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本公司是全球一家在艺术品投资领域衔接海外市场于中国的的枢纽企业,作为一家中国悠久历史品牌文化,又深植海外实力背景的大型国际综合性拍卖公司,拍品汇集了来自全球各地的珍罕艺术品、名表、珠宝首饰、汽车和名酒等精品,为国际艺术品拍卖的格局和规范做出了努力,所设立的办,事处分布于全球共30多个城市,定期举行大型综合拍卖会外,还设各类专题名人专场拍卖会,并提供与拍卖有关的诸多服务。
石鲁是20世纪中国画坛上一位极具探索精神的艺术家。他因崇拜清初大画家石涛,现代革命家文学家鲁迅,而改名“石鲁”,在当时是叛逆的表现,但也可以说是革命性精神的体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美术作品表现了新时代中的新生产和新生活。石鲁提出艺术创作要“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成为“长安画派”的创作箴言,开辟了国画创作新途径和新方法。在此次春拍书画品类中,既可以看到石鲁绘画传统的一面,也能欣赏到生活的一面:传统如《红荷》一帧,是目前市场中唯一赠予家兄的绘制;生活如《交粮图》《农场一景》,展现了广大百姓的美好生活,具有强烈的时代特性。
Lot.843
石鲁(1919-1982)红荷
镜心设色纸本
52×40cm
题识:建吴家兄赏,石鲁拜。
钤印:石鲁印(朱)
说明:上款人为石鲁(冯雅珩)哥哥冯建吴。本幅印鉴“石鲁印”收录《百年石鲁·下卷》第776页,“图章6”,文化艺术出版社,2019年。
《百年石鲁·下卷》收录印鉴
▽
冯建吴(1910-1989),字太虞,别字游,四川仁寿人,当代书画家,擅国画、书法、篆刻。是20世纪川渝地区中国画的奠基者、传播人。早师从王一亭、王个簃、潘天寿、诸乐三等名师。1932年在成都创办东方美术专科学校,1956年在四川美术学院担任山水、书法、篆刻、诗词教学,一生桃李满天下。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四川分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四川省政协常委等。冯建吴上款的石鲁作品目前可知市场中唯一一幅,尤为珍稀。
石鲁大量画荷花始自1970年代。荷花作为纯洁的象征,寓意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行。此帧《红荷》笔触奔放,笔力纵恣雄豪,无论是造型还是颜色的使用,都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整体画面有强烈现代感的大写意风格,师法传统而又不拘泥于传统,显示了画家艺术探索的无畏勇气和不懈追求。题识字形之夸张、行笔之顿挫瘦硬、用墨之浓重,无一不与荷花形成强烈对比,又与荷叶形成呼应,相得益彰。
此画为石鲁画与其兄冯建吴的。兄弟二人相差九岁,少年时在相同的家庭背景下长大,接受同样的家学教育。成年后,哥哥冯建吴学有所成,以书画为事业,在江湖打拼,成为川渝地区现代中国画的开创人之一。弟弟石鲁性格桀骜,只身前往延安投身革命,在艺术上不为传统束缚,大胆创新,成为长安画派的领军人物。这件作品可以说是二人艺术交流的见证。
【Lot.174 为中国近现代书画专场拍品】
Lot.174
石鲁(1919-1982)交粮图
镜心水墨纸本
30×28.5 cm.
钤印:石鲁(白)
来源:现藏家得自于画家家属,石坚旧藏。
出版:《百年石鲁》书画集上卷,第97页,文化艺术出版社,2019年。
出版物
1940年,石鲁到达延安,并正式改名。随着在延安生活的深入,石鲁明白“革命”是要从生活实际出发,因此他切身走到工农兵的生活当中去,与他们打成一片。正因为深刻体会过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石鲁的创作是极为生动和贴切的。作为长安画派的重要代表,他所倡导的长安画派,作品是有自己真切的感受、诗画的意境和生动的艺术形象,石鲁成功地把革命情怀与文人情趣、题材豪壮与诗画融合起来。交粮图和农场景正是石鲁化生活为艺术的见证。
▽
【Lot.175为中国近现代书画专场拍品】
Lot.175
石鲁(1919-1982)农场一景
镜心水墨纸本
30×28 cm.
钤印:石鲁(朱)
来源:现藏家得自于画家家属,石坚旧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