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供应信息分类 > 古董拍卖 > 瓷器 >
汉斯德拍卖有限公司

名称:汉斯德拍卖有限公司

供应商: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价格:面议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1号

手机:19102030840

联系人:林家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150291885

更新时间:2025-01-05

发布者IP:117.61.117.15

详细说明

  本公司品牌优势——多重组合,海纳百川。拥有自己的藏品展厅,公司内设大型高端艺术收藏品展览交流中心,高端艺术收藏品行业颇具知名的古玩艺术品展览、交流平台。

  资源优势——放眼世界,诚信务实。与国际画廊、艺术品慈善基金会、港澳台收藏名家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艺术品鉴定专家的鼎力支持,国内外高端客户的雄厚实力保证。

  营销优势——买家卖家,无缝对接。公司经过多年的累积,不仅拥有丰富的客户资源,也拥有专业的营销策划团队,网络营销团队遍布全国30个省会和220多个地级城市,为广大藏家的历代珍品进行专业的全方位立体式广告宣传和营销策划包装。

  人才优势——汇聚精英,成就未来。在原来精英管理层的基础上,引进了拍卖行业的一些资深专业人士和有优秀资质的鉴定专业团队,同时也吸纳了一批本专业年轻的学士人才,形成了以中青年力量为主体,国内外经营理念相互补充,专业素养过硬、工作高效快捷的人员格局。

  本公司常年举办古玩艺术品现场展览、国际艺术品展览、文化艺术沙龙;定期举办鉴宝交易活动、大型古玩艺术品交易会、专家推荐会;通过网络预展宣传、平面及电视媒体宣传、高端买家推荐、重点客户定向宣传等方式,为藏友提供高效、精确、多渠道的藏品交易服务。

  3546

  董 誥 (1740-1818) 萬有同春

  冊頁(十開) 設色紙本

  題識:

  1.萬戶春聲。2.萬壑春雲。3.萬井春熙。4.萬派春泉。5.萬綠春塘。6.萬里春潮。7.萬木春榮。8.萬叢春玉。9.萬家春雨。10.萬畝春耕。臣董誥敬繪。

  鈐印:臣、誥

  題跋:

  1.仙木駢羅萬戶新,屠蘇飲到老年人。兒童爆竹猶喧鬧,直作雷聲火迫春。鈐印:朗潤

  2.牡峰牝壑互氤氳,一氣混成春宇雲。舉趾固知時尚早,雪乎雨矣總堪欣。鈐印:澄觀

  3.元正纔過又元宵,萬井煙花連曙燒。一歲之勤一朝樂,還淳可概設科條。鈐印:幾暇怡情、得佳趣

  4.一氣回春萬物妍,淙淙也覺發靈泉。垂流趵突雖殊致,同助東皇潤八埏。鈐印:中心止水靜

  5.初染鵝黃旋變青,生機物物自形形。漁郎愛看含煙意,卻傍橫塘棹為停。鈐印:會心不遠、德充符

  6.遙見銀光一線堆,奔騰萬馬遂喧豗。發源豈止十千里,疑自青祗住處來。鈐印:寫生

  7.不較低條與迥枝,一般綠意吐參差。騁眸最有相宜處,猶是千林未鎖時。鈐印:會心不遠、德充符

  8.高下猗猗翠欲流,誰雲春是竹之秋。陡思山徑韜光畔,劚筍叢中作勝游。鈐印:幾暇怡情

  9.米家畫法王家句,會以丹青運以神。南每愁多北愁少,得中艱可遇之春。鈐印:比德、朗潤

  10.昨夜甘霖潤一犁,曉看叱犢遍塍畦。侍臣生面繪春帖,頌以為規家學提。乙未春日,御題。鈐印:得佳趣

  鑒藏印:乾隆御覽之寶、石渠寶笈、乾隆鑒賞、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石渠定鑒、寶笈重編、寧壽宮續入石渠寶笈、樂壽堂鑒藏寶、嘉慶御覽之寶

  展覽:

  1.「宋元明清中國古代書畫大展(二)」,保利藝術博物館,2010年8月。

  2.「第二屆中國文物藝術品國際展覽會」,北京,2010年10月22日-25日。

  3.「宋元明清中國古代書畫大展(三)」,保利藝術博物館,2011年5月。

  出版:

  1.《萬有同春冊》,西泠印社出版社,2009年12月。

  2.《第二屆中國文物藝藝術品國際展覽會•古代書畫展覽圖錄》,第186-187頁,2010年。

  3.《宋元明清中國古代書畫大展(二)》,保利藝術博物館,2010年8月。

  4.《宋元明清中國古代書畫選集(三)》,保利藝術博物館編,2011年5月。

  著錄:

  1.《石渠寶笈續編》見《秘殿珠林石渠寶笈彙編》第六冊,第3011頁,北京出版社,2003年。

  2.《造辦處各作成做活計清檔》乾隆三十八年二月二十四日,如意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3.《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總匯》(36),乾隆38年,第108頁,人民美術出版社,2007年。

  4.《清宮陳設檔》第四十九號,道光十八年(1838)抄本。

  5.《清宮陳設檔案》第二十六冊,第559頁,故宮博物院編,故宮出版社,2013年。

  6.《清宮陳設檔案》第三十九冊,第31頁,故宮博物院編,故宮出版社,2013年。

  7.《歷代著錄畫目》第368頁,(美)福開森編,人民美術出版社,1993年。

  8.御題詩著錄於《御制詩 •四集》卷二十五,見《清高宗(乾隆)御制詩文全集》第六冊,第656-660頁,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年。"

  說明:

  1.冊頁前後有清宮原裝紫檀夾板,正面陰刻填金隸書「董誥畫萬有同春」冊題。

  2.每開皆有乾隆行書御題詩,計有十首。

  DONG GAO LANDSCAPE

  Album; Ink and colour>20×26 cm.×10 7 7/8×10 1/4 in.×10 約0.5平尺(每幅)

  估價待詢

  競投本件拍品,請與本公司有關業務人員聯繫,提前辦理特殊競投號牌。

  面板

  ◆ ◆ ◆◆

  君臣丹青妙筆 祥和萬物同春

  ——董誥《萬有同春冊》考析

  ◆ ◆ ◆◆

  朝會大典的獻禮

  中國傳統之元旦為農曆正月初一,是一歲節序之首。此時的大清滿朝皇室、宗親、藩王、文武百官,以至市井小民,受朝廷主導,慶祝活動由此展開,即為「元旦朝會大典」。自順治八年(1651)始,元旦、冬至和萬壽節被定為清宮的三大節慶,每逢三節都會設大朝會。作為九五至尊的天子,一定要在新歲伊始祈福請願,希冀保佑全年的天下太平,國泰民安。作為紫禁城的主宰乾隆皇帝,此日子時(午夜零點左右)即起,盥洗更衣,從養心殿前殿左右佛堂開始,依次拈香、祈願、叩拜行禮,拜完了佛堂便坐於養心殿東暖閣,明窗設案,手執刻有「萬年青管」和「萬年枝」的御制專用筆,先後用朱、墨各書寫吉語數字。寫好的吉字要放入專門的黃匣內封存,便是清宮新年的重要儀式「明窗開筆」;之後,臣工、列國使臣等便會進貢賀禮。雍正以後,歷朝皇帝均沿襲此典,遂成清代定製。

  清人繪《萬國來朝圖軸》

  《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總匯.活計檔》記有大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正月二十九日首領董五經交……董誥《萬有同春》一冊,傳旨交如意館做囊,欽此。」以時間推斷,董誥繪製的《萬有同春》冊應該作為乾隆帝「元旦朝會大典」後大臣所進御的賀禮,是極為的特殊的一件進獻作品。

  董誥此冊《萬有同春》,設色紙本,十開,分繪萬戶春聲、萬壑春雲、萬井春熙、萬派春泉、萬綠春塘、萬里春潮、萬木春榮、萬叢春玉、萬家春雨、萬畝春耕。每開左下角以隸書分題小字題旨。鈐乾隆鑒藏寶璽「八璽全」為:「乾隆御覽之寶」、「石渠寶笈」、「乾隆鑒賞」、「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石渠定鑒」、「寶笈重編」、「寧壽宮續入石渠寶笈」;加鈐「樂壽堂鑒藏寶」寶璽;至嘉慶朝時,嘉慶帝又鈐「嘉慶御覽之寶」一印。傳統意義來講,中國人對「萬」的寓意都是無比欣喜和熱烈嚮往的;繪畫以「春」為母題的作品並不少見,但如此冊寓意獨絕之處在於將皇朝的希望和期盼繪于山水市井人物間,尺幅之內造境千里,畫家獨出機杼,妙筆生花,以不同地點及人物的各種活動表現春時萬物欣欣向榮之態。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董誥《綉谷叢芳冊》、《仙藻迎韶冊》,形制、裝裱、夾板與本冊《萬有同春》一致。其中,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壽春衍慶冊》與《清音薈景冊》繪畫形式亦是在每開的左或右下角以分題畫名。此冊與之相配套的應有一囊,流傳至今,配套的囊已經遺失,但前後用料華貴的紫檀夾板俱在,雕刻精美的陰刻填金隸書與古樸的紫檀紋理,彰顯著皇家的審美和氣質。

  左圖:《仙藻迎韶冊》(封面)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右圖:《萬有同春冊》(封面)

  書名題款:春台益壽冊、清音薈景冊、萬有同春冊

  此冊每開乾隆皇帝皆題自作詩,或點畫意,或抒胸臆,其末頁 「萬畝春耕」 乾隆皇帝款字寫 「乙未春日,御題」,可知題跋之時。乾隆乙未即乾隆四十年,為乾隆皇帝執掌大清王朝的第四個整數年。乾隆三十九年,阿桂、豐升額、明亮等征討大小金川的捷報頻傳;外藩的臣服朝賀等都可以稱作為即將到來的王朝慶典錦上之花;但是,從《大清高宗皇帝實錄》所記,乾隆四十年正月初一「元旦朝會大典」之後的數日,由於去歲江蘇、安徽、直隸、天津、甘肅、河南、湖北等地的水旱之災,這個即將到來的春天,面臨青黃不接、災民難為的艱苦時境。乾隆帝在數日之內多次諭旨賑濟或者免徵,同時,《乾隆起居注》載:清乾隆四十年,正月十五己亥,乾隆皇帝在保和殿設宴,御賜功臣、賢臣、能臣,因其赴宴者年齡均在65歲以上,名曰 「千叟宴」,來作為皇家不忘老臣之心的喜宴。憂喜參半之餘,董誥《萬有同春》冊,或許能夠鼓舞此時的皇帝信心,消解其煩悶。如冊內有 「萬家春雨」,皇帝題為:「米家畫法王家句,會以丹青運以神。南每愁多北愁少,得中艱可遇之春」,可見其愁;「萬井春熙」 一頁題:「元正才過又元宵,萬井煙花連曙燒。一歲之勤一朝樂,還淳可概設科條」 應為即時有感有喜所書;「昨夜甘霖潤一犁,曉看叱犢遍塍畦。侍臣生面繪春帖,頌以為規家學提」,可知面對此冊所繪「春耕」題句,五穀豐登、民安國泰的願景縈繞於心,憂於民生的明君儼然在前。

  乾隆皇帝的 「萬有同春」 情結

  乾隆帝曾有朱文方印 「萬有同春」 一枚。查閱《石渠寶笈•續編》,據不完全統計,這枚印較早鈐蓋於張宗蒼乾隆壬申(1752)年 「春月」 作《疏林雲岫圖卷》;乾隆十九年甲戌(1755)年「元旦」御筆寫經之《心經》三十九冊;董邦達甲午(1774)暮 「春月」 作《摹古人物冊》;乾隆、賈全戊申(1788)「季春」 月之上瀚作《御筆平定台灣二十功臣像贊》;乾隆御筆癸丑(1793)「仲春」月作《十全老人之寶說卷》;乾隆御筆乙卯(1795)「閏春」《福康安奏報打剿逆攻解松桃》;乾隆御筆丁巳(1797)「仲春」 作《入德勝門卷》等等。這枚寶璽鈐用時間上基本皆在春月,多與「與物皆春」、「筆花春雨」、「寓意於物」、「自疆不息」等印聯用,乾隆帝御筆《心經》在元旦節作,《入德勝門卷》於春祀還宮內作,《平定台灣二十功臣像》與《福康安奏報打剿逆攻解松桃》為重大事件,足見此枚寶璽的使用是具有某種特殊的含義的,是以 「寓意於物」 也。

  在《清仁宗御制詩》中有 「周甲延禧之寶聯句並序」 一文,其中提及:「萬物並包埴在甄,文曰:天地同春,萬有同春,雨物皆春,斂福宜民,政在養民,稽古愛民,阜成兆民,豳風無逸,念民依樂,萬民之所樂,稱物平施」。「若埴在甄」 典出《晉書》有:「若金受范,若埴在甄。上好如雲,下效如川。」《說文系傳》亦有:「若埴在范,若金在爐......萬物而為形者也,生二以象兩,二者佴也。佴次也,天寶先成,地寶次之,人生其間,故二生三,三者參也。天成地平人蔘其間,然後萬物形而禮儀昭矣。」 這其實就是老子萬物相生相剋之道,《周易》的 「有天地然後有人倫,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君明臣賢則敬天勤民,恤隱勤政,阜成兆民,以倡九牧。「萬有同春」 可以總結為:天地和則萬物生,君臣和則國家平,九族和則富厚安定。這是一代明君治國、安家、立命的鴻志,也是對自己大清帝國萬壽無疆、國泰民安的宏願。

  根據著錄於《石渠寶笈續編》所記之鑒藏寶璽 「八璽全」 之殿座章 「寧壽宮續入石渠寶笈」 可知其藏地為寧壽宮。又加鈐 「樂壽堂鑒藏寶」,亦可見乾隆皇帝對本冊之珍視。據《故宮志》載:寧壽宮位於紫禁城東北部,是一處高牆圍禁的獨立區域。乾隆三十五年(1770),乾隆皇帝以 「待歸政後,備萬年尊養之所」 為由,下旨內務府,改建寧壽宮,從乾隆三十七年(1772)正式開工,於乾隆四十一年(1776)大體竣工。樂壽堂本為寧壽宮內一殿,效仿長春園淳化軒規制,樂壽堂始建於乾隆十五年(1750),是乾隆帝為了給母親孝聖憲皇太后慶賀六十大壽所建,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建成,乾隆皇帝本做為退位後讀書賞畫就寢之用,內有御題 「座右圖書娛畫景」 聯句,也稱之為寧壽宮讀書堂。以此來看,本冊真正的存放之地為「樂壽堂」,作為彼時太上皇帝常伴之物,不離不棄。

  此冊又鈐蓋 「嘉慶御覽之寶」,《清宮陳設檔案》記載:嘉慶五年,御制題董誥萬有同春冊頁一冊,藏於 「宮外雍和宮大和齋明殿」;道光十八年,四十九號,董誥畫萬有同春一冊,藏於 「內廷外東路寧壽宮後區東路景福宮」;道光二十四年,御制題董誥萬有同春冊頁一冊,藏於 「宮外雍和宮大和齋明殿」,可知本冊一直藏於清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