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公司介绍

名称: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公司介绍

供应商: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价格:1.00元/168

最小起订量:1/168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1号

手机:19102030840

联系人:林家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177193388

更新时间:2025-01-24

发布者IP:117.61.126.152

详细说明

  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公司介绍

  留余斋的收藏以原皮壳为主,在书中大声疾呼对皮壳的重视和保护,十余年过去,知原皮壳者渐多,重原皮壳者亦渐多。

  Lot 3601

  清早期

  黄花梨洼堂肚罗锅枨马蹄腿长方凳

  42×49×51 cm

  RMB:600,000-900,000

  所谓皮壳,于家具而言,即指木材表面在经过百余年甚至几百年的岁月积累,在光照、空气、人为接触、周围环境等种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一层薄薄的外表。与皮壳相近的概念还有包浆,家具中多将人工触摸形成的光润效果名为包浆,比较偏向于局部概念或小型把玩器物。皮壳不唯木材所独有,但是在木材中的表现力最丰富,木材软硬适度,既容易出现皮壳,又不会因太软而被皮壳侵蚀带来损伤。这种百余年或几百年形成的皮壳,因地域和环境等因素的差别,千差万别,仅黄花梨而言,其本色多为红褐色或黄色,皮壳却呈现出黑、白、灰、青、黄、红、棕等颜色,每种颜色又各有深浅干润变化,不一而足。倘将来有条件,可将不同皮壳采样,进行科学检测,观察其层次和成分,定会有一些有趣的发现。古代器物中皮壳变化丰富的还有宣德炉,早有总结,定以名称,达数十种,皆以他物类比,雅俗共赏,朗朗上口,家具的皮壳名称亦做了些借鉴,常见有枣红、蟹壳青、冬瓜霜、栗子壳等说法,惜不够完善,将来有必要进行更系统的总结。

  Lot 3613

  清早期

  黄花梨灯挂椅

  48.7×41×105.3 cm

  RMB:650,000-950,000

  出版:黄定中《留余斋藏明清家具》件22,第112、113页,香港三联书店,2009年。

  图片摘自2009年香港三联书店出版的《留余斋藏明清家具》

  皮壳的效果,跟家具制作完成后的表面处理方式也有关系。烫蜡应该是来自北方的传统,或许自宫廷传出。清代宫廷处理紫檀、黄花梨表面多采用“水磨烫蜡”做法,从造办处采购材料的库单上可见多用“黄蜡”,少数用“白蜡”(白蜡价格为黄蜡的两倍),并辅以细白布等,应为去除余蜡擦干净表面所用。烫蜡的硬木家具,如果隔几年没有“烫蜡见新”,多呈现两种结果:一种是与人接触多,时时擦拭者,兼以北方多灰尘,岁旧后形成较厚的皮壳,色多深沉,陕甘地区习惯用掺有油脂的抹布擦抹器具,岁旧容易出现枣红皮壳。另一种是与人接触少,摆放、搁置为主的,年久失蜡后会形成一层干爽的皮壳,如同落霜,倘有日晒水淋,则多泛白。江南地区的表面处理,有部分是水磨后擦生漆的做法,在南方容易形成清水皮壳。福建地区家具的表面处理暂不知晓,似乎较为简单,皮壳多清薄而坚硬,乍看较生,仔细看有变化,棕灰皮壳较多。广东地区家具的表面处理,应该有独特的抛光和染色处理,颜色黝黑,质地光亮如玉。

  图片摘自2009年香港三联书店出版的《留余斋藏明清家具》

  留余斋主人购藏家具的首要条件是必须原皮壳,虽也曾各种机缘下勉强收藏烫蜡的家具,以各种办法去蜡后试图恢复皮壳,只及原皮壳之三四,最终还是转让出去,这是另外一种洁癖——皮壳癖。

  Lot 3602

  清早期

  黄花梨螭龙纹券口牙板玫瑰椅

  58.5×45.7×83 cm

  RMB:1,100,000-2,100,00

  出版:黄定中《留余斋藏明清家具》件20,第102~105页,香港三联书店,2009年。

  本场家具,以坐具为主体,明式黄花梨椅子计有圈椅(又有不出头和出头之分)、四出头官帽椅、南官帽椅、灯挂椅、玫瑰椅数种。若是采访喜好家具的人,最喜欢哪个品类,几乎无不回答是“椅子”。而且身边的收藏家们确实如此,见了椅子多毫不犹豫的纳入囊中,多多益善。明式椅子受欢迎,主要在于造型之优美,其呈现的往往是三维空间的变化,雕塑性明显,空间感强,将中国家具以线条为造型元素的特征表现地淋漓尽致,而且其细节变化丰富,同类造型,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Lot 3623

  清早期

  黄花梨四面全券口四出头官帽椅成对

  58.5×45×107.5 cm×2

  RMB:2,800,000-3,800,000

  出版:黄定中《留余斋藏明清家具》件16,第90~93页,香港三联书店,2009年。

  其中有一对牛头式搭脑方腿的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周身曲线,处处变化,线条之柔婉,皮壳之厚重,令人过目难忘。座屉下四面皆装垂洼堂肚券口牙板,亦属少见。

  Lot 3608

  清早期

  黄花梨瑞云拱日梅枝纹四出头官帽椅

  56×47×118 cm

  RMB:1,200,000-3,200,000

  出版:黄定中《留余斋藏明清家具》件15,第84~89页,香港三联书店,2009年。

  另有一件搭脑浮雕祥云拱日,靠背板开光雕梅枝的四出头官帽椅,枣红皮壳,与常见明式家具内敛含蓄风格不同,多了些民间家具奔放烂漫的特征,也是有趣。

  本场桌案虽少,却也是各个精彩,诸如牙头窄秀的黄花梨平头案,干白皮壳,秀挺文雅,数年来过眼平头案中,实属佼佼。牙头处浮雕为相背的螭凤纹。螭凤头如灵芝,柳叶状凤眼,不怒自威。

  Lot 3615

  清早期

  黄花梨夹头榫螭凤纹扁腿大画案

  247×62×80 cm

  RMB:6,800,000-9,800,000

  备注:一侧抹头有小修补。

  灵芝纹挡板的黄花梨独板面翘头案,皮壳光洁如玉,造型劲健,端庄凝重。

  Lot 3611

  明末清初

  黄花梨独板灵芝纹大翘头案

  222.5×47×93.5 cm,面板厚 6 cm

  RMB:13,000,000-23,000,000

  柜有二件,皆以拙朴示人,尤其是一件黄花梨卍字纹围栏带券口牙板的书柜,自然天真,宛如敦厚君子。

  Lot 3610

  明末清初

  黄花梨万字围栏双层书柜

  95×47.5×172 cm

  RMB:2,800,000-3,800,000

  出版:黄定中《留余斋藏明清家具》件29,第140~145页,香港三联书店,2009年。

  本场所呈现家具,但有所知修配问题,都仔细标注。家具的修配,历来多有讳言,其实笔者认为不是不可谈的问题。家具如同建筑,只要使用,便难免损伤,有了损伤,必然需要修理才可保持长久,唐宋建筑,有后来元明清乃至民国修葺,甚至今日还在不断的修理保护,再是正常不过。家具亦然,老修老配固然有,新修新配也很正常,只是是否得当,需要关注。简而言之,在主体构造不改变,有参照的修配,都在合理范围。当然,修配部位不同,自然影响价值,这个仁者见仁,亦不必讳言。

  更多精彩拍品

  Lot 3614

  明末清初

  黄花梨大南官帽椅

  60.5×49.8×116 cm

  RMB:4,800,000-6,800,000

  出版:黄定中《留余斋藏明清家具》件12,第74~77页,香港三联书店,2009年。

  官帽椅为黄花梨干皮壳,质感如玉。尺寸较大,造型舒展。属高靠背南官帽椅中最为经典者,尺寸硕大而细节出众,绝非普通市面所能有的样式,是匠作高手精心之作。

  椅的靠背板后有墨笔楷书“乾隆四十六年仲冬,源遠堂子先記”,时间、地点、人物皆有,甚为难得。唯对此款是制作款还是购置款,即制作于乾隆四十六年之前还是当时,历有争议,持购置款论者认为从造型看明风浓郁,似乎不会制作如此之晚。不论如何,此件有明确铭款的官帽椅,自是研究中国家具特别是黄花梨家具制作的重要实例。抛开款识问题,仅看造型,亦是不可多得的佳品。

  Lot 3616

  清早期

  黄花梨三接椅圈圈椅成对

  61.5×45×94 cm×2

  RMB: 6,600,000-9,600,000

  圈椅虽受大造型限制,无大的变化,但靠背板与牙板多施雕饰,纯素者甚少。此例成对,原皮壳甚为厚重、老辣,配合以端庄的造型,得古朴之趣。

  椅圈三接,用料充裕,其前方鳝鱼头扶手位置较高,使得椅圈斜度比常见者平缓,故虽整体高度未增,但气势雄于他例。从圈椅的发展历史来看,起初椅圈为水平状,如传周文矩《宫中图》中所见,其后渐成前低后高之势,故相对而言,这种斜度平缓者制式更古老些。

  出版:马书《坐观》上卷“凹凸仰止”,第196、197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年。

  素靠背,较阔绰,亦不设角牙,皮壳沧桑,成对者木纹基本相近,为一木开出。直鹅脖、联帮棍,鹅脖和后腿上部设通长角牙,竖刀牙状,但牙头偏上,以助椅圈上抬之势。座面较厚,微起素混面,以助厚重之势。座面下四面设券口牙板,朴实稳重。此椅意趣与常见黄花梨圈椅不同,更近软木家具,然又无粗糙、失当 之弊,平中见奇,甚耐品味。

  Lot 3617

  清早期

  黄花梨带闩杆小圆角柜

  77.8×44.7×101 cm

  RMB:600,000-900,000

  圆角柜栗壳色原皮壳,皮壳较厚,色深沉。此柜比例上看比常规所见要矮些,但宽度和进深为常规尺度,故而更觉敦厚。顶面平镶板心,亦可放置物品,作承具之用。边抹浑圆,不设一线,与造型相合,但在圆角柜中却非常规做法,一般所见以上下起线者最多。

  腿足外圆内方,内缘有压边线,比例适宜,门框素混面甚饱满,边压平线,皮壳莹润,质若琥珀,制作工手极佳,飘肩、格角处干脆利落,毫不犹豫。门心落堂镶装黄花梨板,山峦纹,部分已瘿结,因皮壳由当初的妍美转化为现在的古朴沧桑。容纳门轴的下方横枨扁阔,做成饱满的冰盘沿状。其下刀牙板窄秀。柜门内设屉板二。

  Lot 3625

  清早期

  黄花梨双螭如意纹垂扶手圈椅

  62×48×104 cm

  RMB:1,200,000-2,200,000

  出版:马书《坐观》上卷“凹凸仰止”,第202、203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年。

  圈椅基本保留黄花梨原皮壳,稍有清洁,较干洁。

  圈椅从扶手的变化来看,有出头和不出头之分,前者出现较早,后者至明中晚期始有。从造型来看,出头者舒展大方,节奏明快;不出头 者扶手与鹅脖连为一体,曲线自椅圈上方开始,一气贯通至前腿底 端,形成柔婉秀美的造型特征,整体看倒马蹄形更加明显。

  所见圈椅实例而言,出头者多见,不出头者少见,但所见者多为佳品。不出头圈椅或可名垂扶手圈椅。此例即为不出头式圈椅,一圈扶手处与鹅脖婉转相接,S形三弯联帮棍造型与之呼应,若春草律动。整体曲直变化,气质雅洁。与常见不出头圈椅不同处在于此例装饰稍多,靠背板上有双螭如意纹开光,前券口牙板上有卷草纹装饰,但点缀恰到好处。脚踏枨上附有竹片,防止磨损。

  Lot 3604

  清早期

  黄花梨博古双螭龙纹圈椅成对

  59.5×45.5×99 cm×2

  RMB:3,800,000-5,800,000

  出版:马书《坐观》上卷“凹凸仰止”,第208~211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年。

  椅圈五接,舒展大方,末端外翻卷珠状。三弯式靠背板甚为精彩,两侧有一木雕成的挂角 牙,正面浮雕图案三段,如同开窗,自上而下为如意形、如意委角长方形与委角长方形三种 开光,充满变化。如意形开光内铲地浮雕双螭龙纹,身躯相对,身躯、尾翼衍出卷草纹,袅绕蔓延,与如意纹呈呼应之势;如意委角长方形开光内铲地浮雕博古纹。

  两椅图案相对而各有变化,各为一高一低的瓶罐和觚鼎,辅以底座,瓶、觚内插两种不同的花卉,为菊花、蕉 叶、牡丹等属,寓意吉祥,图案布局疏朗,有清雅之气;下方委角长方形开光内铲地浮雕相 对的夔龙纹。这种靠背板上浮雕博古纹的圈椅,见有数例,此例属同类中佳者。以青铜鼎彝等插折枝花卉的博古图案,盛行于明末清初之际,如瓷器、款彩屏风中最为常见,金石有数千年之寿,插以花卉,古老沧桑与新鲜艳丽相对,古而新,亦可侧面反应当时人们复古而求 新奇的心态。

  一般椅具前后阴阳分明,匠人多用心于前方,后方多简 练直接,满足功能即可,此椅后背亦未有太多的修饰处理,然光洁靠背纹路优美,刀牙板洼 堂肚曲线柔和大方,却是意外的小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