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布斯堡拍卖行办事处

名称:哈布斯堡拍卖行办事处

供应商: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价格:168.00元/件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1号

手机:19102030840

联系人:林家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172957553

更新时间:2024-12-10

发布者IP:14.26.134.153

详细说明

  本公司不仅在古代书画、近现代书画、古董珍玩、当代艺术、当代水墨、古籍文献、当代工艺品等艺术品拍卖领域拥有全球的雄厚实力,在珠宝钟表、天珠及藏传佛教艺术、红酒白酒、科技古董等拍卖领域也完成了全面布局。本公司有能力承接任何艺术品拍卖业务,并有信心使您的拍品取得骄人的成绩。将以更加优质的服务,更加饱满的信心为您奉上更丰盛的艺术盛宴。

  乾隆帝曾经这样评价江南二老之一的钱陈群:“儒臣老辈中,能以诗文结恩遇、备商榷者,沈德潜故后,惟钱陈群一人而已。”钱陈群(1686-1774),字主敬,浙江嘉兴人,父纶光,母陈书。康熙六十年,成进士,后改庶吉士,授编修。雍正谕奖为“安分读书人”,后历任内阁学士、刑部左侍郎、督顺天学政等职,仕途平顺,一直到乾隆十七年(1752年)致仕。而后乾隆帝每有诗作,都会派人送至钱陈群处,钱氏所作和韵诗也必亲手誊写进呈,君臣二人的文字交一直延续至钱氏晚年。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已经归乡的钱陈群赴京,参加皇太后钮祜禄氏七十岁大寿,乾隆帝在香山设宴,仿造唐代白居易香山九老会之事,宴请年过七十岁的三班九老老臣。这个范围内有文官王公大臣九人、武官九人、致仕九人,并绘制了《香山九老图》。时年七十五岁的钱陈群并受赐封:“今来京庆祝,召对之次,见其神明不衰,而居乡素称恪谨,着加恩给尚书衔,以昭优眷。”

  Lot.912

  乾隆帝(1711-1799)御赐钱陈群仿梁楷泼墨法扶鹿图

  羊脑笺泥金 立轴

  93.5×41cm

  题识:钱陈群和《命九老游香山》作,有“鹿驯岩畔当童扶”之句,飘乎欲仙,足以验其精力康强,为之心喜。既赐参以助颐养,并仿梁楷泼墨法为此图赐之,十年后陈群复来赓韵,更增一段佳话耳。辛卯(1771)仲冬御笔。

  钤印:乾(朱)(参见故宫博物院编《清代帝后玺印谱·乾隆卷一》第十八印)、隆(朱)、游六艺圃(朱)(参见故宫博物院编《清代帝后玺印谱·乾隆卷一》第四八印)、落纸云烟(白)、含豪邈然(朱)、摛藻为春(白)、涉笔偶值几间(白)

  题跋:捧来泼墨传仙藻,愿乞松烟上鬓须。曾入云表窥秘景,再游文囿得嘉娱。案头突见瑶光丽,檐际尤余雪片鹿。学步敢夸黄娟好,拜恩况重紫团□。香山眷许成三会。逢壁荣珍第四图(臣林栖后曾赐如意、石芝、桥梓三图,今拜此合为四图矣)。慎保余年承雨露,昇平此乐不能无。蒙恩赐御笔《仿梁楷泼墨图》,仍用游香山元韵赋谢,恭识感私。臣钱陈群敬题,时年八十有六。

  钤印:宫傅尚书(白)、臣钱陈群(朱)《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第1486页,第7 印)

  著录:

  1.《文端公年谱》卷之下,“三十六年辛卯八十六岁”条目,光绪甲午(1894 年)刻本。

  2.《西清笔记》卷一,清沈初撰,《功顺堂丛书平定罗刹方略、西清笔记》,清刻本。

  3.《香树斋文集续抄》卷五,同治九年(1870 年)刻本。

  转眼到了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八十五岁的钱陈群又赴京,庆祝钮祜禄氏八十大寿,这一次钱氏再受嘉貺,赐紫禁城骑马,赏其人参一斤。而后乾隆帝再次在香山宴请九老,此次致仕九老之首即为钱陈群。乾隆帝在《命九老等游香山再用白居易诗韵》中记:更有三人重写像(显亲王及钱陈群、邹一桂三人于辛巳恭逢皇太后七旬庆典,已入九老会中,今复康强预列,洵为异数),在乾隆帝看来,能连续两次参与九老会,三人依然身强体健,非常难得。在韵和乾隆帝《游香山》诗中,钱陈群有句:“鹿驯岩畔当童扶”,乾隆帝“上爱其超逸,特仿梁楷泼墨,即诗为图以赐”,并且“并题一诗复命公依原韵题诗帧”,正是如今摆放在我们面前的这幅《扶鹿图》。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帝 绘《南极老人图》与《寿星图》

  历年皇太后的寿辰,乾隆皇帝都会绘制以寿星(南极老人)为题材的作品用作贺仪,从他所作的“南极老寿星”再到这幅《扶鹿图》,其中寿星的形象都为童颜凸额、手持鸠杖或寿桃,无一不是长寿多福的象征。乾隆帝作为帝王,自己也擅书画,主要学习元代的赵孟頫,多绘松竹,兼作人物,但乾隆帝寿星画的取法对象却高雅古朴,学习的是南宋著名人物画家梁楷。“梁楷惜墨如惜金,醉来亦复成漓淋。”梁楷作为南宋宁宗时期的画院待诏,行径放达,豪饮成习,他在人物画上的成就是以极精练的笔墨勾画人物,参禅入画。对比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两幅寿星(南极老人)图,从绘制的风格就可以看出乾隆帝本人对于寿星题材以及梁楷人物画技法的熟稔,所以《扶鹿图》创作的主题、动机以及时间上来说,都包含着非常特殊的涵义。

  在《御制诗集》乾隆帝作《命九老等游香山再用白居易诗韵》,后一首即是《赐钱陈群南旋归里之作》:“刚喜谈心频席前,胡为庆蒇又当旋。几番笑语消一瞬,重晤风光期十年。雪阻长途仍发轫,冰凝顺水未开船。精神健岂妨跋涉,却是南瞻每眷然。”二人的君臣关系可见一斑。

  钱陈群由自己的母亲陈书(南楼老人)养育长大,不光文思警敏,更擅长书画。虽然在政治上,钱陈群一直担任编修、侍讲一类的文职,但是格尽职守,正直朴素,所以在他过世后,乾隆帝赐谥号“文端”。在君臣二人的相交上,钱陈群与乾隆帝最重要的纽带就是诗词赓和,乾隆帝常常将自己的诗稿寄给钱氏,而钱陈群即使是年至耄耋,所近献诗册也必然是自行誊写,“亲书册以进”。钱陈群不光收到乾隆的诗稿,时常还受到赏赐,正如本幅钱陈群跋小注:“臣林栖后,曾赐如意、石芝、桥梓(指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乾隆亲绘《桥梓图》赐之)”,加上这件御赐《扶鹿图》,所以“合为四图矣”。从香山九老会再到百叟宴,都能看出乾隆帝个人对于长寿耄年、君臣“期颐定复登金台”这一象征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