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布斯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公告

名称:哈布斯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公告

供应商: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价格:1.00元/168

最小起订量:1/168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1号

手机:19102030840

联系人:林家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186391373

更新时间:2025-01-18

发布者IP:14.26.134.153

详细说明

  Lot 1

  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

  《万维网(World Wide Web,WWW)原始代码》

  NFT代币格式:Non-fungible Token ERC-721

  铸造时间:2021年6月15日,

  起拍价:US$1,000

  中标价:US$4,500,000

  成交价:US$5,434,500

  行方在拍卖前未有公布估价,仅称以US$1,000起拍。在7日网上拍卖期间,共获51次出价。直至拍卖完结前15分钟,连串出价把最终中标价推高至US$450万,连佣成交价US$543万。

  据行方公布,参与竞投的买家当中,有60%为新客户,可见NFT拍卖有助传统拍卖行扩展客户群。

  单论成交价,或许这则长达9,555行的原始代码未算夸张,但它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性却是无可比拟。它奠下了现今资讯世代发展的基础,为人类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没有这则原始代码,或许就没有NFT拍卖的诞生。

  伯纳斯‧李被喻为「互联网之父」

  「NFT数码艺术」绝对是今年拍卖界一个重要名词,作品以逾千万美元成交已非新鲜事。例如数码艺术家Beeple的NFT JPG作品《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今年3月US$6,935万(RMB 4.44亿)天价成交,令NFT在拍卖业界掀起一发不可收拾的浪潮。

  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质化代币)是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虚拟代币。基于区块链(Block chain)记录每笔交易、容易认证、无法窜改、匿名性等特质,令NFT极为适合用作资格或资产证明。

  虽然这次拍卖的并非数码艺术品,而是电脑专家才看得懂的程式代码,但NFT同样适用于此,有助证明该程式代码确实是由伯纳斯‧李所写的原始版本,而非复制版本。

  伯纳斯‧李在CERN实验室工作期间,写下这篇程式代码

  伯纳斯‧李在1989 - 1991年间,写下这篇长达9,555行的原始代码。当年这位英国科学家正于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的瑞士实验室工作,就全球资讯共享系统展开研究。当时他的上司认为,这篇代码虽然含糊,却相当有趣。

  或许大家会好奇,伯纳斯‧李被称为「互联网之父」,这次拍卖的却是「万维网」的原始代码。事实上,两者并不完全相同。

  「万维网」是指全球资讯连接一起的网络,即连结世上所有网站和网页,资讯涵盖文本、图表、动画及影像等。「互联网」则指电脑之间互相连接的网络。我们需要接通互联网,才能应用到万维网,两者相辅相成。

  载有原始代码的数码海报截图

  伯纳斯‧李写下的原始代码,包括HTML、HTTP、URIs三种互联网及网页编写常用程式语言的起源。他提倡以超连结(Hyperlink)联系互联网的各种资讯,亦透过代码建立世上首个网页浏览器及网页伺服器。整份原始代码以「tar」压缩方式储存,档案仍然保留当年的时间戳。

  伯纳斯‧李当时没打算以此图利,因此代码写成后并没申请专利,只希望将之开放予大众使用。CERN于1993年放弃代码的所有权利,置放于公开领域,供同业及爱好者撷取开发,结果促成互联网在全球各地急速发展。

  时至今日,全球互联网用户超过40亿。随着时间过去,伯纳斯亦一直关注互联网引发的议题,例如资讯自由度,网络私隐等。

  伯纳斯‧李没替原始代码申请专利,反而选择对外公开

  伯纳斯‧李将原始代码「NFT化」并带往拍卖,有评论认为此举有违他的初心。伯纳斯‧李则形容:「NFT艺术品或像这样(原始代码)的数码作品(Digital Artefact),是表现拥有权(ownership)的最合适方式,亦是了解互联网起源的最佳包装。」

  买家购下的除了这份原始代码,还有一段记录代码编写的30分钟黑白无声短片;一张以Python程式语言重制、附有所有原始代码的SVG图像格式「数码海报」,并附伯纳斯‧李图像化签名;以及他在今年6月所写、讲述编写过程和感受的信件「Readme」文字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