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布斯堡拍卖公司地点在哪里

名称:哈布斯堡拍卖公司地点在哪里

供应商: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价格:1.00元/168

最小起订量:1/168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1号

手机:19102030840

联系人:林家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184680042

更新时间:2024-04-18

发布者IP:203.168.17.164

详细说明

  本公司成立以来,通过公司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在推进依法规范执行、打造行业品牌,强化内部管理、深化公司改革,争创经济效益,承担社会责任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今后,公司将以“您的满意,我的追求”为宗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努力打造“高信誉、高水平、次、高服务”的公司形象,进一步强化公司素质、增强服务功能,精心策划、周密布置,、规范运作,一如既往地为社会各界提供更加的服务。为海内外藏友提供平台。

  哈布斯堡拍卖公司联系地 点在哪里

  哈布斯堡拍卖公司征集部 联系手机号

  本公司是一家从事国内易会委托前期征集、与后期预展交易等策划服务业务。公司软硬件设施,人才汇聚,现有员工几百人,并已拥有交易师、估价师、中(高)级古玩艺术品投资者、管理人才近百人。

  傅抱石既好取古人诗意,抒写胸臆,又好化所见所历之雄奇山水,作笔底妙韵,师古心却自出机杼,天地沧芒磅礡之气自然凑泊。今春,香港蘇富比将呈献傅抱石精品两帧,皆出自香港著名画家暨收藏家尤绍曾「星千六盦」旧藏,久未曝光,蔚为瞩目。

  尤绍曾(1911-1999),上海人,毕业于沪江大学,四八年定居香港,从事贸易,业余热衷艺术,六四年与郭文基等创立中元画会,油画师从邝耀鼎,后转中国传统笔墨,则投彭袭明门下,多次举行个展,并出版画集。曾于海运大厦开设三集画廊,为国外及本地画家办展,乃早期香港现代艺术重要推手。他鉴赏独具慧眼,以收藏傅抱石、齐白石作品为人称道。

  一九六八年初,香港大会堂博物美术馆(即香港艺术馆前身)举办大型〈傅抱石画展〉,展品皆商借自本港资深收藏家,如「至乐楼」何耀光、「一砚斋」郭文基、「丰乐主人」叶义等,「星千六盦」尤绍曾为主要借展者,太白〈庐山谣〉诗意即展品之一。

  一九六八年〈傅抱石画展〉展览现场

  展览图录

  我本楚狂人

  傅抱石太白〈庐山谣〉诗意

  设色纸本立轴一九四二年作

  79.8 x 54.2 公分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廔。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迭云锦张。

  影落明湖音黛光,金阙前开二峯长,

  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岩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与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滑。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迭道初成。

  遥见仙人绿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庐遨游太清。

  苦瓜写太白庐山谣立幅,余甲戌秋曾拜观于江户,云峰石径,浑朴非凡,画藏住友氏,又宋梁楷写减笔太白象亦归异域,今略师梁氏规模制作此图,信未能得万一也。壬午四月。傅抱石记于重庆西郊山斋。

  黄尧题识:

  曩见抱石先生作,多焦墨泼皴,今日承道伟兄示读此庐山谣图,用笔洒脱,颇得苦瓜和尚趣,并有详跋,想确为得意之作也,尤以李白诗,用不拘谨之笔写出,更可见其气之磅礡矣。应嘱小志,借笔记此因缘,用待得画主人与作画人之正教也。黄尧。乙酉春避乱居于沪。

  钤印:

  〈傅〉「傅」、「抱石」、「新谕」、「抱石斋作」。

  〈黄〉「黄尧」。

  展览:

  香港,大会堂博物美术馆,〈傅抱石画展〉,一九六八年三月一至廿七日

  著录:

  〈傅抱石画展〉(香港,大会堂博物美术馆,一九六八年),图版1

  〈傅抱石年谱〉(增订本),叶宗镐着(上海古籍出版社,二○一二年十二月),页75

  来源:香港画家、收藏家尤绍曾「星千六盦」旧藏

  现藏者上世纪九十年代得于尤氏

  「壬午重庆画展」展品〈庐山谣〉

  「壬午重庆画展」乃画家抗战入蜀后首个大型个展,一九四二年十月十日假夫子池励志社举行,集新旧作品百件。傅氏时为美术史教授,早著书立说,享誉甚隆,惟绘事上则未有所及,遂着力筹办是展,穷笔底之能事,向各界一展实力,不少重要作品遂在展览中登场,如〈访石图〉、〈洗手图〉等,在其艺术生涯中具里程碑意义。

  傅抱石〈壬午重庆画展自序〉曰:

  「〈庐山谣〉的太白像,是出自梁楷,凡这类拙作,我都尽可能详细地在画面注明,以示不敢掠美。」

  画家酷嗜诗词,乃激发创作灵感之重要泉源,以诗人、诗词为题之作,多不胜数,然以李白〈庐山谣〉入图,且录全诗入画者,恐仅见本幅矣!

  画中跋谓「苦瓜写太白庐山谣立幅,余甲戌秋曾拜观于江户……又宋梁楷写减笔太白象……今略师梁氏规模,制作此图」,清晰点明题材渊源。画上题「壬午四月」,即公历五月中至六月中,正傅氏埋首创作以备展览之时。若参照上述〈壬午重庆画展自序〉引文,题材渊源皆吻合,创作时间相若,由此推之,本幅应即「壬午重庆画展」中展品〈庐山谣〉!

  石涛庐山观瀑图

  京都住友氏泉屋博古馆藏

  他对石涛推崇备至,「我多年来不离研究石涛的影响,石涛有许多诗往来我的脑际,有许多行事、遭遇使我不能忘记」,故展品中涉石涛者,占显著位置,皆殚竭心力创稿而得。本幅创作源起,乃画家一九三四年负笈东洋,在东京拜观石涛〈庐山观瀑图〉而受启发。该作绢本,高逾六尺,现藏京都住友氏泉屋博古馆,衍发自李白〈庐山谣 ─ 寄卢侍御虚舟〉意。此诗作于肃宗上元元年(760),乃李白因「安史之乱」从逆被逮,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后,往游匡庐所出。诗中描绘庐山风光雄奇壮丽,亦流露诗人饱经风霜后,欲隐居求仙,寄情山水之避世心情。石涛画法参合郭熙,复按亲身游历所见而写。取三远式构图,上方山崖高耸,危岩斜出,云雾流淌,弥漫山谷,一泓瀑布悬天飞溅,下方石岩,二人观瀑,一驻足,一闲坐。游者细小、山石高耸,对比强烈,匡庐恢宏气势益显。

  太白〈庐山谣〉诗意实景图

  傅抱石下笔,纯取太白诗意,构图、画法皆未参苦瓜本,自辟蹊径。其构图大胆,取势奇险,画中地形崎岖,峻崖环绕,层峰迭起,尖削突兀,奇松密集,苍劲挺拔,冠盖广阔,虬枝峥嵘;峰后巨岩斜伸,平坦处见高士孤立崖边,前临深谷,对望倾泻而下之飞瀑。

  本幅李白形象(左)实取法自梁楷〈太白行吟图〉(右)

  高士,诗仙本尊也,造型非取画家笔下常见细笔者,实得法自简笔人物代表作、现藏东京国立博物馆之南宋梁楷〈太白行吟图〉。画家拟之,挪至画中,稍添浅色外几无改动,却恰与背景相配,天衣无缝,毫无兀突之感。太白身披淡青袍,昂首挺胸,神态自若,似欲一舒满腔郁郁不得志之愁。其五官出诸简笔,长袍则以粗线条勾勒,自领口一笔到底,寥寥点划,尽得诗仙丰神气度。

  实景图

  他写来率性随心,笔墨酣畅淋漓,山石、松树多以「抱石皴」散锋乱笔写成,老辣纵放中别见潇洒,得庐山雄奇,与崖上简笔人物,一繁一简,一浓一淡,对比强烈,亦生烘托之效。

  实景图

  纵观全画细节,皆堪与诗文对照,如「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岩沓嶂凌苍苍」写景,「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写人,以至精微如取仰视角度观山、以俯视遥望江水,亦一一融入画中;又如诗首「我本楚狂人」取第一人称,遂以李太白为主角入画,可见画家抽丝剥茧式剖析诗文片言只字之用心,处理手法有异于常见山水,极具原创性。

  写成,遂按石涛本,以工楷抄录全诗二百余字,并详述取材渊源,可见珍视之重。从画家传世作品中,相近或类同之作,迄今未见,即使日后好以同诗之「一生好入名山游」句入图,无论构图、布局,以至气势,皆截然不同,故本幅堪称此题材之祖,甚或仅有者,独特之处,无出其右!

  实景图

  画上另具画家黄尧(1914-1987)跋。黄氏,浙江嘉善人,居沪,在上海新闻报任美术编辑,其〈牛鼻子〉漫画风行全国。他应藏家之请跋于画上,时维「乙酉春」,即一九四五年三、四月间,时烽火未熄,故处「避乱」状态。胜利后,他移居南洋,不复回国。

  一九六八年,香港大会堂博物美术馆举办傅抱石展览,集尤绍曾等香江重要藏家珍藏,本幅由尤氏借展,可知是时已入其「星千六盦」收藏,自始未再曝光,至今方面世。

  参考资料:

  傅抱石〈壬午重庆画展自序〉可参见〈傅抱石美术文集〉,叶宗镐编(上海古籍出版社,二○○三年九月),页332

  石涛〈庐山观瀑图〉可参见〈石涛─清初中国的绘画与现代性〉,乔迅着(台北,石头出版社,二○○八年一月),页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