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布斯堡国际拍卖公司需要什么藏品

名称:哈布斯堡国际拍卖公司需要什么藏品

供应商: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价格:1.00元/168

最小起订量:1/168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1号

手机:19102030840

联系人:林家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187091309

更新时间:2024-12-14

发布者IP:117.61.105.187

详细说明

  那是1937年12月,南京,已变成人间炼狱。一个美国神父主持的教堂成为浩劫中暂时的中立区,庇护着一群十二三岁的女学生。但随着一帮秦淮河女人和几个中国伤兵的相继进入,平衡彻底被打破……

  严歌苓说,《金陵十三钗》是一篇长久以来她认为非写不可的作品。故事原型出自一位美国女传教士《魏特琳日记》中短短几句记录。正史叙事中被忽略的一个片段,严歌苓将它打捞出来,以自己的智慧与勇气,正视并书写了这场属于人类的灾难。因为,有些记忆,不该被沉没。

  2004年,严歌苓完成了《金陵十三钗》的雏形,一部约5万字的中篇小说。2005年发表后,受张艺谋邀请,她又对这个故事进行电影改编,补充了大量史料和人物情节。2009年,严歌苓将原小说扩充到12万字,成为一个新的同名长篇小说,于2011年出版。电影《金陵十三钗》则在这一年年底公映。这份在《我们的黄金时代》展览中首次公开的,就是这份完成于2009年的珍贵手稿全本,共198页,12万字。

  Lot 14808

  严歌苓《金陵十三钗》手稿全本

  30×21cm(稿纸 共198页)

  33×27×5.6 cm(外盒)

  卷首题识:金陵十三钗——严歌苓

  卷尾题识:此作从2005年中篇小说延展,完稿于2009年12月20日于柏林

  说明:作者本人认定为真迹

  展览:《我们的黄金时代》嘉德艺术中心,2021年8月10-14日

  手稿页码标注196页,实则共计198页,其中第15页遗失

  起拍价:RMB 50,000

  手稿,是有生命力的,是作家的第一文本。在网络时代,电脑写作常态化之后,作家们纷纷“弃笔”,当代作家亲笔手稿已经非常少见,出现断档局面。知名作家代表作之全本手稿,作为文学史研究的重要文献之一,更是凤毛麟角,可遇而不可求。

  但严歌苓却在某段时间内保留了手写的习惯。“我喜欢用2B铅笔写作,软硬适中,写完复印好了特别像钢笔写的,很有感觉。”于是,我们看到了这份珍贵的,完成于12年前,多达198页,超过12万字的沉甸甸的手稿。

  手稿本身是有生命的,隐藏了作者的大量信息。字体几何,字迹的急缓疏密,修改的程度多寡,稿纸的保存,都可以从中窥见作者在写作中的心态变化与思绪调整,创作习惯甚至脾气秉性。可以说,手稿是作家的“第一文本”,承载了一部作品的创作记忆与信息遗存,具有强烈的情绪化与时间感。

  当严歌苓这部沉甸甸的手稿呈现在我们面前时,首先会被手稿的分量所震撼,继而再被作家俊秀的字体所吸引,铅笔字迹保留多年依然完好清晰。

  由于铅笔易于修改,能尽量保持纸面的整洁与美观,从而看出作者对待手稿有一定程度上的洁癖与完美主义倾向。但仍然可以在字里行间看到许多擦拭的痕迹,代表作家彼时彼刻在某一些细节上的反复思忖。此外还有大量明显的改动与修补,可能发生在一稿两稿之后的再纠正与再润色。

  在《魏特琳日记》短短几句的记录中,美国女传教士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利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保护了上万名妇孺难民。但在日军威逼下,不得不鼓励妓女代替良家妇女去面对险恶。寥寥数语,留给她的是终极一生的自我拷问与内心折磨,最终选择自杀来结束痛苦。

  电影赋予了《金陵十三钗》具有感官冲击力的画面叙事。但阅读严歌苓的手稿,会发现她的文字更加细腻、一针见血,更加残忍和直观,她将血肉模糊的战争场景和人性深处的善与恶直接摆在人们面前,不加掩饰。

  当年电影上映之际,曾经有人探讨,一命换一命,孰命更贵?这是否背离了生命平等的基本原则?对此,严歌苓在一次采访中做出很直接的解释:“那些女学生都是孩子,每个成年人有保护她们的责任。她们是战争中最柔弱的生命,一旦成为牺牲品,将是最不堪设想的牺牲品。”

  严歌苓从1993年开始参加“南京大屠杀”的纪念活动,她曾说:“在大悲剧发生后的七十多年中,事实仍然在被否认,被篡改,于是它是一段继续被凌辱、被强暴的历史。”南京大屠杀不只是一个民族的灾难,也是人类的灾难。对于这场灾难的集体记忆,也不仅仅是民族性的,更是人类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