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克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藏品天价成交

名称:布洛克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藏品天价成交

供应商: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价格:面议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1号

手机:19102030840

联系人:林家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160973022

更新时间:2024-12-03

发布者IP:117.61.105.187

详细说明

  雍乾之際,清朝皇室對永宣窯器的推崇致使摹古之風盛行,御窯廠承命竭力摹製,尤以雍正後期乾隆早期最甚。於瓷器一項,上古青銅、趙宋名器、永宣二窯,乃至成化嘉靖,皆有所借鑒,同時卻不拘於純粹摹制。

  清代青花雋品往往恭照帝王欽定瓷器之樣式,追仿永宣之紋飾,並結合時人之巧思化裁而成。在紋飾題材和描繪技法方面極力追求永宣瓷器的效果。所製之器往往發色幽潔雅靚,筆觸點染之間,復現永宣青花蒼健之美,肇啟清代御瓷藝術之巔峰。

  清乾隆 御製青花釉裡紅雲龍紋大天球瓶

  「大清乾隆年製」款

  高48.1cm

  HKD 56,640,000

  天球瓶造型源自伊斯蘭世界的西亞金屬器,是明永樂、宣德時期景德鎮窯的創新器形,多以青花裝飾。此瓶直頸粗壯,腹部渾圓,圈足。口沿繪海水紋,外壁以青花、釉裡紅繪雲龍出海,足脛部繪海浪翻滾。外底署青花篆書「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款。頸及腹部通體滿繪雲龍圖案,青花繪雲氣翻卷,洶湧澎湃;釉裡紅繪一蒼龍於雲氣中騰躍,口齒怒張,鬚髮披散,氣勢磅礡,右前爪前伸追逐前方的火珠,肌肉鼓脹,龍爪為三趾,皆鋒利尖銳,氣勢撼人。其身形於雲氣中時隱時現,將飛龍在天的靈動體現得淋漓盡致。

  此瓶借鑒清代順治時期經常使用的「龍身在雲中三現」的表現形式,龍身只露出三段,其它部分被浮雲遮掩,故稱「一身三現」,確有「雲從龍」之感。卷雲紋刻劃細緻,畫面寫實。青花發色幽藍,沈靜典雅,礬紅彩亮麗純正,色彩對比和諧悅目。畫藝高超,將祥雲間騰躍的巨龍描繪得極為威武生動,有如飛龍在天的皇家威儀,鋒利的三趾龍爪尤為引人注目,此式龍紋常見於唐、宋、元工藝美術,清代則極為罕見,此時官窯幾乎都為模式化的五爪龍,考其緣由,當是本品以陳容畫作為粉本,是一件獨特的「畫意」御瓷。

  本品以瓷胎為紙,鈷藍、銅紅為墨,所繪雲龍紋飾構圖繁複細膩,青花濃淡相宜,渲染有度,真有「墨分五彩」之神妙;釉裡紅沉著厚重,白描與平塗相結合,筆法精妙,色澤層次分明,不見渾濁、浸漫。青花和釉裡紅是兩種不同的呈色劑,鈷與銅燒成的溫度和氣氛要求不同,燒製難度極大,因作工藝繁雜複而苛刻,自永宣後少有成器者,雍正推崇永宣御器,故御窯廠大力摹造,即便如此,觀有清一代青花釉裡紅品,青花濃重時則釉裡紅發色暗淡,釉裡紅鮮豔時則青花灰暗,兩全其美者,百中不見一二,曆為榷陶者所傷神,而本品之青花與釉裡紅均鮮妍欲滴,恰到好處,益見其難能可貴。

  清乾隆 青花釉裡紅海水龍紋抱月瓶

  「大清乾隆年製」款

  高38.7cm

  HKD 33,040,000

  本品造型優雅雋秀,直口短頸,左右附飾二耳,玲瓏別致,釉質溫潤瑩白,器身前後均繪飾立龍海水紋,以青花繪祥雲與浪濤,層次清晰,尤見浪濤動感強烈,以釉裡紅繪畫正面立龍,巧綴青花點睛,其雄碩遒勁,威儀橫貫,氣奪千里。所施釉裡紅一色妍麗,發色於市場流通中為極上品,含蓄之美宛如佳人初醉,與青花明快鮮亮之色,相互輝映。底書「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書款。

  此式扁瓶系受西亞文化啟迪而出現的器形,肇始流行於永宣時期,後雍正、乾隆二朝御瓷對其均有摹製與化裁,在清宮的正式名稱為馬掛瓶。其形典雅尊貴,透出皇家獨有的氣派,深為乾隆皇帝垂青。乾隆朝關於馬掛瓶燒製的最早記錄是在乾隆二年。據《乾隆二年內務府造辦處活計檔》之「記事檔」載,乾隆二年十月十三日,乾隆皇帝諭旨江西御窯廠要仿燒一批名窯古瓷,其中就專門吩咐唐英「再將小些寶月瓶、馬掛瓶各樣釉水花樣燒造。」往後的檔案尚見,乾隆三年五月初六日的「五彩馬掛瓶」和乾隆三年六月二十五日的「宣窯青花放大馬掛瓶」等燒造記載。

  運用釉裡紅裝飾馬掛瓶是乾隆朝的一項創新,充分反映了乾隆皇帝對馬掛瓶的作尤為留心,據《唐英奏摺六十二號》記載:「欽遵奴才看明釉色,祗領紙`樣,恭捧到關,即遵旨揀選古瓷、畫樣內好者數種,一併交窯廠協造葆廣等敬謹燒造,並諭俱造釉裡紅顏色務要花紋清真,釉水肥潤,顏色鮮明。俟造得時奴才揀選送京恭呈御覽。」對比檔案和傳世實物,清檔所載「青雲白地釉裡紅馬掛瓶」所見式樣有二:一為直口,器形圓碩,繪釉裡紅正面立龍;一為撇口,器形修長挺拔,繪飾釉裡紅側面立龍。本品屬前者式樣。在清宮日常生活中,此瓶既可作為典雅的陳設瓷器,亦屬上品花器,供插花之用,一如清宮舊藏《嘉慶行樂圖》所繪釉裡紅扁壺,置於庭院案桌之上,插以春花二枝,逸致畢現。

  清乾隆 青花八仙賀壽雙耳尊

  「大清乾隆年製」款

  高35.5cm

  雍乾之際,社會審美時尚是以皇家的藝術品味為中心,在宮廷造辦諸藝百工所設計作的各式陳設中,表現皇室宗教信仰的器物當為一大宗,如此件出自景德鎮御窯廠的青花八仙尊即是一件反映彼時宮廷對道教尊崇的佳作。其造型當自上古青銅壺化裁而來,上窄下寬,恢弘穩健,氣派大方,頸部設雙鏤空螭龍形耳,龍身自上而下回首作攀附狀,身形矯健靈動。器身腹部斜直,外壁廣闊,最宜瓷畫,口沿和足沿分繪一周纏枝靈芝和回紋,腹部所繪八仙踏雲行於海上,周圍流雲旖旎,祥蝠飛舞,海面浪濤翻滾,嶙峋壽石矗立其間,靈芝、壽桃等仙草瑞果自石上生出。眾仙神情精妙,仙風道骨盡顯無遺。

  通體施釉滋潤晶瑩,青花發色明快沉穩,幾無可挑剔之處,將盡善盡美的官窯法度體現的淋漓盡致。尊底青花書“大清乾隆年製”篆書方章款,筆力勁健,筆法獨特,再聯繫其精美的鏤空螭龍耳和氣韻殊常的瓷繪風格可知,此尊當為唐英榷陶珠山御窯廠之“唐窯”御物。

  清乾隆 青花折枝花果紋六方大瓶

  款識:「大清乾隆年製」青花六字三行篆書款

  高66.5cm

  HKD 14,160,000

  此瓶器型恢宏俊偉,釉質溫潤細白,青花蒼翠欲滴,紋飾以肩為界,上部繪折枝花卉紋,下部繪折枝佛手、石榴、壽桃等紋,寓以「福祿壽」三多之意。所繪諸種祥花瑞果,俊秀豔麗,雍榮華貴。圈足內牆陡直,足端寬平,底書「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書款。

  六方瓶器形首創於雍正,盛於乾隆,見有青花、粉彩及單色釉品種。方器燒製難度大於圓器,本瓶為六方形,且器形巨大,因此燒造難度更甚。乾隆帝好古成癖,並強調采古博今,這種審美取向在瓷器上體現的尤為明顯。本器在紋飾題材和描繪技法方面極力追求永宣瓷器的效果,其青花發色濃豔,筆觸點染之間,盡現永宣青花蒼健之美,主題紋飾亦採用明初所流行的折枝花果紋,石榴、壽桃等瑞果搭配秋菊、牡丹等鮮花,極盡雍容華貴之態。

  其形為六方,高盈二尺,更是方器中少見之巨作,成型需要將坯泥成片狀粘接而成,作工藝較圓器複雜,而燒造當中更易疵裂變形。明王世懋《窺天外乘》記:「蓋窯器圓者,旋之立就,倏忽若神。獨方物即至小,亦須手撚而成,最難完整,供御大率十不能一二,餘皆置之無用。」此器周正端莊,正是唐窯燒造技術水準高超的反映。

  此器在紋飾繪畫方面和青花料的配上都努力摹仿永宣時期的效果,重重點染刻意追求蒼健深沉的宣青之美,彰顯著當時社會摹古之風對宣窯的推崇,主題紋飾的各式祥花瑞果亦是以宣窯為範,略加化裁。紋飾佈局獨見匠心。西洋巴羅克式卷草紋是雍正青花御瓷開始流行使用的裝飾題材,在傳世品中能找到不少實例,在乾隆初年仍然沿襲,一脈相傳。因此,中國傳統題材與西方當時極為流行的藝術風潮——兩個不同體系的美學因素在此得到一次完美無暇的融合,乾隆皇帝以自己的品味追求成就了那個時代文明交流的盛事。

  清雍正 青花如意耳荔枝紋抱月瓶

  高26.5cm

  HKD 14,160,000

  雍正青花選料精細,工藝嚴格,「參古今之式,匯以新意,備儲巧妙」,成就非凡,有「明看成化,清看雍正」之說。永宣青花的「蒼妍雄渾」之品格最得雍正青睞,此器著意不落款,令人極難分辨,是媲美前代之佳作。本瓶器型端莊雋秀,壺細口,直頸,扁圓形腹,橢圓形圈足,平砂底無釉,釉汁勻淨淡雅,細膩瑩潤。肩部飾對稱的如意形雙耳,許之衡稱為「口際飄雙帶」。口沿青花花紋裝飾,頸飾蕉葉紋,肩與底部皆繪海水紋,主題紋飾的折枝荔枝亦是以永窯為範,諧音「利吉」。本品為雍正御窯摹古永樂青花之卓越代表,其所摹之祖本可參見大英博物館典藏永樂青花荔枝圖扁壺,著錄於《Ming Ceramics》,J.Harrison Hall,頁109,編號3:20。整器佈局疏朗清新,筆觸細膩,勾繪舒展流暢,靜雅可賞。

  清雍正 青花花果瓜藤紋大盤

  款識:「大清雍正年製」青花六字雙行雙圈楷書款

  高9.5cm;直徑45.5cm

  HKD 8,260,000

  雍正本朝明初永宣青花瓷器大氣磅礴,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清代雍乾兩朝均有仿。據《清宮造辦處活計清檔》記載,雍正、乾隆皇帝曾多次下旨命令燒造仿永宣青花瓷器。拍品器形、紋飾均仿自明永樂時期同類器,而尺寸較明代尤大,故宮博物院亦藏有相同尺寸、相似畫意之雍正青花大盤(參見《故宮博物院藏明初青花瓷》下冊,頁374、375,圖201)。香港天民樓、雲海閣、徐氏藝術館和臺灣鴻禧美術館皆藏有尺寸、紋飾皆相近的雍正青花大盤,可資比較、參考。

  拍品盤形碩大規整,通體以青花為飾,外壁繪青花折枝花果紋,折沿飾海水江牙紋一周,盤心主體紋飾繪纏枝瓜藤圖,瓜蔓捲曲,果實飽滿,內壁飾纏枝四季花卉紋,四季花卉環抱盤心,寓意「四時報喜」。大盤胎質純淨細膩,青花局部以重筆點染,以追摹永宣「蘇麻離青」的效果,而整體發色清新雅致,則彰顯了雍正朝瓷器特有的柔美氣息。此盤有繼承,有發揚,有創新,且形製碩大,成型不易,作精細,保存至今,實為難得的雍正朝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