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哈布斯堡拍卖行汇集了欧洲各大民族和地区的人才,还有家族势力与人脉的支持,致使哈布斯堡场拍卖就取得了骄人的成果。后经过不断的发展,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已成长为国际拍卖公司之一。
哈布斯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为满足亚洲收藏爱好者的需求,决定进军亚洲市场,与亚洲地区合作,为亚洲收藏爱好者提供的艺术品服务。
本公司服务于中国收藏业界,服务于中国文化艺术行业”是公司的理想与追求。在全国各地举行近百场鉴宝交流、艺术投资活动,对于普及中国天任收藏爱好者传统文化知识、提高民众艺术鉴赏水平起到了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于规范、完善中国香港艺术收藏市场做出了的贡献。
“无尽意——历代宗教典籍”专场汇集历代宗教典籍二十七种,自南北朝时期一直延续至清末,时间跨度颇广,珍本佳椠云集。其中南北朝写经《大智度论》背唐代历书、唐归义军时期写本《金光明经》、北宋《崇宁藏》、《毗卢藏》、南宋《资福藏》、元至正年达鲁花赤夫妇发愿刻《金刚经》、明神宗荣妃发愿泥金写《金刚经》等,均为无上供养之佛宝。今特辟专场,以示郑重,以为纪念!
“无尽意——历代宗教典籍”征得历代佛教典籍二十余种。关于佛教传入中国的记载,在三国时期即有之。《三国志·魏书东夷传》注引《魏略》载:“天竺有神人,名沙律。昔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者伊存口授《浮屠经》曰复立者其人也。”《后汉书·王英传》、《后汉纪》卷十、《佛祖统纪》等,均载有汉明帝夜梦金人之事,太史傅毅对以金人或为西方之佛。帝乃遣中郎将蔡愔等18人使西域。永平十年(68年)于大月氏遇沙门迦叶摩腾、竺法兰二人,得佛像经卷,用白马载抵洛阳,明帝为其建白马寺,译四十二章经。是为中国有佛僧、佛寺、佛教之始,亦为我国学者所公认佛教传入中国之始。
此次征集所得佛教典籍,除罗振玉旧藏南北朝写经《大智度论卷二十四》背唐乾宁四年历日外,又有唐归义军时期写本《金光明最胜王经》第九品至第十一品,全长4.37米,原为近代天津学者谌延年旧藏。
(唐)义净译
金光明最胜王经第九品至第十一品
唐归义军时期写本
1卷
437×25.5 cm
又有唐归义军时期写本《四分律藏》第八卷至第九卷。《四分律》是后秦时佛陀耶舍、竺佛念共译佛教典籍。原为印度上座部佛教系统昙无德部(法藏部)所传戒律,因分四部分,故名。中国佛教律宗据以立宗和宣教研习,是中国佛教最具影响、流行最广的佛教戒律。从身(行动)、口(言论)、意(思想)三方面对出家僧、尼的修行及日常衣食坐卧及惩罚等规定详细的戒条,北魏后成为佛教律学讲传的主要内容。
(姚秦)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四分律藏第八卷至第九卷
唐归义军时期写本
1卷
277×25 cm
五代末期《开宝藏》雕刻以来,刻版佛经逐渐取代了抄本佛经的地位,相继出现了北宋《崇宁藏》、《毗卢藏》,南宋《资福藏》等大藏经,此次春拍,古籍部即征得三部北宋及南宋时期珍贵的雕版佛经实物。
《崇宁藏》是福州东禅寺等觉院主持慧空大师、冲真和尚等人发起募捐刻印的一部大藏经。开雕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刊雕地点在福州易俗里的白马山上。历经二十余年的刻印,至徽宗崇宁二年(1103)冬峻工,故又称《崇宁藏》。因该寺院向朝廷敬进大藏经,被赐加号“崇宁万寿寺”,该藏又称《崇宁万寿大藏》。
北宋崇宁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百五十五
北宋福州东禅等觉院刻崇宁万寿大藏本
1册73折
11.3×29.5 cm
《毗卢藏》是继《开宝藏》、《崇宁藏》之后第三部开雕的宋版大藏经。由福州曹洞宗开元寺主持开刻,自北宋政和二年(1112)开版,至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竣工。宋版大藏经中,除《开宝藏》以外以《毗卢藏》流传为最少,今国内已无全藏流传,各大公藏机构所藏零散经卷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记载不过四百余卷。而宇内所存《毗卢藏》,除日本宫内省书陵部收有近乎全本外,日本各地寺院也仅有部分留存。
北宋毗卢藏比丘尼智觉刊本《大方广佛华严经合论》卷第二
北宋政和癸巳(1113)年比丘尼智觉刻毗卢藏本
1册93折
11×28 cm
是经前印北宋政和癸巳年(1113)题记,板心有“合论一帙,二卷”,内有刻工名林元、邵保、李杰、内钤“三圣寺”圆形朱文印三方。三圣寺为京都东山古刹,创寺(约1249-1256)时所藏一切经由僧行莲收罗,文化五年(1808)经藏撤除时归近江学僧佐佐木海量所藏,后逐步散出。开篇题记显示此经为比丘尼智觉劝缘刊刻,极为稀见。
《思溪资福藏》刊刻于南宋淳佑间(1241-1252),《思溪藏》是宋朝两浙道湖州路王永从兄弟舍资助缘刊刻的大藏经,始镌于北宋末靖康元年(1126),历时六年,至南宋绍兴二年(1132)完成。至南宋端宗景炎元年(1276),蒙古军队南下,资福禅寺与经板同时焚于火中,故今日我们所见馆藏及散于民间的经卷零册,均为宋刊宋印本。
(姚秦)昙摩难提译
南宋资福藏增一阿含经卷第三十七
南宋刻《资福藏》本
1函1册58折
11.5×24.5 cm
宋元之际刊刻的《碛砂藏》、元代刊刻的《普宁藏》是元代刻印的两部大藏经。相比起来,元代的单刻经则更为稀见,带有明确题记的更是凤毛麟角。此次征集所得《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为至正十二年元惠宗时期,岐王位下的钱粮都总管府副达鲁花赤昭信石完者不花同其夫人秦氏共同发心捐造的单刻佛经《大乘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尤为难得卷尾有至正十二年题记,记录了捐造人和刻经缘起,蕴含了极为丰富的背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