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布斯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实力雄厚

名称:哈布斯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实力雄厚

供应商: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价格:1.00元/168

最小起订量:1/168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1号

手机:19102030840

联系人:林家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186218170

更新时间:2024-12-25

发布者IP:14.150.240.82

详细说明

  公司自建设以来,始终秉持诚信规范谋划的宗旨,公正、公正、果真的职业准则和重信誉、重质量、重服务的敬业精神,为公司树立了的品牌形象。恪守“遵法、诚信、文明、”的谋划理念,公司以全心组织、审慎操作的认真态度,竭诚为供拍及竞买双方提供的服务。布洛克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将依托雄厚的队伍和普遍海内外的客户资源,开拓进取、再创绚烂。

  Lot 11084

  曾国荃、李鸿章、徐树铭、郭嵩焘等三十五家

  致金眉生书札

  水墨纸本

  尺寸不一,约23×13 cm(每幅)

  说明:

  (一)此件集曾国荃、李鸿章(据边题)、沈秉成、徐树铭等三十五家致金眉生书札三十八通,即书札二册和散页若干,共计110页纸。

  1.第一册内含曾国荃、沈秉成、徐树铭、钱宝廉、金安澜、万启琛、江清骥、金长福、程桓生、毕培贞、王万清、余鉴、文寿、高心夔、郭嵩焘、林达泉十六人手翰十八通四十五页。

  2.第二册内含陈湜、李鸿章(据边题)、鲍源深、何国琛、恩锡、彭慰高、黄芳、吴全美、徐皋、沈鸿骞、冯誉驄、雷以諴、何璟十四人手翰十五通五十页。

  3.另有散页五通十五页,分别为崇厚、谢鹏飞、吴世熊、应宝时、潘曾瑞五人致眉生书札。

  (二)上款人“眉生”乃清代两淮盐官中的佼佼者金安清(1816-1898)。其字眉生,晚号六幸翁、销英翁。有经济之才,为林则徐等所重。原署理两淮盐运使,在江苏之通州、泰州设局,征厘劝捐以筹军饷。同治二年入曾国藩幕,在泰州盐务总局任事,为曾氏制定新章,整顿两淮盐政,多方出谋划策。后因曾只采其策,不用其人,使之郁郁不得志,离开了曾幕。眉生又工诗词,是“军中九秋词社”成员之一。晚年得魏塘汪氏二十五峰园旧址,重建亭台楼阁,文人雅士常聚其间,诗酒之盛,一时罕匹。

  咸丰年间,以太平天国为主体的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席卷全国。清廷鼓励地方兴办团练,参与镇压。各领兵人臣广开戎幕。曾国藩于1853年始奉命办团,一面编练湘军,一面物色才俊,建立幕府,招聘幕僚近400人。他们集思广益,形成一个庞大的智囊团,可谓“猛士如云,谋士如雨”,一时形成“名臣能吏,半出其门”的局面,以致晚清的内政外交无不打上曾国藩集团的烙印,影响晚清政局深远。

  曾国藩出任两江总督后,湘军急剧扩张,所需军费甚多,他常因军饷匮乏而愁眉不展。同治元年、二年间是湘军围攻太平军首府金陵的关键时期,然两江地区天灾频发,粮饷短缺,淮盐又在湖南滞销,导致军饷无法接续。

  同治二年,曾国藩开始以整顿两淮盐务等方略为湘军筹饷,其弟曾国荃多次进言举荐金安清,但金此前曾屡遭弹劾、名声不佳,曾国藩从现实出发,力排众议,坚持只用其策,不用其人。可以说曾国藩所立各项盐务章程除采纳重要谋士黄冕的建议外,便主要出自本件书札上款人“眉生”金安清的主张。

  金安清是此三十余通书札的受书人,而大都数书写者都是与被誉为同治中兴第一名臣的曾国藩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时代名流。有曾国藩的至亲好友,如曾国荃、郭嵩焘;有曾国藩的门生,如文华殿大学士李鸿章;有受曾国藩委派办理劝捐等政务的要员,如万启琛、黄芳、程桓生;有湘军宿将,如陈湜、王万清;有曾问学于曾国藩或是与其幕僚交好的名士,如徐树铭、高心夔等。他们或近或远的聚拢在曾国藩周围,为其筹谋划策,协助曾国藩等人领导的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延续了清王朝的生命;参与曾国藩等人开启的洋务运动实践活动,推动了中国社会走向近现化。

  此件近百页的手翰,以金安清为原点,以曾国藩为核心,所言之事广涉咸同之际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众多方面,生动、细微地描绘出一幅晚清官员的生活图景,具有可贵的历史文献价值,也让我们近距离感受到历史人物的温度。

  曾国荃 致眉生尊兄大人一通二页

  曾国荃(1824-1890),字沅浦,号叔纯,族中排行第九,曾国藩信中以“沅弟”称之。咸丰二年(1852)贡生。湘军主要将领之一,随兄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历任陕西、山西巡抚,署两广总督。光绪十年署礼部尚书、两江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

  李鸿章 致梅生尊兄一通三页

  (选刊二页)

  李鸿章(1823-1901),号少荃。受业曾国藩门下,入湘军幕府。后组淮军剿匪。1870年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办洋务,兴实业,治水师。

  雷以諴 致眉生二通七页

  (选刊四页)

  雷以諴(1806-1884),字鹤皋,湖北咸宁人。道光进士。历任内阁侍读学士、刑部侍郎、江苏布政使等职。1854年首倡厘捐以济军饷,各省厘捐始于此。

  黄芳 致眉生仁兄大人一通三页

  (选刊二页)

  黄芳(?-1865),字鹤汀,湖南长沙人。湘军粮台黄冕之弟。道光十五年举人。咸丰五年任上海知县,十年入曾国藩幕,供职东征局。同治元年入李鸿章幕。善于筹饷,委派其接替苏松太道。

  万启琛书札二页

  万启琛(1817-?),字篪轩,江西丰城人。监生出身,官至江宁布政使。1854年入曾幕,在江西办理劝捐、饷盐。自此,与曾氏交往甚深。

  郭嵩焘 致眉生仁兄二通三页

  林达泉 致眉翁先生一通二页

  郭嵩焘(1818-1891),字伯琛,号筠仙、云仙,别号玉池老人,湖南湘阴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进士。1853年,随曾国藩练湘军,与太平天国对抗。曾任两淮盐运使、广东巡抚、兵部侍郎等职。

  林达泉(?-1878),字海岩,广东大埔人。咸丰十一年(1861)举人。同治三年(1864),丁日昌延请他为幕僚,深得其器重。同治八年赴补江苏,委办洋务,兼督海运。后经两江总督沈葆桢等推荐,特授为台北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