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2672
明万历 铜鎏金錾花海八怪折沿洗
款识:“大明万历癸未菊月云间胡文明雅制”三行篆书竖款
D 45.5 cm
来源:
1.伦敦拍卖会,1993年12月7日,Lot 84;
2.鸿禧美术馆旧藏。
明《云间杂志》记载:“郡西有胡文明者,按古式制彝、鼎、尊、卣之属,极精,价亦甚高,誓不传他姓。时礼帖称‘胡炉’,后亦珍之。”胡氏铜器多以锦地浮雕为饰,有先秦鼎彝的“三重花”之古意,又在浮雕花纹上施鎏金装饰,极具立体感,个人风格十分鲜明。传世作品以炉、瓶、盒较为常见,也有少量器物如手炉、如意、洗等。
此件折沿洗红铜质,以整块板状铜材经精心捶蹀锻打和錾刻鎏金而成。内底之画面内容繁缛丰富,錾刻运刀精确细腻,磨盘圆熟光洁,不露刀锋棱角,可看出技艺手法之高超。纹饰皆鎏金装饰,与器身红铜色形成鲜明对比,增加了整器的视觉审美享受。
折沿洗,其器形在明代既是品级极高的物品,例如瓷器中“明永乐 青花缠枝四季花卉纹折沿洗”,极其珍贵,在拍卖市场上屡创天价。此种器形借自西亚伊斯兰教地区的器型,融入了中国的纹饰设计中,表现极为杰出。此种独特的器型,系源自近东的金属器与玻璃器。由于型制特殊,此件铜洗当由胡文明本人亲订设计图稿样式,并用整张铜料捶蹀锻打而成,此洗对比已知的造型图案以及馆藏品,当为胡文明制器中最具经典和具代表性的精品巨作。
从图案中龙纹来看,此件铜洗的主人身份非凡,必定是皇族之类显贵人物,此种造型尺寸的折沿洗,品级之高,錾刻技艺之美,即便与在两岸故宫及各博物馆所藏同类胡文明制铜器相比,可胜一筹。
Lot 2674
清乾隆 掐丝珐琅狮形香薰一对
L 57 cm;W 26.4 cm;H 49 cm
来源:英国藏家旧藏
参阅:《明清珐琅器展览图录》,国立故宫博物院印行,页154。
在众多的掐丝珐琅传世品中有一类动物造型的陈设品,可谓独树一帜,别开洞天。动物造型的珐琅最早出现在明晚期,有少量鸭形香熏、甪端等传世品。清代乾隆时期开始大量制作,有传说中的神物,如龙、甪端、麒麟等;有寓意天下太平、长寿的吉祥动物,如太平有象、仙鹤等;有大自然中的动物,如狮子、鸽子、鸡、鸭、兔子、羊、凫等;有仿古形象的牺尊、天鹿等。这些动物造型的珐琅器皆造型生动,惟妙惟肖,惹人喜爱。他们不仅仅是陈设品,大部分动物的背部都有可以转动或可以打开的盖,兼做香熏用,其形象之可爱,设计之巧妙,令人叹为观止。
本品掐丝珐琅狮子成对,狮子身长57厘米,高49厘米,整体造形雄壮华丽,色彩丰富协调,掐丝匀称,鎏金厚重光亮,为清代宫廷珍贵陈设品。相似之例可参考《明清珐琅器展览图录》,页154,“清 掐丝珐琅对狮”,与之相比,二者造型、工艺、装饰、尺寸极为相似,应属乾隆同时期造办处“珐琅作”所制,可兹比较。
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品
雌雄二狮即代表太狮少狮,太狮少狮位居三公三孤之首席,寓意位居高官。扬州雨淮監政李质颖曾于乾隆三十六年十一月初八进贡的珐琅文物中,有“青狮献宝成对”。
在民间狮子有辟邪的作用,常用来守门,狮子又是兽中之王,显示主人的尊贵和威严。此对掐丝珐琅狮子从使用功能分析,应是大殿的陈设品,供人们赏玩。由于采用的是精美的掐丝珐琅工艺,体量又比那些铜鎏金狮子小,故是陈设在室内之物。且结合吉祥瑞狮威猛的形象,典雅绚丽,极具皇家富贵气息,成对保存,流通于市,比较罕见。
Lot 2685
清乾隆 翡翠桃式大洗
W 25.5 cm; H 4.5 cm
来源:美国芝加哥藏家旧藏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宫廷珍宝》,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页22。
这件翡翠桃式洗,长25厘米、最宽25.5厘米、桃洗尖蒂间距21.2厘米、高4.5厘米。桃式洗以白色翡翠为地,间有部分阳绿及油青绿色。整器呈扁平状,以剖开的大桃为洗身,旁及底部镂雕、高浮雕桃枝、桃花、桃叶、桃实。洗的背面浮雕两个桃实,和枝叶一起支撑着桃式洗,十分平稳,设计高度及接触点都十分巧妙。洗子雕工精致、抛光精良,仅在一些隐秘的镂空处还能看到管钻去料留下的痕迹。从造型、纹饰及玉料、工艺痕迹一望而知为清代中期宫廷用器。
类似的桃式洗在故宫博物院也有收藏,如目前在故宫珍宝馆陈列展出的翡翠桃式洗,最宽24.9厘米、高4.3厘米,桃洗尖蒂间距19.3厘米,与嘉德拍卖者大小类似,唯桃尖方向正好相反。故宫藏品亦在洗反面浮雕双桃并以镂雕桃枝、桃叶、桃花为柄,纹饰细节与嘉德拍卖者略有不同;质地也是以白色为地,间有油青绿色翠,不过白地面积更多一些。
故宫博物院藏翡翠桃式洗 故宫珍宝馆展品
类似造型、纹饰的设计还有清宫旧藏的碧玉桃式洗,其以新疆和阗碧玉雕琢而成,洗内底浅浮雕双蝠拱团寿字,旁以枝梗桃叶为柄。另外,清宫旧藏的瓷器等其它器物门类中也有类似的桃式洗,如雍正时期的仿官釉桃式洗、乾隆仿汝釉桃式洗等等,可见此类造型的桃式洗为清代中期常见类型。
目前我们能看到的古代翡翠制品,最早即为清代。据《雍正四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记载,雍正四年(1726年)十月:“郎中海望持出绿苗石数珠一盘,随翡翠石佛头塔、背云、计念、坠角,奉旨此数珠颜色好,不必做数珠,有用处用。”雍正一朝,翡翠也常常被称为云产石。到了乾隆朝,这种现象有所改变,翡翠开始上升到“玉”的级别。在清代宫廷档案中翡翠石开始直呼翡翠,另外还有了永昌玉、云南玉、云玉、滇玉、翠玉等不同叫法。关于翡翠桃式洗的记载,在档案里也常被称为云玉、永昌玉。如嘉庆七年紫禁城漱芳斋陈设档中,在漱芳斋东次间,就陈设有“云玉桃式洗”一件。道光二十年静明圆风篁清厅西进间中也陈设有“永昌玉桃式洗”一件。
清晚期紫禁城漱芳斋陈设档副本
乾隆到嘉庆、道光时期虽然翡翠的数量在逐年增加,但乾隆时期并未完全将翡翠纳入中国传统玉文化的体系,宫廷选择翡翠的标准是以审视和田白玉的眼光来挑选翡翠,白地带绿的翡翠类似和田玉。所以微透明,白地子,有温润感的翡翠材质较多,并不过分讲究种水,但也会利用翡翠不同的色彩进行巧雕,这是借鉴了玉器中巧用皮色的技巧。同时造型沿用的也是玉器形制,作品主要集中在陈设器、实用器皿等方面。这也是嘉德这件桃式洗可以鉴定为清中期宫廷翡翠的原因之一。
Lot2691
清乾隆 剔彩云龙纹捧盒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戗金款
来源:法国藏家旧藏
乾隆一朝,各式雕漆之作严谨工巧、富丽繁缛,开创出华丽精巧的典型风格。由于国力强盛和乾隆帝的积极推动,清代漆器制作到达一个鼎盛时期,史载乾隆年间,宫廷密集制作了各式雕漆器物,百工炫巧争奇,料不厌精,工不厌细,开创出华丽精巧的典型风格,影响深远,其中剔彩属雕漆内工艺最繁复,且最少见者,此件“清乾隆 剔彩云龙纹捧盒”即为其中珍贵隽永之表率,其剔彩刀法刻意追求多层次表现效果,如探刀于图案之下,状其交迭翻卷之态,以其获得玲珑剔透的真实感和立体感,令人赞叹不已,其工艺可谓是繁中之繁。
雍正之前,从清宫档案中尚找不到雕漆之记录,而乾隆皇帝对于雕漆格外青睐,不仅常交派宫中造办处活计,还要求苏州和两淮盐政承制,但器物的造型、图案的内容、落款的形式和款字均由造办处提出,乾隆皇帝还常常亲自提出具体的设计要求。道光、咸丰以后,随着国势的衰颓,雕漆等重要工艺门类技艺相继失传。清宫档案记载,光绪二十年(1894 年),为筹办慈禧太后60岁寿辰,奉旨行文苏州织造,令其承做各类漆器。苏州织造庆林回禀的却是:“……所有雕漆宝盒,无匠造办。”可见至光绪时,雕漆技法已经失传。
海水龙纹是一种典型的龙纹,瓷器上多见,尤以元、明、清瓷器上的海水龙纹居多,本品汲取了前代及同时期瓷器纹饰的精华,利用剔红技术将海水龙的威猛矫健立体地表现出来,鳞片争张,云水翻腾,形神兼备,实属难得。乾隆皇帝酷爱雕漆,专设造办处承办皇家漆器制作,本品漆层厚实,雕琢刀法圆浑之中又见犀利,每一个细节经精心雕琢,呈现出皇家的富丽堂皇,精美而又富有庄重感,彰显着乾隆一朝的繁荣气象。若将其置于厅堂,顿生满室繁华,增添福寿满堂的喜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