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克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

名称:布洛克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

供应商: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价格:面议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1号

手机:19102030840

联系人:林家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169031728

更新时间:2024-04-20

发布者IP:183.46.217.118

详细说明

  此次“旃檀林—佛教艺术集萃”专场延续传统,以明清宫廷作品为主线,蒙古、西藏、东北印度、尼泊尔等地区各个时期的造像相结合共同构架整个专场的脉络。宫廷艺术品一直以来是藏家们追捧的热点,而清代满洲贵族入关之前已信奉藏传佛教,入主中原之后,藏传佛教更成为皇家信仰。

  Lot 2124

  明宣德宫廷

  铜鎏金文殊菩萨

  H 26 cm

  款识:“大明宣德年施”

  此尊明宣德文殊菩萨像,从整体上看,装饰繁缛,工艺上乘,造型完美,充分展现了明代宫廷艺术的精致与典雅。菩萨双手在胸前结转法轮印,同时各拈一莲茎,莲花齐肩开放,左右肩花上分置经书和宝剑。莲座为半月状束腰形式,莲瓣饱满挺拔,绕座一周,瓣尖饰以三枝卷草纹,上下沿均饰细密均匀的豆粒状连珠纹一圈。

  莲座上阴刻“大明宣德年施”六字款,与永乐楷书款一样,也是从左自右书写,与梵、藏文的阅读习惯相符。

  明朝宫廷造像十之八九出自永乐时期,宣德造像不足其中的十分之一;从造像的工艺水准上来看,宣德造像往往稍逊一筹。此尊文殊菩萨像具有宣德宫廷造像的明确标记,从永宣宫廷造像存世量的比例上看,无疑更为珍贵稀有;同时它的艺术和工艺水平也突破了常规,有着堪比永乐造像的上佳表现,因此其艺术地位更为特殊。另外,现有存世的永宣造像,主要是以18.5cm和21.5cm两种尺寸规格居多,而如本场这件达26cm高的造像,极为罕见。

  参阅:【On the Path Enlightenment】,苏黎世莱特博格博物馆藏,1995年,图68。

  参阅:香港拍卖会,Lot 2703宣德款释迦牟尼佛,H 27 cm,876,5万港币成交,2020.7.9。

  现今在瑞士苏黎世莱特博格博物馆收藏了一尊宣德款文殊菩萨坐像,与本尊尺寸相当,且整体形制与工艺水准都极相像,除此尊面庞略丰满些外,其余细节之处均高度一致。在拍卖市场中,今年7月,香港佳士得一尊27厘米宣德释迦牟尼佛像,以876.5万港元成交。

  Lot 2125

  西藏15-16世纪

  铜鎏金向敦却巴像

  H 28 cm

  来源:巴黎拍卖会2014年秋拍,Lot 37.

  此件作品是11-12世纪萨迦派大师向敦·却巴的一个独特的、非常规造像。向敦·却巴(1053-1135)偶尔出现在描绘道果传承的传播者——萨迦世系大师的作品中。然而,这尊令人印象深刻的雕像与其他任何已知的关于这位大师的肖像画都不同。上师坐在椭圆形单层覆莲座上,面部笑意明显,右手拇指食指捏持一枚戒指,长袍裹覆双腿,肩披细密花纹镶边的外氅,底座背面刻有藏文铭文。铭文可以清晰地识别雕像所代表的宗教人物,并额外提供了有关捐赠背景的信息。

  铭文大意为:

  有学问的人,为了普惠他人

  努力让自己掌握了冥想

  吸收、透视和魔力。

  致敬向敦·却巴。

  这尊雕像是受人委托为纪念一位走向极乐的人而建造的,

  是为增功德,

  也是为引导众生走向证悟,

  由德高望重的护法人父子所赐。祝吉星高照!

  (意译自牛津沃尔夫森学院Yannick Laurent先生的英文译文)

  铭文第一节是对优秀精神导师向敦·却巴个人的赞美。

  铭文第二节内容,尽管有一些细微的语法上的矛盾,但无疑确定了这件作品是作为一个非常有成就的佛教大师离开的纪念礼物。铭文表述捐助者是一对父子。虽然姓名不得而知,但这件精美的鎏金喇嘛铜像,也许是为“皇室”的委托而作的。因铭文中“护法”(Dharma)一词,在这样的情境下通常暗指皇族成员。纵观这两段铭文,我们不难发现,这件引人注目的向敦·却巴喇嘛雕像,是一件由出身高贵的个人(可能是当地统治者)赠送的绝妙礼物,他不仅是西藏佛教萨迦学派的追随者,而且是其狂热支持者。

  Lot 2134

  清康熙

  铜鎏金绿度母

  H 23 cm

  这是一件清康熙铜鎏金绿度母像。流通领域中,绿度母题材造像较多,这主要是因为她是所有度母中最活跃也是最重要的一位,被称为一切度母之源。细观此像,发髻顶端饰摩尼宝珠,头戴比较复杂的镂空雕五叶宝冠,帽冠的缯带自耳后垂至双肩处向上翻卷,再加上自颈后飞扬而下垂至莲座两侧的天衣飘带,都为静止的雕像增添了一丝活力与动感。

  双层莲花底座的制式也是比较典型的康熙造像常见款式,上下沿各有一道均匀圆润的连珠纹,莲瓣顶端饰有卷云纹,立体莲瓣虽没绕座一周,但此尊莲座背面的处理也并不敷衍,是以阴刻繁复的缠枝莲纹来表现的。观此尊度母像,体量较大,胎体厚重,用料实在,十分沉手。不仅装饰繁缛,而且做工细腻别致,反映了康熙时期造像高超的艺术技巧。

  Lot 2131

  蒙古18世纪

  铜鎏金二世哲布尊丹巴像

  H 15 cm

  依据像身铭文,此尊雕像刻画的持宝瓶施说法印的活佛,是第二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罗布丹彬多密(1724-1758)。第一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的曾侄孙,土谢图汗敦多布多尔济的儿子。他虽不比一世哲布尊丹巴德寿兼全,久于黄教,然而一生致力于黄教的传播,对维护祖国统一、平息叛乱、抵制沙俄的分裂活动有着卓越贡献。

  头戴通人冠,面相圆润丰腴,直鼻小口,呈清秀的青年样貌,面部及颈间尚余泥金痕迹。坐姿挺拔,内着僧坎,肩上披着福田格袒右肩袈裟,值得一提的是外氅,从背后看,是直接围在腰间并自然堆叠垂落,独特又漂亮。这种僧袍的刻画表现手法在喇嘛造像中比较少见。活佛座下,是纹饰精美的方型高台底座,台座上铺陈锦毯。整像鎏金醇厚,比例准确协调,线条流畅圆润,具有鲜明的蒙古扎那巴扎尔艺术风格特征。蒙古扎那巴扎尔艺术为清代藏传佛教艺术盛开的一朵炫丽的艺术奇葩,在清代藏传佛教艺术中独树一帜,自成一派,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近年来备受国际艺术品市场的认可。品相如此完美的扎那巴扎尔风格喇嘛造像,更是非常罕见。

  底座背面藏文铭款,记录塑像之身份,如图:

  藏文:རྗེ་བཙུན་མཆོག་སྤྲུལའི་སྐུ་བློ་བཟང་བསྟན་པའི་སྒྲོན་མེའི་ལ་ན་མོ

  转写:rje btsun mchog sprul'i sku blo bzang bstan pa'i sgron me'i la na mo

  翻译:顶礼杰尊朱古罗布丹彬多密

  Lot 2144

  西藏13世纪

  铜鎏金宝冠释迦

  H 26.2 cm

  此种头戴宝冠的释迦牟尼造型俗称宝冠佛,又称卢舍那佛,代表佛的内证功德。宝冠释迦的面相呈圆润童子脸,表情憨厚,体态健硕,且除了宝冠外,仍身着佛装,并无其他珠宝配饰,神秘中透着一股柔和气质。额际的宝冠呈窄条状,正中单冠叶片上饰摩尼宝珠,双耳上方饰以小花朵,简洁大方;耳后有冠带垂至肩膀,飘逸活泼。袈裟采用萨尔纳特式表现手法,轻薄贴体,除了袖口、裙边和偏袒的衣领处,雕有花纹外,余处几近裸身状态。

  参阅:2011年4月,辽宁省博物馆编“妙相庄严-辽宁省博物馆藏佛教造像精品集”封面。

  十二世纪末,由于受到伊斯兰势力的入侵,喜马拉雅地区,多国佛教势力渐趋势微甚至消亡,其时,繁盛的尼泊尔佛教艺术成为藏传佛教艺术造像的主要源泉。正如此尊,圆润的面庞、明显甜美的表情、粗壮的四肢、宽厚挺拔的身躯、写实细腻的手脚处理以及醇厚的鎏金工艺等,处处都透露出鲜明的尼泊尔造像风格,以及资助者的雄厚财力。虽原底座已失,个别处略有失金,仍无法掩盖其灿烂夺目的风采。

  Lot 2159

  清康熙

  铜鎏金绿度母

  H 37.3 cm

  著录:黄春和著,《金色如来:水月轩藏金铜佛像》,文物出版社,2013年,编号10。

  此件大尺寸绿度母像,是康熙朝作品,脸型瘦削秀气,与康熙后期及乾隆朝的造像大而方圆的脸型区别很大;杏核状双眼目视前方,而非细长柳叶状、俯视半阖的眼睑,这也与清中后期造像颇为不同,整体样貌审美更偏向藏地造像。躯体比例匀称,身形纤细却力道十足,姿态自然优雅。下承仰覆式莲座,瓣尖圆润饱满,挺拔有力,间隙较大。度母右足下,被层层叠叠仰莲瓣包裹的小莲台,亦刻画的精致漂亮。

  参阅:《天津市文物公司藏:金铜佛像》,文物出版社,清康熙 铜鎏金绿度母 H 58.5 cm。

  此尊绿度母较一般的随身佛像相比,尺寸更大,虽莲花瓣尖没有康熙朝造像具有代表性的卷云纹,但依据其厚重的胎体,以及面相、服饰、身姿动态、肉身泥金等细节皆遵循一定的仪轨,风格统一,可以判定为康熙朝的作品,收藏价值甚高。康熙早期造像,习惯将立体莲瓣满布台座一周,恰如本尊,时代越往后,台座背面的花瓣逐渐简略,逐渐变成一块如意云头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