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杭州谦善拍卖征集朱屺瞻书画作品

时间:2017-11-23 16:52

  {杭州谦善}

  免费送拍免费交易

  人淡 浓过一生

  □詹皓

  1991年,百岁老人朱屺瞻获得首届上海文学艺术奖杰出贡献奖,20多年后,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颁奖在即,当年朱屺瞻先生传记作者之一、朱屺瞻艺术馆副馆长张纫慈女士讲述朱屺瞻淡泊而非凡的一生,给我们今人启示良多。

  大家名片》》

  朱屺瞻,江苏太仓人,1892年生,八岁起临摹古画,中年时期两次东渡日本学习油画,五十年代后主攻中国画,擅山水,花卉,尤精兰、竹、石。创作继承传统,融会中西,致力创新,所作笔墨雄劲,气势磅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个人风格,生前历任上海艺术专科学校教授,西画系研究所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

  淡泊金钱

  “富二代”一生助人

  朱屺瞻一生经历了晚清、民国和新中国成立以及改革开放时期。解放前,他父亲的酱园生意遍及江南,朱屺瞻可谓标准的“富二代”,但他的一生,对金钱毫无概念,生活简朴,常常帮助他人。在家乡太仓浏河,他用义田助学,办了大学贷金、乡村小学、乡村改进社,出资办新华艺专绘画研究所,抗战后上海一批画家生活困难卖房卖颜料度日,他就发起画展义卖,筹款解困,画家去世,他还接济办后事。而他自己,长期身着老式长衫,外出乘坐公共汽车,日子可谓清苦。他去外地写生时,画材全部自己背,看他的打扮,客栈都不敢接待;有时候夜宿破庙,半夜被子被雨水打湿。他有钱,却从不乱花,但是为赈灾、抗战、修复长城、残疾人和中国少儿福利基金会,他一生无数次地义卖、捐款。

  看淡厄运

  画作被毁 重拾画笔再画

  朱屺瞻一生经历多次大起大落,但他始终淡然面对。他早年赴日本学西画,回国后从事西画教育和创作,但命运似乎总是和他开玩笑。33岁时,他在家乡的画室、油画创作和祖孙三代的收藏全毁于军阀混战;41岁时,“一·二八”淞沪会战又一次毁掉了他重修的画室和油画;抗战时期,他把所有画作悄悄存放在他家酱园栈房里,抗战后发现竟无一幸存;解放后,因为居住空间狭小,他把大批油画存放在好友家,文革动乱,好友被扫地出门,所有画作又被彻底销毁。

  对待厄运,朱屺瞻总是安之若素。他一生中多次画作被毁,但他总是很快重拾画笔,画得更多、更好。

  人品质朴

  画图要从己

  做事要顾人

  抗战时期,《艺风》杂志主编孙福熙教授撰文称朱屺瞻“以温雅著名,手指伸到他口中,决不咬你”。

  朱屺瞻的温雅,既是家庭环境影响,也是天性使然。在文艺界,他从不争名夺利,完全没有门户之见。他担任校董的上海新华艺专,聘了许多名人当教授,这些人来历、流派、艺术理念都不相同,但学校兼容并蓄,办得有声有色。朱屺瞻一向认为,艺术上要有自己的追求,人际关系上以和为贵,这个主张贯穿了他的一生。

  朱屺瞻有句格言:画图要从己,做事要顾人。晚年,他住在巨鹿路一间三楼的房子里,房管所要帮他把楼下人家置换出去给他当画室,他坚决不肯,直到多年后楼下老太太要卖掉房子时,他才把这间房间作为画室。

  成交才是王道

  {杭州谦善}

  免费送拍免费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