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克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授权

名称:布洛克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授权

供应商:哈布斯堡国际拍卖行

价格:10000.00元/件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1号

手机:19102030840

联系人:林家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142033093

更新时间:2024-12-20

发布者IP:117.61.117.15

详细说明

  布洛克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大陆总征林总

  布洛克在全球各大主要城市設立辦事處,向有收藏愛好與投資的個人和團體提供各類藝術服務;並在英國、法國、瑞士、荷蘭、德國、澳大利亞、義大利、加拿大、美國、阿聯酋等地舉行拍賣會。主要包含歐洲古董、各派油畫、亞洲藝術品、現當代高端工藝美術品、珠寶及翡翠首飾、等眾多上流高端藝術呂類。布洛克國際將始終秉承專業、極致的態度為全球華人提供最豐富、具前瞻性的收藏、投資顧問服務。

  康熙时期御窑瓷器的特征

  康熙御窑瓷器釉面光涓’细腻,

  胎土淘练精细、胎体和其他各代的同体节器物相比都屁重实,

  胎釉结合较好,器物内壁的釉面和外壁基本一致。

  器型奇伟浑厚,新创器型也较多。

  1、康熙早期

  特指康熙二十年(1861年)以前景德镇生产的御窑瓷器。

  总体风格上和顺治御窑瓷器接近:仍是传统的青白色,

  釉汁凝厚、个别有混浊现象:器物类别有碗、盘、碟、罐、笔筒等,

  釉色品种有黄釉、白釉、祭红釉、青花、釉里红,

  青花图案以粗枝大叶为特征、青花发色深暗散淡。

  器物造型粗朴,纹饰布局饱满、落笔雄伟,以粗笔疏朗为特征。

  款识多样有干支款、堂号款、规矩款诸种,款识字体挺拔有力、字大笔粗,布局也和顺治时期的特点相近。

  除六字楷书官款外,不同的干支字加“中和堂制”也是该时期御窑瓷器的款识特征。

  香炉、筒瓶、梅瓶、胆瓶、花盆、笔筒、盘、碗等器物的口部或露胎无釉或加白粉,或沿袭明末清初时期的特征在器口施加深浅不一的酱黄色釉。

  青花呈色以灰蓝和黑蓝为主,也有呈现翠蓝者:

  五彩则浓重艳丽,绘画多用焦墨笔道勾勒轮廓笔锋挺劲有力,

  人物高大,内容则仕女、婴戏、刀马人物(三国、水浒、列国故事)。

  但在康熙十年之后,瓷器的风格已渐渐脱离原来的陈规并出现了新的气象,

  原来那种浑厚壮重、丰满圆润、胎体厚重的情况开始有所改变。

  2、康熙中期

  康熙中期一般指康熙二十年至四十五年(1706年),器物的色料和胎釉都表现出精工的特点。

  瓷器的釉面为莹润的粉白色或柔和的浆白色,青花呈色鲜艳青翠,五彩则趋于浅淡。

  器物纹样以文章山斗、四时读书乐、圣主得贤臣颂、麒麟送子、指日高升、瑞兽为常,纹样不再豪放,整体布局也更加合理。

  在绘画方面,吸收中国水墨画的分水皴染技巧和西洋画法的透视原理,使得画面富有实感。

  以青花图案表现山水人物是该期的主要特征之一。

  五彩图画多山水人物。

  新出现并流行棒棰瓶、方瓶、花觚、笔筒、笔洗、鱼缸、花盆、茶壶、茶盅、盖碗等。

  无论大小器类,造型上皆显雄壮、大方。

  款识多六字款,布局以六字两行最多,字体工整、布局合理,以楷书款为多,也有行楷、宋体字款。

  受西方技术的影响,珐琅彩瓷器在康熙三十五年创烧成功,进而也成功地烧制出粉彩。

  总体上看明代和清初瓷器上的各种风格几乎不再出现。

  3、康熙晚期

  康熙晚期习惯上指康熙四十五年以后,

  器物釉面以更细腻的青白色为主,习惯上称之为硬亮青釉,

  以区别于明代的亮青釉,青花以灰暗浅淡、晕散不清为特征。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款青花花觚和五彩折枝花纹攒盘可为代表。

  同时在颜色釉的烧造上也取器物的色料和胎釉都表现出精工的特点。

  瓷器的釉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白、青、黄、蓝、米黄、红诸色釉都能烧造,尤其是郎窑红、豇豆红釉更是把康熙红釉技术推向极致。

  粉彩发展成熟,和雍正、乾隆时期的粉彩相比,色泽浓艳、彩较厚是其特征。

  器型、纹样都开始趋向纤细,开雍正御窑瓷器的先声。

  款识以正楷或宋体字居多,篆字款。

  以极少见,字体以细笔字为常。

  六字三行款和六字两行款都较流行。

  3

  雍正时期御窑瓷器的特征

  ①雍正时期瓷器的造型特点是:胎薄体轻,隽秀典雅,小巧玲珑。

  典型器物很多,以瓶、碗、杯、碟和小件器为主。

  器型比例协调,有所谓的“曲线美”。

  ②新颖的造型颇多,特别是一些相类的器物,外形稍加变化,适度增减,

  即成一种风姿娉婷的新式样,以仿古名窑器为最。

  ③大器造型规整而雄壮,但不显笨重。

  ④釉色品种繁多,

  根据雍正十三年唐英所著的《陶成记事碑》所载共有五十七种,传世实物也多能与其一一对应。

  因此鉴定时,可将此类作品的时代定为雍正七年至十三年之间。

  ⑤釉面有桔皮纹是雍正器突出的特点之一。

  青花器釉面亦有平净光润的一类,色调为青白或粉白。

  雍正早期的粉青釉、蓝釉、天蓝釉、仿哥釉类的橄榄瓶、双耳瓶、太白坛、砚、洗、炉等,多沿袭康熙时旧有特征在器物口部加涂一层白釉。

  清雍正蓝地黄彩折枝花纹盘-北京故宫

  ⑥青花色调主要有黑蓝、浅蓝、青翠和晕散数种,

  用色都很深沉,无漂浮感;

  晕散的青花尤具仿宣德的效果,有意识地用笔重点是其独具的时代特征。

  ⑦彩器的色彩柔和而不艳。

  粉彩、五彩、珐琅彩画面中所绘的人物景致,都明显缩小。

  粉彩纹饰细腻,色调淡雅,立体感强,在施彩的纹饰周围,

  侧视往往可见白釉地衬托出有一圈五光十色的“彩晕”。

  清雍正粉彩画桃花直颈瓶-北京故宫

  ⑧纹饰有工笔画风格,人物面目清秀,花卉尤其细腻妩媚。

  ⑨烧制工艺有仰烧、覆烧、支钉烧、裹足烧多种。

  底部有涂酱釉、蓝釉、黑釉、褐釉、黑漆等多种装饰。

  仿古色釉器,其足际与釉面衔接露胎处有黑色的环线。

  ⑩器足规整,足边滚圆,露胎窄细。

  民窑器有的瓶、杯类,足部高深外撇,足里无釉,多有旋痕;

  马蹄折腰式盘、碗之类,不仅口面增大,器身较矮,而且足部也放宽大,端庄稳重,为一代之典型器物。

  仿宣德盘类的圈足多数为斜坡式,足脊处滚圆如“泥鳅背”状,修胎光滑洁净,偶有旋痕。

  瓶、盘类的砂底细腻光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