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本公司有能力承接艺术品拍卖业务,并有信心使您的拍品取得骄人的成绩。将以更加的服务,更加饱满的信心为您奉上更丰盛的艺术盛宴。本公司作为一家集团公司,旗下拥有拍卖业务,公司以让客户无束缚地观赏伟大的艺术品而引以为傲。如今可触及到艺术市场的每个角落:办事处遍布达5大洲8个国家,涵盖的收藏品超过50多种。并在主要城市设立办事处,广为搜罗各国艺术品,逐步形成了艺术品拍卖的格和规范。旗下的公司从事境内外文化艺术品的展览、销售、拍卖。
《知己有恩——王兆祥、江城藏画》专场集合了原安徽省文联军代表王兆祥、原合肥市市长江城珍藏多年的书画佳作。专场中的作品主要创作于1970至1980年代,颇具时代气息。既有王兆祥、江城同赖少其、陈大羽患难与共、历久弥坚的友谊的见证,亦有李苦禅、刘海粟、唐云、程十发、范曾等名家的笔墨雅玩。笔底毫端流露出的是画家们恢复创作的轻松和喜悦,亦是对于即将来临的新时代的赞美与展望。
画家陈大羽在1978年重题的《唱彻天涯红遍梅花》中有这样一段回忆往事的题识:“七四年春过合肥,兆祥同志索写此作,拙劣不堪,竟冒风险为之保存。尤甚感愧。”
Lot 1009
陈大羽(1912-2001)
唱彻天涯红遍梅花
镜心 设色纸本
77.5×53.5 cm
RMB:3,000-5,000
题识:
(一)唱彻天涯,红遍梅花。兆祥同志指教。大羽于合肥。钤印:老陈
(二)余自六三年至七三年,已十年未动画笔。七四年春过合肥,兆祥兄索写此作,拙劣不堪,竟冒风险为之保存,尤深感愧。戊午(1978年),大羽又记。钤印:大羽
“兆祥同志”即曾任安徽省文联军代表兼革委会主任的王兆祥(1927-2017)。王兆祥19岁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南空十师,先后担任南空十师作战处及其他领导工作。抗美援朝时期,曾多次参加飞行轰炸任务。1970年代,由南京军区委派至安徽省文联任军代表兼革委会主任,主持负责地方文联工作,同全国各地的文艺界诸多名家往来交往甚笃,书画名家亦多佳作相赠。
王兆祥(左一)与北京京剧团演员马长礼(左二)、周和桐(右一)合影
王兆祥向陈大羽索写《唱彻天涯红遍梅花》的1974年,时值“批黑画”之风正盛,陈大羽的画作《迎春》被点名批判。时任安徽省文联革委会主任的王兆祥却并不在意,依然请陈大羽作《唱彻天涯红遍梅花》相赠。对于身处漩涡洪流中的画家,这无疑是莫大的鼓励与慰藉。1978年,王兆祥由安徽到南京,看望陈大羽,陈大羽特作蜜蜂鸡冠花相赠,并题写了当时最为流行的叶剑英元帅《忆秦娥·祝科学大会》中的一句“神州九亿争飞跃”,抒发出画家内心的舒畅和积蓄多年的力量,也是时代中国的写照。岁月如梭,旧友再度重逢,已是二十寒暑之后。耄耋之年的陈大羽,写下了“知己有恩、兆我吉祥”相赠,感念王兆祥旧时的知遇之恩。
Lot 1010
陈大羽(1912-2001)
篆书
镜心 水墨纸本
35×49 cm
RMB:3,000-5,000
释文:知己有恩,兆我吉祥。
题识:余与兆祥兄合肥一别,转瞬二十寒暑矣。回忆往事深感知遇之恩,为书数页以报,幸乞正腕。大羽年八三。
钤印:大羽、大年
Lot 1006
陈大羽(1912-2001)
神州九亿争飞跃
镜心 设色纸本
戊午(1978年)作
60.5×40.5 cm
RMB:3,000-5,000
题识:
(一)兆祥同志存教。戊午,大羽。
(二)神州九亿争飞跃。兆祥同志自皖来宁过访,书此留念,即请正腕。戊午十月,大羽。
钤印:大羽、大羽、老陈、大治之年
Lot 1012
李苦禅(1899-1983)
绿荫之下
镜心 设色纸本
癸丑(1973年)作
69.5×46 cm
RMB:3,000-5,000
题识:绿荫之下。癸丑夏,为兆祥同志留念。苦禅。
钤印:李氏苦禅
Lot 1015
王雪涛(1903-1982)
荷塘
镜心 设色纸本
69×46cm
RMB: 3,000-5,000
题识:兆祥同志属正。雪涛写。
钤印:王雪涛印
Lot 1017
钱松嵒(1899-1985)
浥露傲霜
镜心 设色纸本
30.5×40.5 cm
RMB: 3,000-5,000
题识:浥露傲霜,延年益寿。兆祥同志教正。钱松喦年八十。
钤印:钱、松嵒、生命不息
Lot 1020
刘海粟(1896-1994)
月明林下
镜心 设色纸本
乙卯(1975年)作
48.5×73.5 cm
RMB: 3,000-5,000
题识:雪满山中,月明林下。兆祥同志笑笑。刘海粟年八十,乙卯冬。
钤印:海粟之印、武进刘氏、心迹双清
Lot 1021
关良(1900-1986)
女审
镜心 设色纸本
30.5×40.5 cm
RMB:3,000-5,000
题识:女审。兆祥同志属。关良。
钤印:关良、七十九后作
说明:画家关良笔下的戏曲人物,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淮剧名剧《女审》,在上海、江苏、安徽等地深受群众欢迎。此剧讲述了秦香莲走投无路改名孔月华,逃至解元山,得名师指点,练就一身武艺。西夏进犯之时,她投军杀敌,大获全胜,获封都督。后在京城亲审陈世美,陈非但不认罪,反以皇亲国戚相威胁。秦香莲见朝廷昏庸,忍无可忍,剑劈陈世美,杀出京城,重奔解元山。画家选取该剧结尾戏剧冲突最激烈的一瞬入画,秦香莲的坚毅果决的抗争精神,与陈世美此时的软弱怯懦,通过画家简洁的笔触,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