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京国立拍卖有限公司驻华征集处

名称:日本东京国立拍卖有限公司驻华征集处

供应商: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价格:面议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1号

手机:19102030840

联系人:林家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150380348

更新时间:2024-10-13

发布者IP:117.61.114.171

详细说明

  随着本公司第二个五年发展战略的实施,肩负着“让中国的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的文化走进中国”也加快了国际化的步伐,公司搭建覆盖全球的艺术品在线交易平台,网罗五大洲优质的买家资源,同时预计在公司将在美国纽约创建一个面向国际市场的中国香港艺术品展览交易中心,届时,公司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全球艺术投资的翘楚之地。

  本公司是一家集艺术品拍卖、鉴定、评估、展览、交易等服务为一体的大型艺术品综合服务公司。

  本公司专注艺术品拍卖、艺术品交易、艺术品展览销售、艺术品寄售、艺术品电子商务、艺术品置换、艺术品鉴定评估、高端客户资源共享,艺术品商业推广、专家鉴赏讲座、艺术品广告包装、近现代艺术家包装推广、国内行业大型展览活动策划。本公司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诚信、守信、共赢为本。以繁荣中国艺术品市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为使命,旨在提高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公司致力于通过自身的资源优势、以展会、在线展览、平台资源分享等方式、化藏家的藏品价值、并且将宣传、服务、共赢的态度贯彻到底,我们坚定不移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为广大收藏者提供一个国际化的服务平台!

  1:市场专员免费提供实时准确的市场价格评估!

  2:东南亚、国内、国际市场为您藏品提供优越的联动调研!买家实力雄厚,竞价激烈!

  3:程度宣传,帮您高价快速出手藏品!

  4:积蓄全球购买力,买家客户遍布东南亚、欧美、澳洲,高端客户,帮您将藏品卖给出价的人!

  3523

  石 涛(1642-1708) 山水册

  册页(八开十六页) 水墨纸本

  出版:

  1.《艺苑掇英》第七十五期,第20-25页,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

  2.《书画研究》第九期,第138-141页,湖北美术出版社,2015年。

  3.《石涛研究》,第447页,朱良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

  著录:

  1.《石涛》,第263-264页,陈国平,广西美术出版社,2014年。

  2.《传世石涛款作品真伪考》,第1042页,朱良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

  说明:程京萼对题。程京萼(清),字韦华,号祓斋,又号抱犊翁,晚号韡老,徽州歙县人,居南京,往来于扬州。经学家程廷祚之父。性耿介,不求闻达。能诗工书,行草雄伟,颇有时誉。是石涛朋友圈中的一位重要人物,石涛初识八大,便是通过程京萼介绍的。

  SHI TAO album of landscape

  Album; ink on paper

  17.1×12.1 cm.×8 6 3/4×4 3/4 in.×8 约0.2平尺(每幅)

  RMB: 22,000,000-32,000,000

  诗书丹青知己友 笔端纵横云与烟

  ──读石涛《山水册》

  《山水册》为石涛作画,其友程京萼对题,裱功精良,曾经梓溪刘氏孝谷珍藏。本册有石涛落款“辛酉夏日同髯农、永靖坐一枝阁漫涂”,辛酉为康熙二十年(1681),是年石涛四十岁。石涛在康熙十七年(1678)间初次来到南京,后又返回宣州,期间往返二地,于康熙十九年(1680)春日,石涛最终决定并动身搬至南京。梅清在《瞿山诗略》卷二十一收录有诗《送石涛暂还白下,兼致喝师》:“何地堪投足,东西南北人。风萍原不系,海鹤固难驯。墨泼云千嶂,瓢悬雨一春。金陵栖定出,双锡是天亲。”可知此时石涛决定暂时“栖定”至金陵,诗题中的“白下”亦为今日南京古称。李驎《大涤子传》载:“孤身至秦淮,养疾长干寺山上”,长干寺即现南京大报恩寺,大报恩寺的历史从孙吴开始,历经各朝,有过长干寺、天禧寺等名字,北宋王安石曾经在南京出任江宁知府,亦曾有诗《长干寺》。《大涤子传》又载:“危坐一龛,龛南向,自题曰‘壁立一枝’。”可知此时石涛来到南京后便定居于本册中落款所题“一枝阁”中。

  本册石涛共绘八开。石涛善绘小景小册,很多重要作品均以此形制流传。全册八开画面构图无一相同,或全景场面宏阔,或局部特写,构图新奇,通册以石涛擅用湿墨笔法氤氲而出,兼以枯笔,或绘古木,或绘山脊房屋,来形成笔墨干湿的相互相应,浓淡兼施,通过水墨的渗化和笔墨融合来体现空间感。足可体现石涛其艺术造诣之高。其第三开自题“观志山作书由此”,及落款题“辛酉夏日同髯农、永靖坐一枝阁漫涂”,志山、髯农为其友田林,道光年间《上元县志》载:“田林,字志山,美髯,自号髯农。工篆籀,能诗。”石涛与其交往甚深,是为知己。北京故宫博物馆藏石涛《书画卷》、上海博物馆藏石涛《秋声图卷》同是作于此年(1681),亦在自题中提及其好友田林,可见二位在此时往来颇多。永靖为其友李永靖,为金陵诗僧,与石涛友好,同为木陈道忞传人。

  册页八开于画左侧,均有程京萼对题诗文。今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石涛《山水册》六开,亦为石涛与程京萼对画对题。程京萼,活动于康熙年间,与田林同为江苏上元人,字韦华,号祓斋、韡老、抱犊,经学家程廷祚之父。清代包世臣着《艺舟双楫》评京萼行书为逸品。清代梁巘《论书帖》评:“程韦华得执笔法,学山谷空灵瘦硬,然结体倾斜,亦未成家。”程京萼与八大山人亦相交甚好,二人相识于康熙三十年(1691)前后,其子程廷祚着《清溪集》卷十二中《先府君行状》篇载曰:“王母殆,始为江汉之游……率常往来广陵,以卖字为业。”程京萼是在此时前后与八大相识,后牵线石涛八大二人相识。

  《山水册》为石涛在金陵前期重要作品之一,笔墨神妙体现其超高的艺术水准,亦为在研究石涛此时期交友往来提供了重要史料。

  3522

  石 涛(1642-1708) 佛教故事

  立轴 水墨纸本

  题签:石涛早期佛教故事人物无上神品。铁石山人鉴题。钤印:铁石

  题盒:石涛上人佛教故事神品。癸巳春,长风堂徐建融题。钤印:徐孺、建融

  题识:画为友万先生道长博正,粤山石涛济。

  钤印:原济、石涛、前有龙眠济

  裱边:

  1.鄞州铁石山人三叩鉴而拜题。钤印:铁石

  2.癸巳,长风堂徐建融观题。钤印:徐孺、建融

  鉴藏印:王二郎、惕安珍赏、惕安、曾藏王惕安处、芑孙审定、震泽、旧时月色

  出版:《书画研究8》,第135页,湖北美术出版社,2014年。

  说明:此作经王芑孙、王祖锡鉴藏。

  1.王芑孙,字念丰,号惕甫,一号铁夫、云房,又号楞伽山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著名藏书家。乾隆五十三年(1788)召试举人,官华亭教谕。着碑版广例、楞伽山房集、渊雅堂集。

  2.王祖锡(1858-1908),字二朗,号梦龄,又号惕安、惕盦,室名镂香阁、邵念堂。浙江嘉兴人。精鉴别书画。

  SHI TAO fairy story about Buddhism

  Hanging scroll; ink on paper

  76×20 cm. 29 7/8×7 7/8 in. 约1.4平尺

  RMB: 4,000,000-5,000,000

  石涛绘画现以山水存世居多,其人物绘画并不多见。吴湖帆先生曾叹言:“石涛画人物最佳,远胜山水;山水则愈细愈妙。后之学者,从横暴处求石师,远矣。”可见石涛人物绘画之精之妙。

  本《佛教故事》所绘题材是十八罗汉的第十七位降龙罗汉,即“迦叶尊者”,降龙罗汉乃佛祖座下弟子,法力无边,助佛祖降龙伏妖,立下不少奇功。降龙修炼1420年却始终不能得成正果,求教观音,得知七世尘缘未了,便下凡普渡众生,了结未了尘缘。佛教最初在传到中国时,原本只有十六位罗汉,但至唐末便开始出现了十八罗汉的雏形,而到了宋代时,则盛行十八罗汉。“十八罗汉”的姓名和来历,最早出自于苏轼的《自南海归过清远峡宝林寺敬赞禅月所画十八大罗汉》。

  元代以后,各寺院的大殿中多供有十八罗汉,且在佛教界,罗汉像的绘画与雕塑,也多以十八罗汉为主。

  本作虽未落明确年款,但由画风和落款“粤山石涛济”可知本作为其早期作品。石涛于1666年初到宣城,年仅二十五岁,即与诸名士相交,而以艺事相互切磋。在此期间石涛多有交友之作,在此时期他除了受梅清影响创作了大量以黄山为题材的绘画外,也画了大量以宗教题材为主线的人物画“粤山石涛”也是此时期的常用落款,根据记载,本款基本仅见于二十五岁至三十三岁期间。展画而观,一罗汉骑龙腾云驾雾降于天,其中罗汉造型与石涛二十六岁(1667)作《十六阿罗应真图卷》(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完全一致。用笔用线细致流畅,降龙罗汉神态威严,人物刻画以高古游丝描为主,与其在1677年作《人马图》(无锡博物馆藏)人物线条用笔如出一辙,由此可见石涛人物绘画是有其固定风格的。画面中部绘一古松,松针繁密树干崎岖,下方坡岸以中锋解锁,重墨点苔,绘杂树两两,墨色错落,很好的平衡了视觉上松树松针的繁密。此《佛教故事》无论整体画风还是细节绘法都与其三十岁(1671)时所作《采菊图》(北京故宫博物馆藏)十分相似,且落款均为“粤山石涛济”,可推断本作或为《采菊图》同年前后所作。

  《佛教故事》经王芑孙、王祖锡鉴藏。王芑孙(1755年-1817年),清代文学家、赋论家。王祖锡(1858年-1908年),字二朗,号梦龄,又号惕安、惕盦,浙江嘉兴人。精鉴别书、画。流传递藏清晰,实可宝之。

  3521

  石 涛(1642-1708) 山水二帧

  镜心 水墨纸本

  钤印:原济、石涛

  鉴藏印:邦怀珍藏、尚真鉴赏印、尚真鉴赏

  出版:《中国绘画综合图录续编》第二卷,Ⅱ-76页,S24-036-19/20,编者户田祯•小川裕充,东京大学出版会1998年1月版。

  说明:“邦怀”为清代画家王三锡(1716-?),其字邦怀,号竹岭,江苏太仓人,系“小四王”之一王昱从子,王原祁族人。邦怀承家学,擅山水,得其祖笔法,丘壑位置不作寻常蹊径,运笔别致雅逸。现藏于武汉博物馆的石涛珍品《芭蕉竹石图轴》亦是经由王三锡收藏赏鉴。

  SHI TAO landscape

  Mounted; ink on paper

  22×14 cm.×2 8 5/8×5 1/2 in.×2 约0.3平尺(每幅)

  RMB: 800,000-1,200,000

  出版物书影

  本册未落年款,由绘画风格来看应是作于石涛中晚年时期,是石涛笔墨淋漓、汇集众法、超尘脱俗的一个绘画时期,很多山水小册也都创作于此时期。石涛以画见长,其中山水尤富盛名,其山水笔墨淋漓洒脱,不拘成法,笔法恣肆,离奇苍古而又能细秀妥帖。观此《山水二帧》,其一帧钤白文“原济”朱文“石涛”,此帧构图取法倪瓒“一河两岸”式构图,下方坡岸立枯树二棵,疏叶雕零,更显画面清冷空阔之意。树后茅屋瓦片斑驳,细节处用笔擦染出瓦片脱落的痕迹,屋内一高士倚坐,微微昂首,似是凝视窗外远山,画面呼应,气息连贯,画面清冽却又不失生动。另一帧虽无作者钤印,但是石涛典型用墨风格,以水运墨,以墨带水,杂树丛生,水墨相融,后山以淡墨染出,与杂树形成对比呼应,间以杂草点缀山头,使前山与后山得有一个明显的层次感,山间一高士望远凝思,远处云海一片,令人心驰神往。石涛曾在其《苦瓜和尚话语录》笔墨章第五记:“墨之溅笔也以灵。墨非蒙养不灵”,枯湿浓淡兼施,水墨渗化笔墨融和,所绘虽为山川小景,但其意境之深远是更值得品味的。

  3520

  八大山人(1626-1705) 兰竹巨石灵鸟图

  立轴 水墨纸本

  诗堂:八大山人真迹。此山人甲戌以后所(作),盖是年重九以前署款八大山人,八字尚作“><”型,其后乃作八大山人。此幅枯木小鸟以外更写兰竹。山人画兰偶见之,画竹尤为难得,真希有之珍也。七十一年十月,八十四叟张爰大千拜观。钤印:壬戌、张爰之印、大千居士

  题识:八大山人写。

  钤印:八大山人、可得神仙、遥属

  鉴藏印:烟云堂珍藏、静亭珍赏、治园鉴藏

  著录:《张大千先生诗文集》,第229-230页,台北故宫博物院,1993年6月。

  BA DA SHAN REN bamboo and stone

  Hanging scroll; ink on paper

  画心:143×37 cm. 56 1/4×14 5/8 in. 约4.8平尺

  题跋:30×37 cm. 11 3/4×14 5/8 in. 约1.0平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