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布斯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征集中心

名称:哈布斯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征集中心

供应商: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价格:1.00元/168

最小起订量:1/168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1号

手机:19102030840

联系人:林家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183180619

更新时间:2024-04-05

发布者IP:14.26.235.94

详细说明

  Lot701

  蟠螭纹镜

  D:17.8cm,T:0.5cm,WT:365g

  圆形,三弦钮,圆形钮座。一圈内连弧纹将镜背分为内外两区,内区仅装饰绹索纹。外区主纹为三组蟠螭纹,迭压于云雷纹地纹之上,龙身曲折蟠绕,三龙以菱形图案勾连在一起。素卷缘。

  蟠螭纹指盘曲略有变形的龙纹,是春秋战国铜器上常见的纹饰之一。历史上,对蟠螭也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指黄色的无角龙,另一种是指雌性的龙,在《汉书·司马相如传》中就有“赤螭,雌龙也”的注释,故在出土的战国玉佩上有龙螭合体的形状作装饰,意为雌雄交尾。春秋至秦汉之际,青铜器、玉雕、铜镜或建筑上,常用蟠螭的形状作装饰,其形式有单螭、双螭、三螭、五螭乃至群螭多种。或作衔牌状,或作穿环状,或作卷书状。蟠螭纹镜作为春秋战国时代最流行的一种铜镜形制,从战国中期一直延续到了汉代。

  Lot713

  云龙纹镜

  D:21.3cm,T:0.42cm,WT:995g

  八瓣葵花形,圆钮,主纹饰为单龙纹,单龙龙体盘屈,独占镜背,龙头向中心作吞珠状,一只前爪高抬,张口吐舌,形象狰狞。躯体是繁密的鳞纹,龙爪雄健,一只后爪也高抬与尾部缠绕,身体绕镜钮呈“U”形。利用龙本身的动感,前后照应,保持构图的平衡,身体呈反弓形,更富有力度,显得健壮威猛。

  Lot704

  单圈铭文瑞兽博局纹镜

  D:16.5cm,T:0.5 ,WT:602.3g

  圆形,圆钮,柿蒂纹钮座。钮座外饰一周凹面方格,博局纹之间环饰一条铭文带,把镜背分外内外两区,铸饰篆体铭文,书体隽秀,字口深邃。内区“T”形纹配简化瑞兽纹,外区“VL”博局纹配四神、羽人、瑞兽。四神形体皆以线工勾勒,饱满圆润,具象写实,流畅遒劲,极富动感。平素缘。整镜纹饰构思奇巧,布局精妙,少见版式。保存状态极佳,皮色一流,通体黑光且光气十足,精良品质,收藏佳品。

  Lot721

  唐皇游月宫镜

  D:17.2cm,T:0.6cm,WT:690g

  八瓣菱花形,圆钮。钮左侧铸一参天大树,树下站立前来仙游的唐明皇及道人,桥下波涛翻滚,桥头玉兔捣药,仙人分列。远处云雾缭绕,宫殿巍峨。此镜取材于唐明皇夜游月宫典故,景物纹饰精美,浮雕工艺精湛,使人如临其境。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清丽奇绝,宛转动人,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又谱曲编舞,便成就了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明皇游月宫故事的流传及月宫镜的盛行,正是道教思想对民众节俗观念影响的结果。闻德评级88分。

  Lot705

  七乳瑞兽纹镜

  D:16.7cm,T:0.5cm,WT:752.2g

  圆形,圆钮,圆钮座,钮座外环绕九枚小乳钉,乳钉间间隔悬针篆“长宜子孙”铭及云气纹,外环卷草纹。主纹饰区以七枚带内八连弧纹乳座的小乳钉将主纹饰区隔成七等分,分别以线雕铸就青龙、羽人、朱雀、白虎、独角羊、瑞兽、玄武等神人瑞兽,边缘纹饰为锯齿纹及流云纹。

  此类多乳禽兽纹镜的钮座外一般有三乳至八乳不等,以七乳为最多,主要流行于东汉一朝。此镜线条飘逸,纹饰华丽,细节勾画丝丝入扣,设计布局巧妙。

  Lot707

  “尚方作竟”铭瑞兽博局纹镜

  D:14.2cm,T:0.5cm,wt:180g

  圆形,圆钮,变形柿蒂纹钮座。座外凹面方框与规矩纹及八乳钉将镜背分为四区,每区按照四神所表示的方位概念饰有四神之一和一伴兽(或羽人,或独角兽,或其它瑞兽等)。天之四神,以正四方,布局准确无误。其外一圈铭文圈带内容为:“尚方佳竟真大好,上有山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浮游天下为国保兮”,文字笔端出尖如同柳叶状的特殊的艺术化书体。三角锯齿纹外饰流云纹。

  铭文“尚方佳镜”指宫廷官方所作之镜,为莽式官造镜铭文首句的一种。此镜通体漆黑莹亮,地张平整,纹饰精美,构图华丽对称,铭文书体浑穆秀丽,内涵丰富,制作精良,荟萃精工之大成,保存完好。

  Lot712

  双鹦鹉镜

  D:14.5cm,T:0.45cm,WT:520g

  六瓣葵花形,圆钮。主题纹饰为绕钮双鹦鹉盘旋飞行。两只鹦鹉回首相对,首尾相接,口衔漂浮的绶带,绶带绕镜缘漂动,飘逸洒脱,妩媚多姿,用柔和的线条显示出一种异域风情的鹦鹉造型,并以特有的丰腴容姿反映出时代的特色。

  Lot725

  犀牛望月镜架

  L:11.8cm,H:6.5cm

  铜制镜架,制作精美,刻画精细,独角犀牛双目圆睁,跪膝趴匐,呈回首望月状,前腿微微用力,支撑上半身,后腿自然放松,尾巴小巧精致,犀牛体态健硕,肌肉强劲,形态生动,背上装饰祥云,托起一轮弯月,以作置放铜镜之功用,在装饰意蕴之外更强调实用。整体造型奇巧,将宽宏博大的场景以一器呈现。此器意趣盎然,设计精妙,包浆自然匀称,古朴厚重。

  “犀牛望月”是古代经典的神话故事,人们以镜比月,将此造型融入镜架中,文化内涵的渊源颇深。如今在故宫博物院中,常可见到此形制的镜架,可参照一件金代犀牛望月镜架(《故宫铜镜图典》,故宫出版社,2014年,图209)。

  Lot719

  双狮纹镜

  D:11.3cm,T:0.5cm,WT:265g

  八瓣菱花形,圆钮,主题纹饰为浮雕双狮,首尾相接绕钮作嬉戏状,二狮头张口吐舌,两前肢粗短作爬行状,两后肢一伸一微露出,前肢肘部伸出细长飘带似的肘毛。狮子是外来的动物,自唐代之后,常见以狮子为辅助纹饰的铜镜,但以狮子为主纹配置的纹饰则较为少见。

  Lot702

  四乳瑞兽博局纹镜

  D:11.2cm,T:0.4cm,wt:285g

  圆形,圆钮,柿蒂纹钮座。博局纹与方框形成的四区内分别饰有四神、瑞兽、羽人等。每个动物都刻画细致入微,且颇具动感,动物之间遥相呼应的情态一览无余,边缘纹饰为双线波折纹。此镜纹饰细腻,线条流畅,清晰规整,纤毫毕现,显得疏密有致。

  Lot724

  铜螭龙衔灵芝纹花觚

  H:11.3cm

  此拍品口沿外撇呈方形,腹部上一条螭龙环绕游走,口衔一灵芝纹,矫健的龙身蜿蜒曲折,从龙首、四肢到龙尾、须髯,每一处的细节皆得精雕细琢,令其显得栩栩如生。整器素面,作品装饰手法简单明了,然铸造工艺复杂,必巧匠方能为之,器体皮色均清,润泽如肌,精光内含,静而不嚣,显得古朴素雅而又强固浑厚,幽静凝重的氛围下透出尊贵的气质。

  觚,古时为酒器。明清时期各种质地的觚形器,均用作插花、陈设或者供器。此件从其造型来看当为插花之用。插花艺术在中国具有悠久的传统和历史,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喜爱和热衷于插花艺术的文人,把插花称为「案头清供」,在其诗赋、传记和绘画中,有许多以插花为题材的艺术作品,如宋时绘制的《望贤迎驾图》和《花篮图》等。明清之际,文人崇尚性灵,好书卷气,亦讲究插花之道,花要「或婷婷玉立,或飞舞横斜」,瓶要「时与文人学士晤对」。此瓶简约而不俗,乃为细心拾掇之物。

  Lot709

  弦纹素镜

  D:13.4cm,T:1.4cm,wt:775g

  圆形,圆钮。此镜品相一流,虽光素无纹,却在朴实中显示出其高贵典雅的审美情趣。弦纹线条规整爽利,此镜看似极为简单,光素无纹,但往往越简单的也是越难的。保存完好。闻德评级85分。

  Lot735

  民国 陈介祺《簠斋藏镜》

  33.5×22.5cm

  据目录后高邮宣古愚题识称,此书底本为丹徒刘铁云所藏,是陈簠斋自选自拓藏镜精品而成,拓本原物不知所在,当以罗振常蟫隐庐传本为珍。此书内收一百零八镜,是目前市面所见陈介祺藏镜唯一文献,资料价值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