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布斯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提示

名称:哈布斯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提示

供应商: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价格:1.00元/168

最小起订量:1/168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1号

手机:19102030840

联系人:林家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180455340

更新时间:2024-05-31

发布者IP:14.150.174.76

详细说明

  公司立足精耕珠三角,优先开发买家客户,与各地商会、精英会所、收藏大家、各类艺术团体协会等紧密合作,积累了收藏范围广泛、购买力强大的买家客户群。本公司艺术品管理以全方位的服务、庞大的艺术品投资客户、的经营理念,为中国艺术收藏品爱好者提供一个集鉴定、展销、展览、交流、销售及针对VIP客户为一体的、、便捷的艺术品交易平台。公司拥有高素质、责任感强、综合能力强的经营团队,坚定不移为收藏爱好者提供一个化的服务平台和交易平台。

  Lot 540

  清乾隆 白玉羊头洗

  W 14 cm

  RMB: 1,000,000-2,000,000

  此乾隆白玉御制羊首花口洗体量颇大,握之惴惴于手,系取整块完美无瑕之和阗白玉掏膛挖制而成,玉色洁白堪比新剥之荔枝,滑腻如羊脂,厚实致密,此种玉料大多来源于乾隆二十四年之后。其时乾隆皇帝最得意的“十全武功”之一的平准战役取得胜利之后,出产和田美玉的新疆正式归入清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下,和田玉玉贡开始源源不断地运往北京。

  水洗近椭圆形,中部掏膛,内壁光滑如镜,一端以高浮雕之手法雕琢羊首,羊首额部扁圆,凸起一条鼻柱贯穿头顶,双角粗厚卷长,贴于耳后,嘴为一条阴刻细线,呈微笑上翘之弧度,颌下细密须发贴于脖颈处,双眼稍呈菱形,眼尾出梢,精细雕琢以丝丝羽睫,颇为特别。除羊首较为形象写实之外,主体外壁以颇具异域风情的花卉纹装饰,此花纹源于蒙兀儿皇朝的痕都斯坦玉器纹饰。痕都斯坦玉器约于乾隆中叶时首度以进贡的珍品引进中国,并立即得到乾隆皇帝的垂青。不出数载,乾隆二十九年(西元1764年)造办处的汉人工匠即已能依样仿制进呈。本件拍品应系乾隆朝造办处御制仿痕都斯坦玉器得典型代表。其特征是仅在纹样上保留痕都斯坦玉器的风格,但是题材、制式无不体现了深厚的汉文化影响及乾隆朝工艺品雍容华贵的风格。

  以羊为主题的玉器,亦有其深厚的文化渊源与吉祥寓意。此题材源于道教文化,羊与「祥」相通,在中国古代,「吉祥」多作「吉羊」。而羊字又通「阳」,「羊」于「莲」上,寓意「连阳」、「连祥」,有万物复苏之吉祥寓意,意美韵祥。清宫旧藏中以羊为题材的文房用具中除了羊首洗外还有白玉羊首壶、羊首杯,可资比较。

  参阅:

  (1)《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玉器(下)》商务印书馆(香港),第197页,图161。

  (2)《故宫玉器图典》故宫出版社,第283页,图216。

  Lot541

  清乾隆 白玉龙纹觥杯

  H 19 cm

  RMB: 1,200,000-1,500,000

  此玉觥为整块白玉雕就,玉质温润,器形及纹饰皆仿商周之际青铜器,古朴华美,蕴含装饰趣味,是明清仿古玉的一个重要器形。玉觥略呈长筒形,口沿外雕一圈云雷纹,其下以绳纹分三遭,期间光素。器身一侧爬行状螭龙为柄,龙头覆于口沿边,龙身呈直线型附于觥身一侧,龙脊略扭曲,四只龙爪和龙尾紧贴觥身,鬓毛须发均细细刻琢,矫健灵活。口沿正中下方出鸠形耳,口衔一活环。玉觥中部以雷纹为地,下雕变形海水纹,尽显古拙之气。

  古觥为盛酒器,“兕牛角,可以饮者”(《说文•角部》);兕为犀,《左传》中有“牛则有皮,犀兕尚多”之语;故觥也称之“兕觥”,原指犀角制成的酒器,《诗》有“跻彼公堂,称彼兕觥”和“我姑酌彼兕觥”等句,可知兕觥与青铜觥使用类同,其盖亦多饰为兽头形。清高宗御制诗中有《题和阗玉龙尾觥》,其咏:“土浸和阗玉,制为龙尾觥。水惟孕温润,天与赋精英。五气无不备,一觥宛尔成。题词率多矣,杜老笑应诚”。《乾隆御制文物鉴赏诗集》中,就有十五首赞美玉觥的诗篇,可见乾隆帝本人对它的追爱程度,以及尚雅习古之风。明清之际这一类玉器的造型丰富,雕工、纹饰复杂,宫廷造办处琢制了很多此类仿古器物。在宫廷中多用于陈设,是宫廷中不为多见的观赏玉器。

  此器材质上乘,色泽均匀,温润质白,器壁薄厚均匀,雕工精湛,抛光细腻,仿古风格浓郁,小巧精致,古香古色,是清代宫廷仿古作品中的精彩之作。

  Lot543

  清乾隆 白玉碗一对

  D 13.3 cm

  RMB: 750,000-850,000

  此对白玉碗系取上等和田白玉琢制而成,玉质纯净无瑕,莹然欲滴。器型硕大,微微侈口,平折沿,口沿平整光滑,斜收腹,底承圆形浅圈足,线条柔和,美不胜收。此对玉碗不仅玉质精良纯美,且抛光细致,整体造型沈稳端庄,古朴典雅,使玉石的质感美与造型美完美结合,返璞归真的纯净蕴含其中。

  玉制品的使用在清宫向来被严加控制,其规范较瓷器、漆木器甚至金银器的使用更为严格。如乾隆年间所定“铺宫”中规定的日常用品,仅皇太后、皇后各可用“玉盏金台”一副,而其它等级的人皆不配用玉器,显示出玉质用器的尊贵地位。据清档载,玉质器皿大多在正月初一皇帝的家宴上使用,以乾隆五十二年正月初一的筵宴为例,仪式隆重,乾隆皇帝所用酒宴菜品四十品,均用五寸青白玉盘盛之。皇帝和皇子、阿哥们一同进膳,他们是王朝的高级管理者,既是家之子,又是国之臣,所以在筵宴时乾隆皇帝用白玉质地的器具作为餐具,或许暗含了对皇子们的期许:希望他们比德于玉,做一个仁、义、智、勇、洁的君子。此段史实揭示了此对玉碗的高贵出身,实属昔日宫廷之雅具,殊为难得。

  Lot556

  清乾隆 白玉山水泛舟山子

  L 9.5 cm

  RMB: 350,000-400,000

  Lot514

  明 白玉双鹿笔山

  L 19 cm

  RMB: 150,000-200,000

  Lot515

  明 白玉芦雁香盘

  「子冈」、「永保」款

  L 15.5 cm

  RMB: 200,000-300,000

  Lot516

  明 黄玉童子击鼓

  L 8.5 cm

  RMB: 350,000-550,000

  Lot581

  清 翡翠雕龙凤纹盖瓶

  H 34.5 cm

  RMB: 800,000-1,200,000

  Lot542

  清乾隆 紫檀嵌百宝御题诗挂屏

  「杏花春馆」款

  106×72.5 cm

  RMB: 1,200,000-1,500,000

  清乾隆 紫檀嵌百宝御题诗挂屏(拍品局部)

  ←左右滑动 浏览更多→

  杏花春馆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杏花春馆在雍正时期被称为杏花村,取唐朝诗人杜牧的诗歌《清明》中的意境建造,表达的是一种淳朴的田园情趣。

  百宝嵌挂屏始于明代,工艺以精细称世,故高濂在《遵生八笺》中曾赞:“其费心思工本,为一代之绝”,甚受皇室喜爱,成为明清宫廷重要的装饰物品。清代宫廷室内陈设浓妍华丽,从装饰角度来看,紫檀嵌百宝的画框大气厚重,能和室内陈设和谐统一。

  本件挂屏以紫檀木为框,镶嵌各种博古图案,选用材质丰富,瓷、玉、玛瑙、紫檀、螺钿等应有尽有,纹饰风格多样,有仿古的鼎、璧,寓意吉祥的“吉庆平安”,文雅的案头陈设,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最别具匠心的是在此挂屏的中下方嵌入一紫檀座刻有御题诗的座屏,屏中套屏,有须弥纳芥子之巧思。值得一提的是此座屏属款“臣王际华敬书”,可认为是乾隆时期词臣画家王际华进献给乾隆皇帝的礼物,弥足珍贵。

  参阅:

  《北京文物精粹大系:工艺品卷(上)》,图128。

  Lot562

  清早期 紫檀嵌百宝梅竹双清文房盖盒

  L 14 cm

  RMB: 120,000-150,000

  Lot545

  清乾隆 铜胎掐丝珐琅太平有象大香熏

  H 52 cm

  RMB: 1,500,000-2,500,000

  本品以古鼎为原型进行变形设计,器体宏硕,古雅大气,器身四面出戟,下承象首三足,寓意「太平有象」。盖部以镂空纹饰为主,以通香味,贴缀三象首,昂首前望,与三足象首上下呼应,下沿以一圈月华纹乳丁装饰,金光灿灿,盖顶巧錾镂空如意云头纹为饰,别致精细。全器以铜胎掐丝珐琅图案为装饰,借鉴古铜器制饕餮与夔龙纹,以黄、绿、白、黑、红、紫彩相互搭配填绘而成。其构图精美,彩料妍丽,斑斓夺目,透出乾隆盛世绚丽吉庆之气象。

  Lot546

  清中期 景泰蓝葫芦万代摆件一对

  H 103 cm

  RMB: 170,000-270,000

  来源:

  1985年4月17日苏富比纽约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