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作为一家国际集团公司,旗下拥有全球拍卖业务,公司以让全球客户无束缚地观赏伟大的艺术品而引以为傲。如今可触及到全球艺术市场的每个角落:办事处遍布达5大洲8个国家,涵盖的收藏品超过50多种。并在世界主要城市设立办事处,广为搜罗各国艺术品,逐步形成了国际艺术品拍卖的格局和规范。旗下的公司专业从事境内外文化艺术品的展览、销售、拍卖。
Lot 43
清康熙
鎏金铜光明佛母坐像
高度:43cm
来源:法国重要私人珍藏,同一家族数代传承
估价:€200,000 - 400,000
光明佛母被视为黎明女神,带来的亮光消除业障,驱除黑暗、无知、恐惧、信众会于清晨时间向之祈祷。
细观此像头部,是三面造型,正面是寂静相、两边则分别是忿怒相和母猪头。看到此猪首外观,佛教艺术爱好者很自然会想起另外两位神祇 - 以猪为坐骑的摩利支天、以及同样有一面猪首的金刚亥母。
佛教源自印度,无论是信仰、传说、还是神祇故事,都与印度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根据不同的宗派学说,光明佛母、摩利支天、金刚亥母可能是其一位神祇,也可能是化身关系,而三者似乎都与印度教的猪首女神瓦拉西( Varahi)和太阳神苏利耶(Surya)关系匪浅。
上述这些神祇的共同之处,就是大都为「黎明」、「太阳」、「光明」的象征。
一如其他诸般神祇,光明佛母也有不同造型,例如是身骑猪上,乃至是乘坐由七头母猪拉动的战车。然而母猪此一肖像符号,始终不变。
八臂造型方面,主要的两臂合作手印,其余六臂分掌法器 - 高举两臂持的是太阳和月亮,最低两臂则是印章和金刚铃。至于中间两臂,猜测本身可能拿着金刚杵、套索、或弓箭等物。
在中国,光明佛母更加进入了道教体系,成为了「斗姥元君」(或斗母元君),意思为北斗众星之母,地位尊贵。所以同样外形的造像,究竟是光明佛母还是斗姥元君,也很视乎是安放在寺庙还是道观供奉。
今次这尊光明佛母断代康熙,行方专家认为有机会是「中正殿念经处」(专管宫中藏传佛教事务的清廷机关)出品。
坐像状况没有大问题,主要是底座曾被打开,装藏板已失。
Lot 82
清乾隆
古瓷图册页
设色纸本 册页两开
尺寸:56.5 x 44cm
铃印:
明嘉靖窑翠青瓶|古希天子、八征耄念之宝、松竹一庭道心、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读书依林静
明宣德窑霁红盘|落纸云烟、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古希天子、八征耄念之宝、天地一家春
来源:英国家族私人旧藏
估价:€50,000 - 70,000
虽然只是两页瓷器图册,但其实是珍罕而有趣的藏品,成交价或许能远超预期也未可知。可惜的是,两页图册都曾经在中间被横向割开,一分为二,以方便之前的藏家加装画框,像画作般挂赏,相信多少对价值有所影响。
清宫藏有许多「多宝格」,其实就是天子的「藏宝箱」或「玩具架」,用以收藏及陈设心爱艺术品,而乾隆是出了名的尤爱此道。
制作多宝格的同时,乾隆也会命人特别绘制画册,以记录多宝格上的诸般瓷器、青铜器等等,可以说是皇帝的「私玩图录」或「古代相集」。
今次上拍的瓷器图册,分别绘画及记录了两件明朝瓷器 -「宣德 霁红盘」与「嘉靖 翠青瓶」,正好反映乾隆帝的慕古品味。上面有许多大家熟悉的铃印,包括「古希天子」、「八征耄念之宝」、「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等等,可以借此推测图册是乾隆晚期所制。
同类的清帝珍藏册页,甚少在市场出现。如果藏家刚好收藏同类的明朝官窑瓷器,相信会更希望能胜出竞投,过一番天子把玩藏品的滋味。
Lot 184
清十八世纪
白玉带皮仿古夔龙纹璧
直径:10.7cm
估价:€20,000 - 30,000
清朝白玉璧,断代十八世纪,皮壳色泽与仿古主题相辅相成,别添雅趣。10.7cm的尺寸,也很适合身上戴着「养玉」。
夔龙常见于古代青铜器上,以张口、卷尾形象示人。古青铜器的饕餮纹饰,也经常由两头相顾而视的夔龙组成。
如果要严格分类,「夔龙」其实并非真正的龙。《山海经》如此形容夔龙:「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有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至于《说文解字》则对夔龙有如此解释:「夔,神魅也,如龙一足。」
不过若非学术研究层次,一般来说我们也会把夔龙归类为龙纹一种。
Lot 189
清乾隆
青白玉童子戏水洗
尺寸:12.6cm
来源:法国私人珍藏,现藏家父亲于1970年代入藏
估价:€15,000 - 25,000
非常可爱的青白玉水洗:缸中童子似在嬉水,又像在洗澡,年纪较长的一位把双手放在其头上,像是要替对方的眼睛挡住水花,又似是在戏弄他。
另一位童子则拿着如意,蹲在一旁,似在窃窃自喜。大童子旁边有一凳子,猫儿在上休息。整体造型奇趣讨喜,加上12.6cm的尺寸,也相当适合上手把玩。
Lot 140
清十八世纪
红釉粉彩折枝花卉纹梅瓶
高度:24cm
来源:欧洲及亚洲私人珍藏
估价:€7,000 - 10,000
梅瓶原为酒器,乃作储存梅酒之用。瓶颈细小,易于封存,配合瓶身曲线,方便美酒徐徐斟出。据文献记载,梅瓶亦可当花器,以之承载清瘦梅花,尤其合宜。
宋朝时期,不少窑口都喜欢烧制梅瓶,配以单色釉美学,端庄典雅。及此清朝,在带西洋风格的粉彩之下,梅瓶又加添了另一种面貌。
今次上拍的这件十八世纪梅瓶,粉彩绘折枝花卉,纹饰不似中国瓷器传统花卉纹般复杂,留白的空间比例尽显简约美学,加上24cm的高度以及红釉作地,更是玲珑讨喜。
据行方状况报告,此梅瓶品相大致良好,并无大问题。
Lot 132
清康熙
五彩龙凤呈祥纹碗
双圈六字楷书款
直径:13cm
来源:欧洲及亚洲私人珍藏
估价:€7,000 - 10,000
瓷绘五彩,始于元代,至明朝中、晚期已见完备。至大清康熙盛世,五彩工艺更上一层楼,一扫前朝只重色彩而不细究形貌的粗率画风,以绚丽的色彩、精湛的绘画,丰富的品类,与当时有名的青花瓷一争朝夕。
此五彩碗断代康熙,绘龙凤呈祥纹饰,13cm直径,圈足内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款。状况问题主要在碗口,有四处破损,最大的一处约0.7cm阔。
虽然品相未及完美,但如果能在估价范围内拿下此碗,必然是物超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