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想当年,乾隆帝来到这沉香木雕云龙座镜面前,看到镜中自己。座镜上方设有两圆孔,彷彿日月相互辉映,一探才知别有洞天。
经斜置镜子反射,层层牌画营造立体效果,左方蓬莱仙境,右方乍见御容《是一是二图》,啧啧称奇。
据清宫造办处活计档,乾隆十七年十一月初一日(1752年12月6日),“传做摆水法殿西洋镜一对”,用库内锡片。此西洋座镜或正是档案所列成对之一。
一方明镜,映照的既是幻象,亦是真实。直面镜中倒影,见我却非我,犹如镜花水月,窥见内心的渴望、灵魂的形状,又或者是真正的“自我”。
向左滑动进入袖珍之境
乾隆御容画像中,以《是一是二图》的版本最多,前后共制有五幅贴落,均存北京故宫博物院,横跨逾三十载,可悉此画意构图非比寻常。
宫廷画师傚法宋代“画中画”人物坐像,为高宗绘变装御容。满室古物环抱,高宗身穿汉服,手执书卷,正坐榻上,身后屏风挂圣容画轴。画中人与画中画,一左顾,一右盼,相对成趣。画上御题以诗文开首:“是一是二,不即不离,儒可墨可,何虑何思。”是故得名。
究竟何谓一,何谓二?最显而易见的答案,是画像和画中画所指代的自身。另一种解读则认为,乾隆的提问其实是一句质疑,诘问人类的内在与外在本质,直指在如梦似幻、虚实交织的边界徘徊的意识。
出版的四画中,以长春书屋本年代最早,应绘于乾隆初年,其次为养心殿本,之后是那罗延窟本,较唯一纪年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的庚子长至月本年代稍早。参与的画师有陆灿、姚文瀚、贾全等,有学者更指郎世宁或曾为早期版本绘御容。
比较故宫藏画,镜孔内袖珍之境与养心殿本最为接近,屏风山水构图相类,铜觚内也同样置有长物。
因尺幅之限,难绘细节,但镜孔内境也画有统一度量衡的历史重器“新莽嘉量”。然观面相,高宗脸庞略显丰腴,由此推断镜中境的绘制年代应略晚于养心殿本。
乾隆皇帝素来喜爱中西合璧的独特设计,此座镜珍罕难得,其由来正好体现东西文明互鉴的结果。
乾隆一朝繁荣富强,科学、艺术、文化发展达到顶峰,欧洲传教士来华宣教,为乾隆皇帝进贡前所未见的奇技珍宝,包括各式与光学、音乐、机械相关的仪器。
据说“西洋镜箱”由十五世纪意大利密码学家莱昂・巴蒂斯塔・阿伯提发明,十七世纪在欧洲风行一时。
密封的镜箱内藏多层平面牌画,配合内置透镜和镜子,从镜孔窥之可见图画产生犹如实景般的深远感。乾隆皇帝得见如此神奇宝物,也许让他也想拥有别具个人特色的镜箱,特命宫廷工匠依样仿制。
左右滑动欣赏镜箱
除传教士进京的还有光影视学的知识,利用西洋技巧绘成的宫廷画作应运而生。
著名意大利藉传教士画师郎世宁(1688-1766年)奉命把焦点透视之法授予宫廷画师,是为“线法画”,在画面上营造深度,更形立体。
雍正七年(1729年),总管内务府大臣年希尧(1678-1739年),受益于郎世宁的翻译讲解,撰成中国第一部阐释焦点透视原理的《视学》专书,除了重刻意大利画家兼建筑师安德列·波索修士(1642-1709年)成于1693年的《建筑绘画透视》图版外,附印透视线描图五十九幅,它们可能乃由郎世宁或其门生合作完成。
书中有插图以层叠画片展示透视原理,图中结构与此座镜如出一辙。
西洋座镜传世甚少,工艺水平能达此座镜者更屈指可数。此座镜集各家设计之大成,融汇东西美学,反映清宫的品味变化。
座镜采用沉香木制成,龙饰雕工细腻,再装配西方水银镜。沉香,清档中又称枷楠香木,极为珍稀,工匠经常与其他木料混合使用,只将沉香木用在制品局部,而此座镜全用沉香木制作而成,实属不可多得。
比起普通镜子带来的新奇体验,这座西洋镜也许包含著某种更加令人琢磨不透的用意。
试想一下,当乾隆发现自己的画像成为供人观赏的一部分时,那种对固有虚实认知的颠覆、以及对内心造成的衝击该是何等震撼。
然而,如果把目光移向左方孔洞,眼前乍现的却是一片不知人间何世的蓬莱仙境,彷彿揭示了皇帝心底对身后往生极乐的憧憬。
既有天子居内、宋画为据、古物作饰,配上另一面的蓬莱仙境,是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交织,也是乾隆皇帝就时间与历史的自我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