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司是一个集艺术品鉴定、展览、及推广的综合性平台,主要业务范围含括:字画、玉器、瓷器、杂项等各类艺术品,公司主要以藏品的鉴定、展览、展销服务为经营重点,每年定期在新加坡、香港、中国地区、江苏等地举行大型艺术品交流活动。
业务分类:根据品类不同、分别开设以下业务部门:古董瓷器珍玩部、古玩玉器珍玩部、中国近现代书画部、币佛像铜镜部、欧洲及国际征集联络部、
本公司立足于国内外文化艺术品展览推广组织服务,是一家综合文化艺术企业展览组织、艺术家推介宣传、艺术品配置交流等服务于一体的国际化文化传播企业。公司坚持“开放合作、携手共进”的原则,以“专业、专心、创新、多赢”为发展之本,搭建文化艺术与创新开放、科技引领相结合的发展平台,为文化艺术企业、艺术家和收藏爱好者提供完善的宣传推广、收藏引导、艺术配置等一站式服务,实现合作共赢、成果同享的企业成长目标。
翦淞閣今秋再度和北京保利攜手合作,隆重推出:「閑居受用:翦淞閣精選文房名品」專場。專場雅稱「閑居受用」采自南宋趙希鵠《洞天清祿集》序:「吾輩自有樂地,悅目初不在色;盈耳初不在聲。嘗見前輩諸老先生多蓄法書、名畫、古琴、舊硯,良以是也。明窗淨几羅列,布置篆香居中,佳客玉立相映。時取古人妙跡,以觀鳥篆蝸書,奇峰遠水。摩娑鐘鼎,親見商周。端硯涌岩泉,焦桐鳴玉佩,不知身居人世,所謂受用清福,孰有踰此者乎?」是次即以文人閑居生活受用之香具、茶具、文具為題,精選文房清供如硯台、筆尊、筆屏、書燈、畫具、硯山、鳥籠、暖爐、花盆、印章、臂擱、竹刻扇骨乃至明代香具之爐瓶盒與香筒及黃花梨制器等,其中包括江千里、邵文右、周尚均、楊季初、蔡時敏等工藝美術名家,乃至清末民初畫家任伯年、竹刻大師金西厓、畫家唐雲等,具為其流傳有序且珍罕難得的文房清供與藝術精品。
5501
近 關良畫 樂泉生制
徐勇良刻 紫砂百納壺
1985年
出版
《壺錦續集》(香港:錦鋒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水禾田編集,1989),頁299。
釋文
「乙丑(1985)關良。」刻款
「樂」、「樂泉生」印款
尺寸
長13.6cm 寬11cm 高10.1cm 重293g
RMB 60,000-80,000
當代紫砂名家樂泉生制百衲壺,作瓜梨壺形,壺紐如蒂,飽滿圓實而挺拔有神,觸手溫潤,壺身寶光煜煜,披飾有赭、黃、褐等深淺色泥,星羅斑駁似百衲僧衣,衲謂補綴,百言其多,因以為壺名。壺身人物像為畫家關良繪戲曲人物並款識,雕塑名家徐勇良鐫刻之。此人物袒胸露腹,怒目圓睜,右腳抬起,左足力蹬在地,右手猛力下揮,左手高高舉起,如銅缽般的拳頭,正要作勢動武,是為《水滸傳》及戲曲人物中的天孤星花和尚魯智深。人物輪廓鐫以深鏤,在陷地淺刻之中,陰、陽刻淺鏤間雜,施以精細刮磨與糙地刀痕,以突顯人體結構、體量以及筆墨質感,益顯關良人物稚拙誇張、神出像外的藝術表現效果。
5502
清 黃士陵刻
老潛長壽雞血石印
來源
張充和團藏
釋文
「老潛長壽」印文
「穆甫仿漢官印於西子湖頭」印側刻款
「老潛長壽。穆甫」印盒題籤
「充和」白文印
尺寸
長2cm 寬2cm 高6.3cm 重57g
RMB 60,000-80,000
雞血石印,艷麗鮮紅若硃砂,光澤瑩透如美玉,為近代篆印名家黃士陵鐵筆所鐫,張充和舊藏。印文:「老潛長壽」;側款:「穆甫仿漢官印於西子湖頭」,取法漢印,方圓相參,樸拙秀雅,寓險絕於平正,峭拔而雄深。此印為名作家、書法家張充和庋藏,並為印盒親署題籤,益可珍也。
5507
明-清 追遵秦漢媲美商周
沖耳式銅香爐
釋文
「追遵秦漢,媲美商周」減地陽文篆書鏨款
尺寸
長13cm 寬13cm 高7.3cm 重1107g
RMB 600,000-800,000
銅爐款識,或用年號,或用姓氏別名,或用齋室之名,俱為常見。文如閑章,曠逸可喜,實少有。然此爐卻以「追遵秦漢媲美商周」為款識,蓋深以宣爐之精鑄良造自負,以其品質邁今追古,堪與古代鼎彝比肩者。明張岱(1597~約1684)《陶庵夢憶》:「香爐貴適用,尤貴耐火。三代青綠,見火即敗壞,哥汝窯亦如之。便用便火,莫如宣爐。」
「明-清 追遵秦漢媲美商周沖耳式銅香爐」,沖耳乳足式,藏經紙色。其色皮潤厚,隱亮含光;其體雄骨堅,入手沉篤。唇邊外敞,鼓腹圜收,爐底隆起三乳足,宛若自然生成;口沿聳立衝天耳,圓健有力,適與爐身渾然一體。爐底鏨鐫長方框二行八字:「追遵秦漢媲美商周」篆書款識,字體橫直方折,刀筆遒勁雄強,頗具漢印神韻。
5508
明-清 癸卯氏
沖耳式銅香爐
萬曆三十一年(1603)或康熙二年(1663)
釋文
「癸卯越九儀俞氏珍玩」減地陽文篆書鏨款
尺寸
長15cm 寬9cm 高15cm 重1804g
RMB 800,000-1,200,000
沖耳乳足爐乃宣爐系統中的經典樣式,多脫胎於古代青銅鼎彝,或取法宋代瓷器雙耳三足爐的造型,以遺貌取神,追求線條簡潔流暢,備受崇古、好古的歷代賞鑒家所鍾愛。
「明-清 癸卯俞氏沖耳式銅香爐」,沖耳乳足式,藏經紙色。其色皮潤厚,隱亮含光;其體雄骨堅,入手沉甸。唇邊外敞,鼓腹圜收,爐底隆起三乳足,宛若自然生成;口沿聳立衝天耳,圓健有力,適與爐身渾然一體。爐底鏨鐫方框三行九字「癸卯越九儀俞氏珍玩」篆書款識,字體橫直方折,刀筆遒勁雄強,頗具漢印神韻。癸卯干支紀年,推算為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或清康熙二年(1663)。
←請左右滑動瀏覽→
5512
近 金西厓刻 金拱北畫
蜘蛛蜻蜓圖扇骨
1944年
來源
金怡怡團藏
出版
《金西厓竹刻作品目錄》手稿本,無頁碼,扇骨第295號。
《竹刻》(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王世襄編着,1991),頁55。
《刻竹小言》(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金西厓着,王世襄編,2003),頁287。
釋文
「西厓刻」
「西厓」印款
尺寸
長20.5cm 寬2cm 高1.7cm 重21g
RMB 100,000-200,000
扇骨為金拱北畫,金西厓鐵筆精鐫,扇骨一面刻蜘蛛竹枝,另面鏤蜻蜓水草,俱極精絕巧妙,洵為當代書法家暨文物鑒賞名家啟功(1912〜2005)譽稱為「刀痕之細,並不壯於真絲」、「穿楊貫虱之精」的竹刻絕品。1944年刻成,著錄於手稿本《金西厓竹刻作品目錄》扇骨第295號:「白竹五八十六。拱畫蜘蛛竹枝,又畫蜻蜓水草,陰文淺刻。初七日刻成。贈怡姊生日。」上款人怡姊即金怡怡,為金西厓二姊。
扇骨一面刻竹枝之上,蛛網懸垂一隻蜘蛛,另面則刻一隻蜻蜓佇於竿頭,竹竿立於池塘的水草間,有「喜從天降」、「竹報平安」、「青雲直上」以及「百尺竿頭」等吉祥寓意。構圖奇絕巧妙,尤其上下畫面的布局安排呈現有趣之對比。上端現蛛網一隅,一隻蜘蛛自網上筆直懸垂而下;下端則一竹枝橫斜而出。扇骨另一面則刻有水草,其上立起一繫繩竹竿,一隻蜻蜓停佇於竹竿頂端。竹葉、蜘蛛、蜻蜓纖翼、竹葉、水草等皆作淺刻毛雕,質感逼真;竹枝、蛛網等輪廓線條則進刀深鏤刻出,尤以下懸蛛絲筆直一線,刀痕細若毫芒、左右均齊、毫無偏倚,益見金西厓進刀爽利、嫻熟精準之絕技。曾為金西厓《刻竹小言》一書之書名題籤的書法暨文物鑒賞名家--啟功曾對金西厓此一猶如「穿楊貫虱」的絕技有高度的讚譽:
「功嘗見所刻蛛懸網下一絲,直委其絲,斜斷竹皮,初不藉竹絲之勢,至其刀痕之細,並不壯於真絲;且兩側着刀,竹皮剔去,一線左右均齊,毫無踦重,此何殊穿楊貫虱之精也。然於濃皴大點又復大刀闊斧,如見濕墨淋漓。此豈尋常雕蟲之技所可日月而語者哉。」扇骨作蜻蜓、蜘蛛兩股,一佇竿頭,一懸垂絲;一景稍遠,一近咫尺;一據上下,一作集中,種種不同,備見畫者巧思與用心變化,惟細入毫芒、大刀闊斧,墨意筆趣,皆能刃而出之,端賴於刻者之運刀矣。畫刻俱精絕,洵見璧合珠聯之妙。
←請左右滑動瀏覽→
5515
近 金西厓刻
金拱北畫竹 溥心畬行書扇骨
1944年
來源
劉培余團藏
出版
1.《金西厓竹刻作品目錄》手稿本,無頁碼,扇骨第291號。
2.《竹刻》(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王世襄編着,1991),頁55。
3.《刻竹小言》(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金西厓着,王世襄編,2003),頁287。
釋文
「餘霞寒樹已無蟬,是誰家,晚風庭院。雁橫黃葉渡人怨。碧雲天,秋色里,夕陽岸。北新水令題畫。溥儒。」、「西厓刻」
尺寸
長32cm 寬2.5cm 高2cm 重45g
RMB 300,000-400,000
扇骨為金拱北畫竹、溥心畬行書北新水令題畫,金西厓竹刻精品,著錄於手稿本《金西厓竹刻作品目錄》扇骨第291號:「白竹九O十六。溥心畬行書,陰文。拱北畫竹,陰文淺刻。閏四月初五日刻成。贈培余。」上款人培余,即海上富商劉承本(1900~1993),字培余,出身浙江南潯望族劉氏,行五,為著名藏書家劉承干胞弟,庋藏時賢書畫甚富。
扇骨一面刻金拱北所畫修竹,一挺直不屈,一斜岔側欹,如有扶搖直上之勢,竹葉簇簇羅迭,錯落有致,構圖疏朗有致,形成巧妙平衡。枝葉的向背紛披、俯仰疏密與前後虛實之關係,亦恰到好處。竹節、竹枝以深鏤而成,竹身與竹葉則用淺刻出之,寫竹筆意貫穿、濃淡相宜,得見竹枝柔韌、竹葉爽利,一派清逸洒脫的氣息,咫尺間自然流露。扇骨另一面鐫有溥心畬北新水令題畫詞一闋並款識:
「餘霞寒樹已無蟬,是誰家,晚風庭院。雁橫黃葉渡人怨。碧雲天,秋色里,夕陽岸。北新水令題畫。溥儒。」
溥儒書風秀逸酣暢、瀟洒自然,用筆輕重疾徐,富於起伏頓挫之變化;金西厓尤能深得行篆精蘊,以刀筆交融,故能臻其神極也。
←請左右滑動瀏覽→
5516
近 金西厓刻 金拱北畫鍾馗
羅振玉篆書 褚松窗題字扇骨
1928年
來源
金西厓舊藏
出版
《金西厓竹刻作品目錄》手稿本,無頁碼,扇骨第111號。
《竹刻》(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王世襄編着,1991),頁47。
《刻竹小言》(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金西厓着,王世襄編,2003),頁270-271。
《湖社月刊》上冊(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據原刊重排編印,2005),總456頁。
釋文
「此北廔先生卒前數日所畫也。哲弟西厓撫手跡之猶存,痛鴒原之永隔,因手自鐫刻,屬余書於上方以為紀念。丁卯(1927)夏。松窗。」刻銘並款識
「隹鄀正二月初吉乙丑。上鄀公敄人作尊簋。用享孝於氒(厥)皇且於氒(厥)皇考。用丐眉壽。萬年無疆。子子孫孫永寶用享。鄀公敦文字雄奇為兄墨瀋淋漓。羅振玉記。」金文刻銘並款識
「拱北」、「松窗」印款
尺寸
長33.5cm 寬2.3cm 高2.6cm 重59g
RMB 300,000-400,000
扇骨為金拱北畫鍾馗,金石學者羅振玉、篆刻名家褚德彝題字,為近代竹刻大師金西厓之銘心絕品,緣此鍾馗像為其兄金拱北於1926年辭世前數日所繪成,西厓撫其手跡之猶存,痛鴒原之永隔,因手自鐫刻,並囑友人褚德彝題字以紀念之,為金西厓所自藏而傳世,為其竹刻扇骨作品中獨一無二、深具紀念意義者。拓片曾刊載於《湖社月刊》,著錄於手稿本《金西厓竹刻作品目錄》扇骨第111號:「舊竹九四十四。羅貞北書篆字,陰文,丁卯夏(1927)閏四月廿一日。拱畫鍾馗褚松窗題字,陰文淺刻,戊辰(1928)二月初八日。辛卯(1951)二月初四日加刻松窗二字印。已裝。(拓片見於湖社月刊中)。」
扇骨一面刻金北樓所繪鍾馗像,簡筆為之,主角鍾馗位於畫面下方,其身軀以一近於橢圓形的衣袍輪廓呈現,鍾馗背對觀者,頭頂軟帽,手持笏板,主要的衣袍線條圓潤流暢,俱以進刀深鏤之,余作淺刻,寥寥數筆,即盡寫鍾馗雄武矯健之形、軒昂氣慨之姿,神完意足,極見刀筆功力。上款為褚德彝行楷書,為金西厓紀念其兄金北樓辭世所題:「此北廔先生卒前數日所畫也。哲弟西厓撫手跡之猶存,痛鴒原之永隔,因手自鐫刻,屬余書於上方以為紀念。」其書宗褚遂良,帶漢隸之筆意,秀雅疏逸,風骨清朗。扇骨另面為羅振玉所寫春秋早期青銅器「鄀公敦」之篆書銘文:「隹鄀正二月初吉乙丑。上鄀公敄人作尊簋。用享孝於氒(厥)皇且於氒(厥)皇考。用丐眉壽。萬年無疆。子子孫孫永寶用享。」此器為春秋早期青銅器,羅振玉《俑廬日札》嘗提及此器,舉為青銅器中「銘文反書」顯著之例:「古器文字,間有反書者,然一器中或偶見一兩字一二字者。惟《鄀公》二器,一正書,一反書。全文四十六字中,其不作反書者僅三字,此在金文中最罕見。」西厓刻工精妙,深得書者神韻,尤以波磔刀口快利而字底圓熟,甚見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