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布斯堡国际拍卖公司成交真简单服务中心

名称:哈布斯堡国际拍卖公司成交真简单服务中心

供应商: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价格:5.00元/件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1号

手机:19102030840

联系人:林家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193125855

更新时间:2025-01-31

发布者IP:120.230.136.54

详细说明

  本公司理念优势​‌‌

  开发买家是公司的发展主线,以前是、现在是、将来也是。公司从成立至今为止的开拓及聚积有资金实力的买家市场工作中取得了众多卖家客户的认可和好评。

  公司服务项目包括:

  艺术品鉴定评估、艺术品包装策划、艺术品摄影、艺术品鉴定、艺术品展览、权威行业期刊杂志、网络立体推广,私人洽购VIP客户俱乐部,以及高端共享等。

  Lot 1019刘野(b.1964)无题之三

  2014年作 纸本水彩 76.9×58 cm

  估价:RMB 500,000 - 800,000

  签名:2004野 ye

  出版:

  《红与蓝——刘野个展》寒舍空间 2014年版

  《典藏投资10月号》P171 典藏艺术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版

  展览:2014年 红与蓝——刘野个展 寒舍空间 / 台北 / 台湾

  在充满旺盛表达欲的当代艺术领域,刘野从未随波逐流,而是剑走偏锋,以童言童语式的视觉语言和单纯质朴的艺术形式令人耳目一新。刘野的作品素材主要来源于童年记忆及儿童文学,同时也涉及二十世纪及当代流行文化中的人物和符号。在创作风格上,他受到了蒙德里安的抽象主义和马格利特的超现实主义艺术的影响,强调几何构成的趣味,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富有隐喻性的情节。对于热衷于制造梦境和幻觉的刘野而言,无论任何题材的作品,他都能够将循规蹈矩的现实世界转化为斑斓绚丽的童话世界。

  刘野从2000年之后开始创作“小女孩”系列,这个系列包含了小女孩的正面、侧面、背影,以及与蒙德里安画作的结合,艺术家讲述的无数个似真似幻的小故事,就像童年的好时光一样让人回味。创作于2014年的《无题之三》中,一个小女孩侧身而立,大头齐刘海的造型简约生动,闷闷不乐的委屈神情令人同情又忍俊不禁,颇有卡通人物的诙谐、夸张之趣,尤其对于女孩眼神与小嘴的刻画可谓信手拈来的神来之笔。此作中尽管没有出现蒙德里安的画作,但却延续了前者的创作理念:小女孩的形态被简化成几个大小不等的几何形,相互套叠,背景是大片纯净的天蓝色,完全以平涂而出,艺术家不再重视真实性和空间深度,而是纯粹以色彩传达出平静、忧郁的情绪,通过对世界的内省与洞察创造出秩序与均衡之美。

  1066手冢治虫(1928-1989)漫画形象合集

  纸本水彩 38×53 cm

  估价:RMB 1,500,000 - 2,000,000

  出版:动漫海报 日本青岛文化教材社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说明:附原海报

  手冢治虫(1928-1989)是日本现代动漫的奠基人,更是日本漫画界的精神领袖。对于手冢治虫在漫画创作领域的贡献与地位,日本学者鹫谷花指出,“手冢治虫长篇故事漫画表现形式的成型,是将日本漫画史分隔为‘战前’与‘战后’的重要分水岭”。他的漫画表现手法既与日本二战前至二战期间的大众文化关系密切,又在情节、形象、表现形式、及组织模式等方面有着大胆的创新,并深刻影响了日本动漫界的发展。他创造性地在漫画中采用电影式的构图分镜,将变焦、广角、俯视等大量电影拍摄技法引入漫画,极大扩张了新漫画的表现力;同时,他更是第一个根据不同人群需求创立明确风格流派的漫画家。可以说,手冢治虫一手开创了日本动漫的黄金时代。在43年的创作生涯中,手冢治虫留下的漫画多达300种,塑造了2000多个充满生命力的人物形象。手冢治虫的纸本水彩手稿《1928-1989漫画形象合集》汇聚了《三眼神童》《小飞龙》《怪医黑杰克》《森林大帝》《火之鸟》《缎带骑士》《铁臂阿童木》《新宝岛》等漫画作品的经典角色共36个。角色们在留白背景中互为交错,错落有致地形成一个闭合环形结构,同时在整体上取得一个面向观者的造型角度,形成一件具有“合照”意义的手冢治虫纪念性作品。这幅作品不仅绘制细腻,更集中呈现了手冢治虫对漫画形象的造型特征。他运用线条粗细及色彩的细微变化塑造形象的力量感、动态和立体感。每一个角色都以最具代表性的形态造型出现,因此,即便没有情景的塑造和衬托,这些漫画形象的性格特质仍然跃然纸上,作为标志性的符号不断唤醒着记忆深处那些手冢治虫漫画带来的感动。

  Lot 1079宋琨(b.1977)《人自老,春长好》

  2009年作 布面油彩 140×180 cm

  估价:RMB 800,000 - 1,200,000

  签名:人自老,春自好 2009 宋琨 (背面)

  出版:《拣尽寒枝——仇晓飞&宋琨》P35 谷公馆 2009年版

  展览:2009年 仇晓飞&宋琨——拣尽寒枝 谷公馆 / 台北

  作为七十年代出生的当代艺术家,宋琨的作品已经脱离了早期中国当代艺术宏大叙事的模式,转向从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变化中汲取素材,正如她所说:“每个系列作品一开始我基本是无意识的,更多是记忆、情感与想象力的作用,我喜欢那些立体,流动,不设限的体验。”宋琨始终在作品中探寻现实生活与潜意识、想象力之间的关联。社会巨变与内在情绪的激烈碰撞造就了其作品中复杂多变的内容,而女性身份的敏感性则赋予其温柔的眼光及抒情式的叙事风格。

  创作于2009年的《人自老,春长好》,以自南宋词人韩元吉的《六州歌头·桃花》为题旨:“人自老,春长好,梦佳期。”此词以咏桃花为线索,或明或暗地叙述了一段爱情故事:先在桃花盛开的时节相遇,随后在桃花陌上携手同游,再后来旧地重游,人已老去,春色依旧,却不见旧人,只能独自徘徊,唏嘘生悲。同词中意境一样,宋琨在画中亦描写了一段爱情的灿烂和凋零,以曾经的甜蜜和现在的消逝来表现爱情的无常。从构图看,全幅借鉴了传统水墨画的布局,在一个北宋小景山水画式的空间内,雾色苍茫,怪石嶙峋,寒枝萧索,叶落纷纷一树空,一对情侣前后并列,面对着萧瑟的冬景陷入静思。而在人物造型上,艺术家描绘了罕见的背影,通过此种人与景之间的“对望”来激发观者带入自身的视角与体验,在各自的想象中为这个爱情故事完成最私密的解读。就此,宋琨去除了原词中激越绮丽的韵致,而代之以伤感晦暗的格调,并以其特有的充满诗意与情感张力的方式讲述着对于爱情的体会与洞察。

  Lot 1081闫冰(b.1980)《西瓜红》

  2012年作 布面油彩 80×100 cm

  估价:RMB 500,000 - 700,000

  签名:闫冰2012(背面)

  出版:《闫冰》P28 河北出版传媒集团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16年版

  闫冰在不同媒介的创作中都有一种共同的情怀存在,即对日常生活的感念与情愫。他擅长以简约至极的语言和朴素无华的场景去表达复杂的内在感受,以放大和凝视的方式挖掘出普通物象丰厚的生命力,赋予其一种质朴、恢弘、神圣的气质。

  在《西瓜红》中,闫冰将传统的静物画转化为有构成意味的风景画。画面上,被切成片状的西瓜仅保留瓜瓤部分,相互聚合,仿佛巍巍的群山。西瓜生硬的边缘和棱角失去了原有的形态与质感,固有的鲜艳色彩也不复存在。艺术家有意降低了色彩的胞和度和亮度,以强烈的光影投射造成光滑、冰冷的外表质感;背景是阴霾的天空,乌云密布,仅在左上侧透出一缕光线,在灰暗的背景衬托下,前景的西瓜仿佛风云激荡中的金字塔一般散发出强烈的神秘感和永恒性。

  Lot 1085韦嘉(b.1975)《快意恩仇》

  2006年作 布面丙烯 200×250 cm

  估价:RMB 800,000 - 1,200,000

  出版:《韦嘉作品 野蛮春天》P10-11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6年版

  展览:

  2006年 野蛮春天-韦嘉个展 星空间 / 北京

  2006年 新届面UP-代登陆展 刘海栗美术馆 / 上海

  “快意恩仇 ”从名字就知道与武侠有关。2000年初,韦嘉对武侠片例如“卧虎藏龙”产生了浓厚的感兴趣。武侠是江湖,是社会里的人,有些是英雄,有些想当英雄,都是社会与人生的百态。此件“快意恩仇”画面焦点对比特别强烈,左边两个巨大的观众与右边轻巧的剑客针锋相对。剑客从天而降,穿着透明雨衣,当然有点保护自己或隐藏自己的意味,如同一位跳水选手,手上握着剑,天边还有划过的闪电。这一幕景象,是表演者的演出,同时又带着些许荒谬,仿佛现实世界的一个缩影,既真实又魔幻。而左边的观众,他们的表情似乎透露了他们的内心所想。

  Lot 1086高瑀(b.1981)《睡醒了的小男孩》

  2008年作 布面丙烯 200×200 cm

  估价:RMB 800,000 - 1,000,000

  签名:高瑀2008(背面)

  出版:《高瑀 不现实》P25 中国今日美术馆出版社 2012年版

  展览:2012年 不现实 银河SOHO 星空间 /北京

  在八零后艺术家中,高瑀一直游走在主流文化与通俗文化之间,他的艺术以充满黑色幽默的卡通形象和玩世不恭的戏谑态度而著称。在高瑀的作品中,熊猫是其使用时间最长,亦是涵义最丰富的标志性形象,被公认为艺术家最具个人风格的视觉符号。高瑀将熊猫温顺、憨厚的刻板印象进行反转,赋予其暴躁、疯狂的性格元素,用不合理的行为和奇幻的时空场景来揭露当代社会中的伪善、暴力和欲望,反思消费时代对人类精神的侵袭。至2006年,高瑀从早期的熊猫GG形象中剥离出两个新的形象:彼得潘和达达,这是他所设计的一个文字游戏:“如果把panda(熊猫)分开,它就可以被写成Peter Pan和Dada。从这两个词组中不难看出,它们都是反正统世界,反成人秩序的代名词。”

  《睡醒了的小男孩》属于彼得潘的形象,那个在童话故事中不愿长大的小男孩,此刻却不是生活在平静的梦幻岛上。画面中的他仿佛从噩梦中惊醒,却发现现实是一场更大的噩梦:原子弹爆炸时的蘑菇云冉冉上升占据了大部分画面,惊恐的小男孩用撒尿来试图浇灭火焰,却是杯水车薪,力有不逮。熊猫的形象被有意缩小,突出了其在面对重大灾难时的无计可施和无能为力的惶恐之态,大面积的黑色平涂的背景烘托出不断膨胀的蘑菇云,酝酿出一种悲剧性氛围。高瑀擅于运用卡通形象进行叙事,将沉重的主题转化为轻松诙谐的生活哲学,或者以荒诞不经的形式隐喻现实的残酷,他的艺术既是自我,也是时代的真实表达。

  Lot 1090欧阳春(b.1974)《王者不死》

  2008年作 布面油彩245×160 cm(拼接后)

  估价:RMB 1,000,000 - 2,000,000

  出版:《王 欧阳春》P90-91 Fluid Editions 2010年版

  展览:

  2010年 Painting the King Frank Schlag画廊 / 埃森 / 德国

  2011年 王 奥地利国家美术馆 / 维亚纳

  从2006至2009年,欧阳春创作的“王”系列在其艺术生涯中具有举足轻重的特殊意义。这一系列不但标志着其个人艺术风格的真正成熟,亦使他成为最早获得国际艺坛关注与认可的中国70后艺术家。在这一系列中,艺术家以黄色与金银为主色调,围绕“王”的概念展开了丰富的视觉叙述,其中就包括“王”一生中那些极富宿命意义的片段,如“王冠”“王的囚笼”“王者不死”等。2011年,在奥地利国家美术馆举办的个展中,《王者不死》被陈列于在美术馆最负盛名的克利姆特藏品区,受到了极大关注。关于“王”系列的源起,欧阳春曾表示:“王是一个无限大和无限小的概念。王可以代表一个有权力的国王或一只蚂蚁。重要的是这个系列作为一个整体描述了生活中的矛盾——从光辉的成功直到最惨淡的境况。不朽的金色一方面形成了永恒的变化的对立面,另一方面也强调了人的分裂性以及对权力和财富的贪婪——这种贪婪让人不断地降低对自身局限性的认知。”

  《王者不死》是“王”系列的终曲,亦可称之为“王”的重生:在经历了孤独、辉煌、死亡之后,“王”最终超越了物质的形态,升华为不生不灭的永恒存在。全幅画面分为三段空间,上方硕大的太阳闪耀着万丈光芒,光影中隐约可见宫殿楼宇,代表着灵魂中对尘世浮华的回忆与留恋;中段的树木、殿阁中似乎有人影闪过,影影绰绰,似有若无,意味着人生不过一场梦境与虚幻;下段是一片杂生的草丛,蔓延无边,寓意繁华过后,万物归于混沌。画中不再有具体的人物、王冠或饰物,一切从虚无而来,又回归本源,暗示着佛教中的无常轮回之说——生灭本身就是一个轮回的起始与延续,肉体的死亡并不意味着精神的寂灭,而是重生的开始。为了呈现出生命的不灭意象,艺术家刻意制造出一种模糊而又混乱的画面风格,其上黄绿色交叉点染,颜料厚重浓郁,层叠堆积反复涂抹,营造出缤纷华丽的视觉氛围,不由得令人联想起敦煌石窟壁画中西方净土极乐世界的辉煌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