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司是一家由国内外数位知名藏家及大型艺术品投资机构。秉承“求真·务实,诚实·守信”的发展宗旨,以从事:艺术品金融投资,古今艺术品销售,展览展示,宣传策划,鉴定估价等一系列专业化经营服务。
艺术品投资风险小,升值快,格调高。
经过我们的努力,诸多国宝级的珍品、藏品或从海外回归大陆,或从中正流向重要收藏机构。
公司将媒体宣传和网络结合,打造立体的宣传阵容,旨在搭建业内规模巨大、特色明显的拍卖广场,成就钻石级艺术品交易平台。
本公司随着艺术品市场的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公司也成为中国艺术品行业的开拓者,目前已成功与欧洲多家拍卖行达成战略合作,合作伙伴:苏富比,佳士得,德国纳高,英国邦瀚斯,巴黎德鲁奥,巴黎,丹麦君儒等等。广东将引领中国艺术品走向世界,为全球广大藏家提供的艺术品交易平台。
《石渠宝笈》著录历来是古代书画市场的重中之重,备受藏家追捧。今秋,在大观古代专场中有幸汇集了三件《石渠宝笈》著录珍品:
钱维城《苏轼舣舟亭图》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篇·宁寿宫》,乃钱维城奉命写其家乡故事,以示怀念先哲苏轼之情。乾隆观后,龙心大悦,当场援笔题诗一首。二十七年后,乾隆再次南巡途经常州,此时爱臣钱维城已逝十二载,不禁触景生情,重新展卷,再次题诗,以纪念古人与故臣。大国之君的人情味尽现于全卷。
钱维城《花卉册》乃进呈皇帝之作,著录于《石渠宝笈三编·延春阁》,写西府海棠、栀子、玫瑰、金丝荷叶、虞美人、翠梅、鱼儿牡丹、金盏八种,富贵绮丽不乏文人情致。
乾隆皇帝《行书<浴佛日三叠韵诗>》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篇·淳化轩》,写于1748年浴佛日。这一年乾隆失去一生挚爱皇后富察氏,也是其执政生涯转折点。是卷将三年间浴佛日所作诗词誊写于一卷,由喜入悲,字里行间无法掩饰他的失落与悲伤,读之令人动容,可知乾隆确系深情之人。
《石渠宝笈》著录的书画作品可遇不可求,这三件可谓瑰宝,令人爱不释手。
钱维城 《苏轼舣舟亭图》
乾隆皇帝 行书《浴佛日三叠韵诗》
钱维城,字幼安,号稼轩,江苏武进人,出身名门,乾隆十年状元,官刑部侍郎。幼从陈书学画花卉,稍长染翰作山水,入手即不同凡近。极得乾隆皇帝的赏识,常随驾出巡。同时其奉敕进御的书画作品多蒙皇帝题咏,即是在其病逝后的多年,还可从乾隆皇帝的御题诗中屡见提及,富贵荣耀,宠集一身。官吏、学者、诗人、画家的多重份使他不同于其他宫廷画家,或许正因如此,造就了他独特的艺术魅力,成就了他是市场高价的保持者。此季继2018年钱维城《花卉册》、《富春秋色图》,我们有幸再次遇见两件钱氏精品佳作:一是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的《苏轼舣舟亭图》;一是著录于《石渠宝笈三编》的《花卉册》。一卷一册皆有乾隆的御题,诗画相映、笔墨生辉,君臣唱和,宠眷之情,可见一斑 。
钱维城 (1720-1772)
苏轼舣舟亭图
手卷 设色纸本
引首:26×78 cm
画:26×74.7 cm
书:26×17 cm
跋1:26×81 cm
跋2:26×18 cm
鉴藏印:石渠宝笈、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宝笈重编、石渠定鉴、乾隆御览之宝、乐寿堂鉴藏宝、寿、古希天子、乾隆鉴赏、宁寿宫续人石渠宝笈、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太上皇帝之宝、八征耄念之宝、嘉庆御览之宝、古风堂藏、知己多在画图中、高城孙氏珍藏书画印、寒涛眼福(1-14印参见《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帝后印谱·乾隆卷》28、116、7、56、122、106、94、116、112、196、132页,15印参见同书《嘉庆卷》75页)
说明:
1.舣舟亭,是苏东坡来常州泊舟的地方。后人追踪循迹,为了纪念这位文学巨子,在常州城外建亭以示怀念之情,名为舣舟亭。凭吊者历年不衰。
《清史稿》载,乾隆皇帝曾在1751年至1784年六次下江南巡视,四次御制亲书怀念苏轼的诗章。1757年,乾隆第二次下江南途经常州时,曾为舣舟亭亲书“玉局风流”匾额,还为钱维城所作《苏轼舣舟亭图》题诗。钱维城作图以记,亦是这自发行动之一,是对先哲的敬仰,亦代表了乡里士民的一种荣耀之感。
2.乾隆御题《题钱维城苏轼舣舟亭图》著录于《御制诗五集》卷四。
著录:
1.《石渠宝笈续篇·宁寿宫》,《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合编》第六册3002、3003页,上海书店,1988年版。
2.《历代流传书画作品编年表》,徐邦达编,第440页,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
3.《改订历代流传绘画编年表》,徐邦达编,第237页,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
4.《中国美术百科全书》(3),邵大箴主编,第1095页,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
出版:
1.《乾隆不却故人情——读钱维城苏轼舣舟亭图卷》,《收藏家》,第58-60页,2000年第3期。
2.《常州书画》,第165页(局部),中国文史,2003年版。
钱维城善画,山水“气蕴沉厚”是当时名振一时的词臣画家,极得乾隆的赏识。所进画,大都蒙皇帝御题,富贵荣耀,宠集一身。
《东坡舣舟亭图》写其家乡故事。北宋元符三年五月,苏东坡因大赦北归。六月由海南琼州渡海至廉州,年末渡岭表经安南至虔州。五月行至真州遇瘴毒得病,至常州渐不能起,七月二十八日在常州去世。“吴越之民,相哭于市。”常州士民遂于东坡当年泊舟处筑亭纪念,名为“东坡舣舟亭”。所谓“士民惜哲人之萎,朝野嗟一鉴之逝,皆出于自然之诚,不可以强而致也。”千百年来,由亭而庙,毁而复建,市民自发祭扫。钱维城作图以记,亦是这自发行动之一,是对先哲的敬仰,亦代表了乡里士民的一种荣耀之感。
图写远河一侧,护栏之内双松并峙,拳石绿竹之间,一亭翼然,即乡人当年所建舣舟亭也。亭后有叠石为山的园落,其中有轩、有楼、有亭,亭后有溪有桥。坡石间乔木扶疏,境界极为幽静。当为毁而又建的祠庙。舣舟亭前运河之中停一舟,桅杆上的布帆已经落下,这应该是当年东坡北归所乘的小船了。画卷带有纪念性的写实味道,坡岩树石、舟船房屋都画得严整不苟,然皴擦勾勒却力求清润文雅,以符合乾隆的审美趣味。乾隆两次作诗长题,一为乾隆二十二年丁丑,第二次南巡时,应在钱维城奉命画成之初。后一诗题于乾隆四十九年甲辰第六次南巡时。可见钱氏此卷在南巡时一直被乾隆带在身边。一方面表示乾隆对苏东坡的敬仰,一方面亦证明他对钱维城此作的欣赏。“玉局信风流,溪亭佳话留。”“携得横图景逼真,春光相印越清新。”而乾隆第二次题诗时,钱维城已去世十二年了,故其诗中叹道:“独怜写者古人事,写者亦今为古人。”带着钱维城的遗墨,这一声叹息,写出了这个大国之君的人情味。
画卷经《石渠宝笈·续编》著录,保存完美,纸墨如新,极可珍。
钱维城 (1720-1772)
花卉册
册页(八开) 设色纸本
13×18 cm.(每幅)
鉴藏印:石渠宝笈、宝笈三编、嘉庆御览、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嘉庆鉴赏(1印参见同书《乾隆卷》,28页;2-6印参见《嘉庆卷》210、88页)
说明:是册每页有乾隆御题七绝一首,赞誉钱维城所绘花卉,分别是西府海棠、栀子、玫瑰、金丝荷叶、虞美人、翠梅、鱼儿牡丹、金盏八种。此《题钱维城花卉小册》诗著录于《御制诗四集》卷九十四,第二24-26页。
著录:《石渠宝笈三编·延春阁》,《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合编》第十册,第2351页,上海书店,1988年版
出版:《五台山人藏——清乾隆宫廷书画》,第252-259页,文物出版社,2009年版。
(一)海棠品类称原伙,西府由来独出奇。总是无香名已著,毋宁嫋娜擅丰姿。钤印:比德、朗润
(二)雪色林兰吐异芬,恰宜鼻观静中闻。古梅耐冷斯耐热,高下其间已自分。钤印:澄观
(三)麝炷鲛纱体物奇,省郎花较且卑之。花经七品还三命,故实疑他述自谁。钤印:中和
(四)叶似田田花淡红,细蕤石上异池中。由来假藉名非实,那厕濂溪君子同。钤印:德充府
(五)蜀地吴都里数千,旧歌新曲伙讹传。碧鸡漫志差称当,弱卉无知总漠然。钤印:几暇怡情
(六)翠瓣黄心六月开,是谁小草冒名梅。设如移植孤山北,定使逋仙返步回。钤印:会心不远
(七)牡丹雅合花王号,周氏升斯拟列妃。未免被他芍药恨,雌黄真混是和非。钤印:写生
(八)四季开花匹兰桂,黄葩绿叶挺茎根。既能醒酒盏还小,酌剂其间深意存。壬寅清和之月御题。钤印:古稀天子,犹日孜孜
钱维城花卉早年得陈书指授。陈氏大多作小写意,而钱维城长期作京官,又得乾隆帝宠信,作画进御,必然要投其趣味。乾隆赏识邹一桂工丽写实的花卉,钱维城自然而然地弃野逸而近宫体,调硃研铅,务求毕真妍丽,采用了邹一桂式的艳体。这种带着富贵气的作品,与宫廷的环境及大国君主乾隆志高气昂的心境十分匹配,因此总得到乾隆的欣赏。此册八开,因为幅式小,因此多画折枝,花叶翻飞,枝干斜出,而花头都奕奕向上,绝不作残花败叶,剪裁勾染都十分用心。幅幅色泽清润饱满,朵朵蕴含生机,艳丽中有端庄之色,细谨中有力量充盈。每一开上方都有皇帝的诗题,且都用淡墨(因为画面小,用浓墨题会抢眼破坏画面)可见乾隆确是十分用心,不像题有些画,题坏了,便刮掉重题。而其所用印,也几乎没有重复,都可见他对此册的珍爱心情。壬寅为乾隆四十七年,钱维城已去世十年,乾隆犹捡出把玩并吟诗题跋,钱维城九泉有知,一定倍感荣宠了。
画册保存完美,色墨如新,至为难得!
参考印:左印取自本册,
右印取自《清宫帝后玺印谱·乾隆卷、嘉庆卷》
乾隆皇帝(1711-1799)
行书《浴佛日三叠韵诗》
手卷 水墨纸本
乾隆戊辰(1748年)作
引首:26×58.5 cm
书法:26×124 cm
题识:先皇后自端慧皇太子薨后,至丙寅始举皇第七子。是日适遇佛诞,再沛甘霖,喜而有作。丁卯周晬,因叠前韵,示意除夕有悼殇之戚,及届今年佛诞,则后丧又将匝月矣。感昔抚时,回肠欲绝。再叠旧韵并录前吟,悠悠天路,知同此痛耳。乾隆戊辰清和月御笔。
钤印:乾、隆、御书(参见《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帝后印谱·乾隆卷》53页)
鉴藏印:五福五代堂宝、八徵耄念之宝、太上皇帝、绘月有色水有声、淳化轩、乾隆宸翰、信天主人、落纸云烟、淳化轩图书珍秘宝、石渠宝笈所藏、长春园宝、淳化轩宝(1-12印参见同书106、130、205、85、51、33、56、122、162、50页)
引首:自题:以写我忧。 钤印:乾隆御笔(参见《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帝后印谱·乾隆卷》17页)
释文:九龙喷水梵函传,疑似今思信有焉。已看黍苗霑沃若,更欣椒壁庆居然。人情静验咸和豫,天意钦承倍惕乾。额手但知丰是瑞,颙祈岁岁结为缘。(浴佛日有结缘之俗)
廉纤夜雨枕边传,天眷常承独厚焉。饶有对时增惕若,那无抚节庆油然。
晬盘嘉祉徵图箓,佛钵良因自竺乾。恰忆去年得句日,果然岁岁结为缘。
得失纷如塞马传,藉无喜者岂忧焉。都来两岁光阴耳,恰似一番梦幻然。
讵意瓜沈连及蔓,实伤坤衍只余乾。从今更不题新句,便看将来作么缘。
说明:是卷集《浴佛日复雨因题》、《浴佛日叠去岁韵》、《四月八日叠旧作韵》御制诗三首,分别著录于《御制诗集》初集卷三十一、初集卷四十、二集卷四。佛家指农历四月初八为佛生日,清时佛诞节又被称为“结缘日”,乾隆皇帝于佛诞节吟咏结缘之诗很多。因其子的生死而将佛诞结缘作为主题反复吟咏,游移于结缘与失缘之间。在乾隆皇帝的后妃当中,他最爱的便是他的嫡配富察氏孝贤皇后。孝贤皇后(1712-1748),富察氏,满洲镶黄旗。父亲是察哈尔总管、大学士李荣保,其弟是大学士傅恒。出身官宦之家,娴于礼法,深明大义。雍正五年(1727),十六岁的富察氏被雍正帝选中,指婚给早已秘定为皇储的皇四子弘历。虽然这门亲事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但弘历和富察氏婚后却感情笃挚,十分恩爱。乾隆三年(1738)十月皇后所出的皇二子永琏猝然病逝,皇后深受打击。皇帝为了安慰她,特降旨追赠永琏为“端慧太子”。此后,皇帝一直盼望皇后再育佳儿,而乾隆十一年(1746)四月初八,皇后生下皇七子永琮。当天正逢久旱大沛甘霖,又值“佛诞”,乾隆帝大喜过望,特作庆诗《浴佛日复雨因题》:“九龙喷水梵函传,疑似今思信有焉。已看黍苗霑沃若,更欣椒壁庆居然。人情静验咸和豫,天意钦承倍惕乾。额手但知丰是瑞,颙祈岁岁结为缘。”佛诞日民间有结缘之俗,乾隆皇帝祈盼年年浴佛日能结喜缘。第二年佛诞,永琮周岁,喜人的春雨又下了一夜。乾隆高兴之余,叠去岁韵再赋诗一首:“廉纤夜雨枕边传,天眷常承独厚焉。饶有对时增惕若,那无抚节庆油然。晬盘嘉祉徵图录,佛钵良因自竺乾。恰忆去年得句日,果然岁岁结为缘。”从这两首诗看,乾隆皇帝的心情极好,已把承继大统的希望完全寄托在这个元后嫡出的婴儿身上。不料这一年除夕,出世不满两岁的永琮出痘而亡。皇后因爱子再遭夭折,悲恸不已。1748年2月,乾隆帝为了让富察氏排解丧子之痛,奉皇太后东巡山东祭孔之际,决定带着富察氏随驾出巡。此次行程安排十分紧凑,旅途劳顿再加上痛失爱子,终致病倒在途中。贤惠的她不希望自己耽误国家大事,强忍着不适。可没想到,就在启程回京路过德州时,病情加重,于三月十一日薨逝。乍失爱侣的乾隆皇帝几乎崩溃,连作几首诗,对皇后的贤德既爱又悲。《四月八日叠旧作韵》即是乾隆帝因孝贤皇后亡故所作悼念诗,云:得失纷如塞马传,藉无喜者岂忧焉。都来两岁光阴耳,恰似一番梦幻然。讵意瓜沈连及蔓,实伤坤衍只余乾。从今更不题新句,便看将来作么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