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司拥有众多善于此业经营管理的行业精英,迄今已成功举办20余场拍卖会,业务地域遍及纽约、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地。本公司以拍卖中国传世古董、宫廷遗珍、翡翠珠宝、现当代油画、近现代书画、古代书画等为主要拍卖项目。近年来,本公司将渠道展向全球,卓具名誉地搭建起国际型艺术品交易平台,促成海外文物高量回流。随着业务日益发展,
1、云集全球亿万富豪和大藏家,艺术品市场很活跃,市场规范,价格更好。
2、三强联手、精精诚合作——专场鉴赏交易会:专业、专注、全球发展,实力雄厚。
3、相对于销售环境完善的国际市场,国内艺术品行业太多。真的鉴定成假的,假的鉴定成天价的状况层出不穷。
4、国际鉴赏会是藏家藏品走出内地,走向国际的开始。国内的交易行有一种认为,就是国外征集来的东西比较好、靠谱。
以木石金铜摹写人物神貌,自古就是精工巧匠追求的雕刻境界。至明清时期,各类珍稀材料十分丰盈,工匠的雕刻技法也迅速进步,各式造像、瓷塑尤为精妙,素来为藏家所珍。
lot 31
明 铜鎏金大日如来佛
H:18.4cm,Wt:1974g
大日如来是佛教密宗至高无上的本尊,是密宗最高阶层的佛,为佛教密宗所尊奉最高神明。密宗所有佛和菩萨皆自大日如来所出,在金刚界和胎藏界的两部曼荼罗中,大日如来都是居于中央位置,他统率着全部佛和菩萨,是佛教密宗世界的根本佛。此尊大日如来法相庄严,头戴宝冠,双耳垂长。面相丰腴饱满,修眉与鼻胫相通,鼻梁挺直,长目微合眼睑,嘴角微翘,隐含笑意,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坦然与喜悦,展现出大彻大悟后的美妙神情与自在的境界。颈皱迭为三层,具有逼真的肌肤感。体态丰满,肩披天衣,右身袒露左肩披袈裟,衣缘内錾刻阴线花纹,下身着贴肤长裙,裙褶压于双腿之下,结跏趺坐。整尊佛像金水厚重,尊贵非凡,为明代汉地铜佛造像精品,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
lot 32
清 寿山石持经观音像
H:40.8cm
此件观音立像以寿山石为材,用材颇为硕大,通体呈均匀的牙白色,质地细润。观音顶高髻,披风帽,开相丰满圆润,柳眉垂目,神色温婉。此像衣袍飘然,观音一手持经卷,一手执念珠,亭亭而立,颇有遗世独立之感。
此尊观音像雕刻功法颇为纯熟,发丝、衣纹皆栩栩如生,尤其一身长衫上,以细线雕刻精致的如意云纹,实为精致巧作。拍品原配紫檀莲台底座,与润白的寿山石色形成对比,更显典雅精致。
lot 37
清早期 沉香观音像
H:17cm
整块沉香木琢刻成器,用料甚大。雕嶙峋奇石,观音游戏坐于石前莲台之上,两侧有童子侍立。观音披风帽,着罗裙,手执拂尘,开相宽阔端庄,容色祥和。两侧童子手执元宝,容貌憨态可掬,颇为生动。此尊观音像雕刻细腻,衣纹流畅如水,观音神态动作皆甚自如,显出悠然自得的独特气质,观音足下的莲瓣亦栩栩如生,颇具汉地造像的写实风格,且整器漆金装饰,实为案前佳陈。
此像原配紫檀随形木座,下出五足,上刻层叠山石,有苍松、梅菊、灵芝绕生其间,不仅随势承托器身,雕工刀法亦极细腻生动,更为整器增色不少。
lot 29
明 持经观音像
H:39.5cm(连座)
观音是印度梵语意译简称,全称「观世音」,又称「观自在」,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以慈悲着称,多年来受佛教信徒广泛崇信。此尊观音菩萨坐像通体鎏金,头戴宝冠,缯带于耳际上扬,髪髻高挽,余髪垂搭双肩。面庞圆润,双目垂俯,造像头部稍大,胸前佩饰璎珞,身着通肩式大衣,内着僧裙,衣纹分布匀称优美流畅,双手持经,双腿结跏趺端坐于紫檀莲花座上,莲瓣宽大肥厚。纵观此观音整体造型优美,工艺精湛,金水厚重饱满,品相极佳,时代特征鲜明,是典型的明代汉地精品造像。
lot 30
铜药师佛
H:30cm,Wt:4615g
药师佛是梵文中药师琉璃光如来的简称,与无量寿同样是以持名号念佛为众生祈愿的方便法门,佛经称念此可不入畜生道、地狱道和避免生老病死的苦难,并免除九种横死。此尊药师佛螺发规整,头顶半球形高肉髻,宽额丰颐,弯眉与鼻胫相连,相容寂静,神态内敛,双目微垂,左手结定印于脐前,右手扶膝以拇指、食指拈一药丸,全跏趺坐。身着袒右式袈裟,右肩覆搭衲衣边角,衣缘錾刻缠枝花卉,下着僧裙,衣褶流畅自然,线条柔美大方。本品形制硕大,工艺精湛,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拍品原配乌木底座。
lot 33
清康熙 铜鎏金文财神像
H:15.5cm,Wt:1177g
财神是中国民间供奉最广的神像之一,其形象有文武之分。民间的文财神形象来源甚为丰富,常见的有比干、范蠡等。因文财神一般着锦衣玉带,面色白净慈祥,常被视为吉祥喜庆的象征,多见于造像、年画等装饰陈设中。
此尊文财神像用材精纯,入手颇坠,表面施鎏金,颇显金灿。财神面相宽阔,双目微阖,垂耳长须,神色沉静安和。头戴官帽,挂玉带,正襟坐于宝座之上,身上衣纹自然流畅,长衫上装饰的莲纹亦雕地细腻清晰,颇见作器者的雕刻功力。
lot 25
明 哥釉罗汉像
L:19cm,H:28cm
此罗汉像采用瓷塑工艺制成,罗汉身披袈裟,盘一腿坐于山石上,双目圆睁,双耳垂肩,一手支颐,一手伸展膝上,神情似顿悟而大笑,眉宇间精气非凡。整件作品神态逼真,造型别致,工艺高超。罗汉皮肤露棕褐色铁泥胎,衣饰及山石座施哥釉,釉色温润,宝光内蕴,金丝铁线各具其神,深得宋人雅韵,禅意不尽,为明代仿宋哥釉造像之精品。配红木器座。
此式哥釉罗汉像在故宫可以见到同类藏品,可参见此尊嘉靖仿哥釉鸠摩罗什尊者,亦为铁泥模塑成像,施哥釉饰衣衫。两者在胎釉、罗汉造型神态方面皆甚相似,或为嘉靖景德镇官窑的同批作品,可相类比参照。
☉故宫参阅图
嘉靖仿哥釉鸠摩罗什尊者
高:13.2cm
lot 24
清中期 珊瑚红釉观音
L:13cm,H:17cm
造像头梳高髻,头披巾饰,细眉细目,呈自在坐姿。面目祥和文静,姿态幽雅静逸。右手自然垂落,搭于右腿之上,左手持经卷横置胸前,右足微露,衣纹线条流畅,正面施红釉,衣衫纹理及人物皮肤施描金,像底亦施青釉,可见作器之精致入微。此观音坐像坐姿稳妥,气度不凡,釉色均匀光润,搭配描金,给人一种宁静安详,超然世外的感觉,为瓷塑造像佳作。
lot 23
清康熙 素三彩天王像
L:14cm,H:28cm
素三彩始于明成化年间,是在未上釉的涩胚上,施黄、绿、茄紫三色低温彩釉烧成,因其色彩素雅,至康熙年间尤受欢迎,尤其各式素三彩塑像,更是栩栩如生。
此座天王像,头戴宝冠,有龙盘于左臂,足蹬长靴。战袍以素三彩装饰,釉色鲜艳明亮,流淌自然,其上绘以花卉祥云纹,鳞甲排列整齐,清晰可数。铠甲笔触精工细致,使其威武勇猛之形象跃然而出,整个造型立体十足,工艺精湛。天王俑源于佛教的护法神,佛教传入中原后逐步汉化,护法神的形象逐渐演化为武士形象,被赋予了驱鬼辟邪的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