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布斯堡国际拍卖公司费用要求

名称:哈布斯堡国际拍卖公司费用要求

供应商: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价格:1.00元/168

最小起订量:1/168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1号

手机:19102030840

联系人:林家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185528110

更新时间:2025-01-03

发布者IP:14.26.134.153

详细说明

  本公司是一家的文化艺术品鉴定、交流、展览、流通为一体的国际性运营平台。企业收藏家投资艺术品重要参考刊物;对于面向国际市场的藏友与艺术精品有着不可替代的宣传价值。公司常驻国内外文物鉴定坐镇,长期与各大民营企业家、收藏企业家保持友好、务实的合作关系,为企业藏家们提供一个无缝交流、沟通、转让的平台。公司致力于推动国内收藏艺术品和艺术家在港澳,欧美地区进行展览活动,同时推介国外艺术精品来华进行巡展和销售。公司每年不定期组织艺够会、艺交会、各类鉴宝活动、港澳台多地展销等艺术品交流、旨在为客户藏品提供五星级流通服务。

  清乾隆

  御制寿山芙蓉石苍龙教子钮

  “古稀天子之宝”宝玺

  L:6.4cm×6.4;H:6cm

  备注:

  重要亚洲私人收藏

  出版:

  《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帝后玺印谱》第六册 乾隆卷二 页九九

  ‍

  清乾隆

  御制寿山芙蓉石苍龙教子钮

  “古稀天子之宝”宝玺

  玺印,在中国历史上是权力的象征,天子御玺代表“皇权天授”。乾隆一生尤为重视玺印制作,一方方宝玺如同乾隆皇帝的里程碑,代表着他在不同阶段对皇权的思考和理解,勾勒出“十全老人”的深厚学养和帝王之道。

  一方“清乾隆 御制寿山芙蓉石苍龙教子钮‘古稀天子之宝’宝玺”是乾隆七十大寿时所制,以勉励自己不可怠政,是其恪守“勤政”祖训的见证。此方寿山石苍龙教子钮“古希天子之宝”,6.5厘米见方,高6.3厘米,选用温润寿山芙蓉石微黄色章料,略带红花。钮雕云龙纹,主龙蟠伏云端,龙头朝向正对印文正面,龙睛威猛深邃。从印钮顶面俯瞰之平面图观,五爪主龙正守西北“乾”卦之位,坐北朝南,应是乾隆本人的化身。四爪小龙居东南隅,仰头西向迎合主龙构成“苍龙教子”主题。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所作《八徵耄念之宝记》曰:“予年七十时,用杜甫句,镌古稀天子之宝而继之曰:犹日孜孜,不敢怠于政也。”为庆祝自己七旬万寿,乾隆制作了一系列以“古稀天子之宝”为印文的玉玺。据《清代帝后宝玺印谱》的钤盖记录,共23方,其中17方为“古稀天子之宝”,6方为“古希天子之宝”,本品即为其一。

  图一:

  清乾隆 御制寿山芙蓉石苍龙教子钮

  “古稀天子之宝”宝玺(印面)

  图二:

  清乾隆 御制寿山芙蓉石苍龙教子钮

  “古稀天子之宝”宝玺(印文)

  图三:

  《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帝后玺印谱》

  第六册 乾隆卷二 页九九(宝薮)

  清乾隆

  御制寿山芙蓉石苍龙教子钮

  “古稀天子之宝”宝玺

  王子林先生指出,俯瞰故宫宁寿宫花园整体,会看到“花园中延绵着一条惊人的人工山脉,高低起伏,蜿蜒曲折”,“山脉从西北发源后,其间或隐或现,或高大耸立,或蜿蜒曲折,由北往南直到东南隅而止”。“天倾西北,地陷东南”,这条山脉的设计无疑按照风水法则,东南入地于“抑斋”旁。本件“古稀天子之宝”印钮的设计似与这条“龙脉”的布局一脉相承。

  《乾隆宝薮》

  法国吉美博物馆藏

  可见本件“古稀天子之宝”与“宁寿宫”“犹日孜孜”为一套组玺

  ‍

  宁寿宫花园平面图

  故宫宁寿宫花园中的禊赏亭的流杯渠

  清乾隆

  御制寿山芙蓉石苍龙教子钮

  “古稀天子之宝”宝玺

  此玺印面减地阳文篆书“古稀天子之宝”,深刻圆劲。乾隆四十七年二月十一日,造办处广木作档案中亦有“太监鄂鲁里交蝀石古稀天子之宝图章三方(懋勤殿现用)传旨着查旧匣改做盛装”的记录。此玺在钤用上多用于乾隆御笔书法。在乾隆宝薮上此玺“宝”字旁左下边缘区略有微磕,今实物亦如此。著名者如乾隆五十年作御笔《哀明陵三十韵》之引首题字“永言垂鉴”上方,正钤盖此玺,弘历在诗中评点前明兴亡之事,并叙述自己于永乐帝长陵前酌酒三爵拜祭谒陵。清兴已历百余年,与往昔的敌国今已和解,惟明亡之历史教训乾隆也要让大清子孙“永言垂鉴”,故郑重钤上此“古希天子之宝”。

  1785年作 行书《哀明陵三十韵》手卷

  蜡笺水墨 北京瀚海1996.06.29 Lot0429

  1785年作 行书《哀明陵三十韵》手卷(局部)

  蜡笺水墨 北京瀚海1996.06.29 Lot0429

  此外,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位于太上皇宫宁寿宫中路颐和轩后层殿内西间北风窗上的【清乾隆 “归政图于此息休”贴落】上也钤盖有此宝玺,与一枚“犹日孜孜”相组。此匾为木框,面为红色洒金笺纸,上为乾隆御笔亲书的《颐和轩题句》,后落“戊申新正御题”,可知此匾书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

  清乾隆 “归政图于此息休”贴落

  墨笔纸本 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 “归政图于此息休”贴落(局部)

  墨笔纸本 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

  御制寿山芙蓉石苍龙教子钮

  “古稀天子之宝”宝玺

  稽诸史籍,“自三代以下帝王年逾七十者:汉武帝、梁高祖、唐明皇、宋高宗、元世祖、明太祖凡六帝”。但在乾隆帝看来,其中前面四君均是不足为法的,余下的元世祖忽必烈和明太祖朱元璋虽为创业之君,于国于身皆有建树,但仍不乏“礼乐政刑有未遑焉”的遗憾,而把他自己看成是千古之中唯一年登古稀的英明君主。于是,便镌刻了“古稀天子之宝”以纪念之,并作《古稀说》云:“余以今年登七袠,因用杜甫句刻‘古稀天子之宝’,其次章即继之曰‘犹日孜孜’,盖予宿志有年,至八旬有六即归政而颐志于宁寿宫。其未归政以前,不敢弛乾惕。犹日孜孜,所以答天庥而励己躬也。”可见此时的乾隆帝相当明智,虽自负却不自满。

  清高宗撰《御制诗四集》清乾隆间内府乌丝栏写本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 香色缎绣《古稀说》册(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

  御制寿山芙蓉石苍龙教子钮

  “古稀天子之宝”宝玺(局部)

  乾隆四十五年(1780),是年乾隆七十万寿,做碧玉交龙纽“八徵耄念之宝”“古稀天子之宝”,共贮一紫檀木宝匣,宝四周分别阴刻填金乾隆帝御制《八徵耄念之宝记》及《古稀说》,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