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洽谈合作、承办个人专场拍卖会、交易活动 为广大藏友的需求和市场的发展,在原有服务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服务升级,期待与您再创辉煌。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品的征集,客户对接,拍卖活动的策划及会场布置。委托拍卖可以选择本公司!!我司对藏品的运作是拍卖与私下交易相结合,方式灵活,迅速快捷。长期为您提供私人洽购、拍卖,收藏界权威类杂志宣传推广及网络宣传推广等服务,成交快,成交率高,宣传力度大,针对面广,方式灵活并保护客户隐私。
張大千 芭蕉修竹
一九六六年作
設色紙本 鏡心
186x64cm.
這幅大尺幅的《芭蕉修竹》完成於丙午(1966)年。正是大千居士潑墨與潑彩極為成熟之時,這一年他先後在巴西與香港等地辦展,畫家雖囿於眼疾,但創作熱情空前高漲,而且畫作數量與質量都有保障,亦創作出許多登峰造極的作品。
▇張大千 芭蕉修竹(款識)▇
細讀款識不難發現,大千先生在洋洋灑灑寫下明朝大詩人沈周的詩文——“題蕉”時,或因興致高漲,不小心在第一句末尾漏掉了一個“叢”字。寫畢,大千先生不僅將“叢”字補寫在了詩文的最末尾,更在接下來的款識中道出了自己的失誤,自嘲 “得意忘形而不覺屐齒之折”。使觀者覺得與這位大師拉近了時間與空間上的距離,似乎更親切地感受到了這位“東西南北之人” 的天真爛漫。更值得一提的是,大千先生落款時極少落有“南場老子”之款,這與聖人老子在艺术上“超以象外,得其寰中”的主張不無關聯。而這正是大千居士在一九五七年被診斷出眼疾,卻堅持作畫,創新潑墨潑彩畫法並進入藝術探索新境界時極為追崇的。因而“南場老子”的落款,更反映出張大千追求“大象無形”,並用抽象的繪畫來表現傳統哲學的精髓。
▇張大千 芭蕉修竹(局部)▇
大千先生的大寫意花鳥畫的最大特點莫過於其生機勃勃與雅俗共賞的特質:描繪主體的代表物象便是荷花,芭蕉等等。描繪這類闊葉植物是十分考驗畫家功力的。大千先生的畫風工寫結合,將色彩與水墨融為一體,用筆遒勁卻不失活力與靈氣。他曾說過:“畫花卉用筆,要活潑而不是草率,要有活力而自然。”因而在這幅高達六尺的大尺幅描繪蕉葉的作品中,數葉芭蕉和一桿修竹都盡力地向天空伸展,郁郁蔥蔥,生機盎然。大千居士的筆法以寫意與大面積的渲染為主,同時用細筆勾勒出葉筋,並利用墨的濃淡來表現葉的層次和飽滿茂盛、嬌艷欲滴的狀態,幾株芭蕉亭亭玉直且高逸挺拔,與一株新竹相得益彰,更顯盎然生氣。
2
張大千 秋興泛舟圖
一九七六年作
設色紙本 鏡心
90.5x45cm.
張大千《秋興泛舟圖》創作於 一九七六年,是年初張大千由美返台時,決定正式申請移居台灣。1月底在台灣國立歷史博物館隆重舉辦<張大千先生歸國畫展>,並獲頒贈“藝壇宗師”匾額。大千此時飽經事變、人畫皆老,經年遊歷與多國定居使其胸羅萬象,加上落葉歸根的感慨,使他迎來又一個創作的高峰期。同年他在送贈友人畫作中題道:“病後返國,故人握手,神為之爽,勝服良藥。”
▇張大千 秋興泛舟圖(局部)▇
此幅作品畫面佈局大膽,落筆從容瀟灑。自右至左,瀑布山泉似從雲霧中傾瀉而下,寥寥數筆畫出水紋,信筆落墨但細心勾勒形成蘆葦洲,留白處變成了可供高士泛舟垂釣的湖泊。佔據畫面近乎二分之一的山峰矗立于正中,使用淡墨皴擦、敷色清潤不失穩重;赭石輕染山頂與山脊營造日暮光暈,又施以朱膘、硃砂點染出山崖林間的秋色;遠處還有兩間屋舍隱于山中,高士與童子皆神情閒適、盡興之後把家還。此作整體設色俊逸、氣質淳化、意境深遠,是張氏“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完美體現,題詩或是文敏之詩,但作畫之人心安處即吾家,心境顯然大不相同。
3
張大千 清荷
一九五三年作
設色紙本 鏡心
78.5x49.5cm.
大千畫荷經歷了三個時期:早期師古人,由石濤、八大、徐渭入手;中期集古人之大成,直抒己意;晚期創造的潑墨潑彩法使荷花脫離物態,神韻天成。此幅荷花作於一九五三年,筆墨恣肆張揚,尤其勾連左右整幅的一支荷梗與一大片荷葉,更飛揚跋扈,盡顯風力,極具視覺震撼力。畫中荷葉則兼以乾筆、渴筆,或氣象氤氳、豐潤嬌嫩,或遺形取意、意氣風发,將其筆下所謂風荷與晴荷、枯荷與豐荷和諧地統一於一幅之中,極為生動傳神,充滿盎然意趣,以此表達出對受畫者的讚譽。
4
張大千 高仕觀瀑圖
一九五九年作
水墨紙本 立軸
71x48cm.
說明:曾今可先生上款。
上款人曾今可 (1901一1971) ,系“國際桂冠詩人”。早年就讀江西省立第四中學。1919年夏,任贛南學生聯合會總幹事,後留學日本入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系。歸國後參加北伐,在京、滬、杭、鄂等地,或充記者,或任軍中文書。1928年至1933年間在上海從事文學活動, 1931年,在上海創辦新時代書局,主編《新時代》月刊。他的作品文字“輕靈雋永”。抗戰期間,任江西省保安司令部政治部上校科長、江西《政治日報》社長、湘鄂贛邊區挺進軍總部少將參議兼《開平日報》社長、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中央文化運動委員會委員。戰後以上海《申報》特派員身份往台北,兼台灣行政幹部訓練團講師、正氣學社及正氣出版社總幹事。1957年,與于右任創設“中國文藝界聯誼會”,任秘書長、副會長。1964年當選“國際桂冠詩人”兼“國際桂冠詩人協會”中國代表。
高仕畫的出現和文學中的隱逸詩賦密切相關。張大千的高仕畫在學習傳統技法的進程中,與山水畫有同步相應的地方,但也有他自身發展的歷程。大致在四十年代,大千的高仕畫個性風格已趨於成熟,構成一定的形式規範,其高仕的面部造型較為固定,即以石濤的人物為本,參以張風和唐人的形相,面龐大多為橢圓形,豐滿圓潤,眉目清秀,三髻秀鬚,上結髮或束巾,神情悠閒瀟灑。大千的高仕畫既有古意,又有現代式的審美價值,賦予高仕畫以時代的內涵。
——節選自 單國霖《瀟灑清雅的大千高仕畫》,《名家翰墨——張大千》
5
張大千 花卉
設色紙本
142x36cm.
来源:作品由台灣長流美術館友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