继担任过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刑部尚书等官职。其文采斐然,学识渊博,与明珠、纳兰性德父子等满清贵胄及陈维崧、朱彝尊等江南文人官僚交往密切,幕客成群,门生弟子遍及天下。徐氏笃嗜搜罗文献典籍,更是清初江南最大的藏书家,辟有传是楼。

  (二)是册经近现代书画家、医家姚云江收藏,后为上海藏家林尔卿珍藏,并有吴湖帆题签。

  1. 姚云江,斋名二仲草堂,衡阳书画学社社员,与张大千、张善子兄弟同为曾熙门人。

  2. 林尔卿,宁波人,曾任明华商业储蓄银行董事,书画收藏显著,与赵叔孺、吴湖帆等友善。《吴湖帆日记》中常有提及彼此过从斟酌书画。王季迁与孔达编《明清画家印鉴》,多见取印于林尔卿藏品。

  出版:单国强:《珠联璧合的王翚、恽寿平合册》,《紫禁城》,第113-117页,故宫博物馆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第2期。

  王翚与恽寿平交谊笃厚,是最相知的朋友,也经常合作书画。据两人最早结识于顺治十二年(1655),其时就合摹了一张《仿云林渔庄秋色图》(陆时化《吴越所见书画录》);第二年浴佛节前二日,两人书斋斟茗之间,恽寿平作《仿柯九思树石图》,王翚即为之补竹坡(《南田画跋》)。以后在长达四十余年的交往中,二人更是屡屡合作,只是在合璧作品中,更多的是王画恽题,究其原因,一可能是王翚的山水胜于恽寿平,恽氏难与匹敌,故多以题来使之增辉;二是恽寿平的文化素养高于王翚,藉题跋可点明奥妙,一语言中。故王翚画作多请恽氏题跋,恽寿平也不推却,常一题再题,真可谓“珠联璧合”。诚如恽寿平自云:“先生之珍图,不可无南田先生之题跋,敢云合则双美,庶非糠秕谭扬耳。”(《清晖堂同人尺牍汇存》之“恽寿平尺牍”)

  吴湖帆(1894-1968)题签条:恽王合璧山水册。尔卿先生珍藏,吴湖帆题。

  此套王翚、恽寿平《书画合璧册》,作于昆山徐乾学池馆,夜深于水边望月,犹以中国画笔墨观照池上景物,归寓后“酒酣戏为点墨,如张颠濡发时也。”以艺事相砥砺,兴之所至,必有佳作出诸纸上与笔端。今藏故宫博物院王画恽题的《晚梧秋影图》、《玉峰看月图》及本册就是当时趁兴挥洒写景寄情的笔墨留痕。

  是册既有王画恽题,又有王画王题和恽画恽题,可谓全面多样的合作。王石谷三开:一画江上秋景,近岸乔柯三株,在秋风中摇落,木叶渐脱,枯杈尽露;江中衰草与残荷相掩映,江头远山卧波,气象岑寂,笔墨则苍润兼济。

  钤印:石谷子、王翚之印(1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王翚》第9印,96页)

  对页张云章(1648-1726)题:昨日到上方,片云挂石床。锡杖莓苔青,袈裟松柏香。晴磬无短韵,古灯含永光。有时乞鹤归,还访逍遥场。丙寅(1686年)夏秋与石谷、南田同客崑山,两先生点染此册,兴寄高远,命余缀名其侧,因录景野诗记地与时耳。张云章。钤印:云章

  另一开写江边新篁丛生于乱石流泉之间,竹以锐利之笔急促写出,拳石以折带皴轻松淡淡而作,浓墨点苔,于一片虚灵中益现精神。笔法在倪云林、柯九思之间,而情韵别具。

  石谷戏墨。钤印:王翚(1印参见上书《王翚》第53印,97页)

  对页:满窗潇洒五更风,怪是无端揽梦中。梦见故人忙起望,白烟寒竹路西东。钤印:王翚之印、石谷(参见上书《王翚》第27、36印,96页)

  再一幅写高梧疏柳,二老在修竹坡岸上闲话,一人举手抬头,若有所悟,有不可或抑的动势,自然这又是石谷子大呼好墨叶的瞬间写照。与飘扬的柳条同观,在疏秀空灵的夜色中多了几分动感。淡宕清逸的情致,与恽南田的山水画真有几分相似——王石谷与恽南田相处,或多或少会被他俊朗超逸的情致所感化!

  钤印:石谷子、王翚之印(1印参见上书《王翚》第9印,96页)

  对页:鱼窥人影跃空池,绿挂秋风柳万丝。石岸与君闲立久,碧梧阴下纳凉时。秋夜每与王先生立池上,清话久之,暗覩梧影辄大叫曰:好墨叶、好墨叶,酒酣戏为点笔,如张颠濡发时也。寿平记。钤印:寿平、恽正叔、寄岳云(参见上书《恽寿平》第64、77、147印,1187-1189页)

  此册恽南田有二开,一以散笔略仿赵松雪《水村图》,潇洒悠远,笔法灵秀,一如他的书法,超脱的意致,已在赵子昂之外自成一格了。图左行书自作诗一首,书法遒美,灵秀中有圆厚之趣,是他成熟期典型的书风。南田每嫌石谷的书法与题识文字,多次直言规劝其多读书多练字,以免题损画面。惜石谷疲于应酬,画外功夫终欠一筹,故每为挚友所叹惋。

  鸥波老人有水村图,略师其意。寿平。钤印:恽•寿平(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恽寿平》第108印,1188页)

  对页:断云残叶树高低,竹里人家傍水西。满地芦花秋色远,好山青似若耶溪。玉峰池馆题为鹿野先生发笑。南田恽寿平。钤印:寿平、恽正叔(参见上书《恽寿平》第64、77印,1187-1188页)

  另一幅《芦汀雁归》亦是南田所作,也是受眼前秋色的感化吧,此图画得简洁而率意,隔岸疏疏芦滩与淡淡几点飞雁,以及若隐若现的远山,写得尤为生动,意趣在笔墨之间,更在笔墨之外。

  风柳芦汀,鸿雁将宿。南田寿平。钤印:寿平、正叔(参见上书《恽寿平》第15、22印,1187页)

  对页王文治(1730-1802)题:高峰入云耸,万壑隔溪阴。到此尘怀净,悠然拥鼻吟。余少慕栖遁,买山无橐金。颠毛看渐白,犹未入林深。王恽二家一淳古一高淡,国朝画手罕有匹者。此卷璧合珠联,异彩映发,岂非至宝。文治题并记。钤印:梦楼(参见上书《王文治》第9印,17页)

  册中有恽王同时的友人张云章诗跋,乾嘉时曾经王文治题,所云“王恽二家一淳古一高淡,国朝画手罕有匹者。此卷(当时或裱为卷)璧合珠联,异彩映发,岂非至宝。”的为确评。

  ←按住图片向左右滑动可浏览全图 →

  Lot301

  王翚(1632-1717)

  临赵松雪《水村图》

  手卷 水墨纸本

  癸未(1703年)作

  28×133.5 cm. 约3.4平尺

  说明:是卷曾经王翚晚年艺术作品重要赞助人蔡琦、清代著名收藏家安岐及香港“攻玉山房”主人叶承耀递藏。

  1. “蔡巍公珍玩”为蔡琦藏印。蔡琦(约1668-约1722),号魏公,奉天人。隶汉军旗,漕运总督蔡士英之孙。蔡琦出生于官宦世家,身世显赫,因祖父、伯父战功故为“荫生”举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起任四川永宁道,五十一年(1712)起任山东按察使。蔡琦工书法,是王翚晚年作品的最重要艺术赞助人。现存博物馆中经其所藏的王翚皆为精品力作,尤以临摹古代名作,如黄公望、董源、巨然、李唐等最能表现王翚的临摹功力,而且特别用心。他的藏品或直接得自王翚本人的馈赠,或王翚应其命题作画。所藏为同时期收藏大家安岐接手的不乏精品名作,如宋人《平畴呼犊图轴》、元吴镇《双松图轴》,皆有安岐的收藏印记。

  2.“仪周鉴赏”为安岐鉴藏印。安岐(1683-?),字仪周,号麓村、松泉老人。天津人,一说朝鲜人。约卒于乾隆九年至十一年间(1744-1746)。安岐先世为盐商,家资巨富。自幼读书,喜爱法书名画。据《文端公年谱》康熙五十九年中记载:“麓村安氏精鉴赏,凡槜李项氏、河南卞氏、真定梁氏所蓄古迹,均倾赀收藏。图书名绘,甲于三辅。”所居沽水草堂,在天津城东南;又有古香书屋,为其所藏书画名迹处所。

  出版:

  1.《中国文物集珍—敏求精舍银禧纪念展览》图录编号72,新加坡艺术馆,1985年版。

  2.《聚墨留香—攻玉山房藏中国古代书画》,第42-43页,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2004年版。

  展览:

  1. “中国文物集珍:敏求精舍银禧纪念展览”,香港艺术馆,1985年。

  2. “聚墨留香——攻玉山房藏中国古代书画展”,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2004年3月27日-6月6日。

  《水村图》,赵孟頫为其友人“水村居士”,诗人钱仲鼎所作。“坡角小柳三株,羌菁映带,一坡欲断,一堤复接。溪湖荡漾,山峰平远,势甚飘逸。”(吴升《大观录》),一派静净闲适的桃源景色,寄托了画家对淡泊宁静、自由安逸的生活状态的憧憬。大德六年,赵孟頫48岁,绘画风格已臻成熟,董其昌称“此卷为子昂得意笔,在《鹊华图》之上,以其萧散荒率,脱尽董、巨窠臼,直接右丞,故为难耳。”推重若是。或正因此,后世大家多有临仿或追摹其画境、画意之作。如前文恽王山水合册中恽寿平1686年客昆山所作小幅、1689年李含渼为魏坤作《水村图》(魏氏亦号“水村”),同时30余文坛名家题咏。本场第302号《四贤山水合卷》首帧杨文骢1638年为友人杨补作于金山舟中之《水村图》,更因为“五星聚首”之佳构而成为画史名篇。

  参考图:元赵孟頫《水村图》卷,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注:据《中国绘画全集》(七)图版说明,赵孟頫再题“后一月,德钧持此图见禾……”书于卷后另纸。)

  王石谷青年时代得王鉴、王时敏指授提携,获交海内名流,阅尽天下名画,揣摩临橅,集大成而成一代巨擘。一生创作无数,而临摹尤得神韵,得意者惟妙惟肖,几可乱真。此卷临赵孟頫《水村图》,连赵孟頫在图上图后的题识都一样照临,可见他是见过赵氏原迹的。

  题识:后一月,德钧持此图见示,则已装成轴矣。一时信手涂抹,乃过辱珍重如此,极令人惭愧。子昂题。

  癸未十二月廿八日,海虞王翚临于来青阁。

  钤印 :海虞、王翚之印、石谷(2、3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王翚》27、37印,96页)

  按石谷六十岁应邀主持创作《康熙南巡图》,居北京多年,名公巨卿多乐与交往,应该可以见到藏于京城的赵氏《水村图》原作。估计当时即摹有稿本,故七十二岁时仿作仍能具体入微连题识都能摹写肖似。

  此画描绘水村景色,以山峦、水面、小村、疏柳、草丛、渔舟等构成一幅江南水乡图画。山峦用淡墨干皴,浓墨点苔;树木草丛简繁相宜,意境清远。画面充满了一种宁静和冲淡的意味,素处以默,妙机其微。

  此图摹成不久,即为蔡巍公所藏,巍公官宦世家,好收藏古书画,于石谷尤有宿缘,藏弆多精品。蔡巍公后此图入安仪周手,安氏为清代最杰出的鉴赏家之一,泛泛酬应之作绝不可入其巨眼。此画同时为二大藏家所赏,可见魅力非凡。

  近年来,为敏求精舍会员、“攻玉山房”主人叶承耀先生收藏,并迭经展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