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杭州谦善现为香港苏富比征集清代顺治瓷器

时间:2017-11-09 14:08

  谦善,为每一位藏家保驾护航,开辟出手捷径!

  天价都是浮云,成交才是王道!!

  国家一级展会和国家一级拍卖火热征集中……

  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清世祖,清朝第三位皇帝,也是清军入关以来第一位皇帝,年号“顺治”。于崇德三年正月三十日(1638年)戌时生于盛京,为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的第九子,母为孝庄文皇后,在位18年(1643—1661年)。顺治七年,叔父摄政王多尔衮去世,很快十四岁的顺治帝开始亲政,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逝于禁宫内,时年二十四岁,遗诏传位于第三子玄烨,即康熙帝,葬于河北遵化清东陵的孝陵,庙号世祖,谥号:体天龙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

  1、造型特征。顺治瓷器,造型古朴,胎体厚重,如瓶、尊、罐、炉、大盘 类。造型部分承袭前朝,具有明代遗风,但也出现 了一些新颖的品种,如怪石花卉纹饰的盘碗,斑片云中出现的龙纹筒花觚等。署顺治年款的官窑中国多圆器;民窑则以佛前供具为多,器型稚拙,器足宽厚,露胎砂底光润,釉质青白。因顺治民窑大多无年款,故易于明末和康熙初期的器物想混,鉴定师应从造型、胎釉、纹饰上作比较,有的还可以器上的干支纪年款为佐证,去“对号入座”。

  2、图案纹饰特征。顺治时期,瓷器的装饰工艺,有印、刻、划、绘。图案纹饰的演变较为明显:晚明时富有民间生活气息的绘画题材(如捕鱼、牧牛)已渐消失,代之以粗狂豪放的怪石花卉和工笔潇洒的任务故事,呈现了典型的时代风格;尤其是这一时期常见的积累特殊图案,使人触目即有清初之感。

  3、青花特征。顺治时仍采用明代晚期的国产浙料,釉料的提纯。培制工艺,均有所创新;青花色调较为丰富,已开始能分出浓淡和阴阳面的层次,为康熙青花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胎体、底足特征。胎体:胎体仍显厚重,但胎质较之明代崇祯的显得坚硬细润。器足规整,盘类器底极少有下凹现象,个别的仍有浅显的跳刀、刮削和旋痕。粗制器物足底些斜削草率,多粘有砂砾。精细的足尖呈滚圆的泥鳅背状,较为圆润。这时器物的圈足,较之明代有显著的变化,由浅矮渐高深,至康熙时期愈甚。明代万历出现的一种裹矮外高的斜削式宽圈足,顺治时仍然很多,其底足多不施釉,甚是光润;此类延续到康熙时期,以后即行小时。此时变圈底也有所见。

  5、釉面特征。釉面:顺治时期的釉面多种特点:一般为青白色,器物外部釉色尤酷似卵青;盘、碗类底部近足处,呈较淡的亮青色;早期的粗器类,釉面较为浑浊。器物口沿所施酱黄釉,深浅不一,深者呈黄褐色。此种“黄釉口”,是顺治时期的重要特征。

  6、款识特征。款识分为官窑款和干支纪年款。款式有楷书、隶书和篆书。堂口款中多见的是“玉堂佳器”款。

  顺治年民窑瓷器顺治一朝历时18年(1644-1661年),从传世品看,顺治窑主要烧造了青花、五彩、白釉、黄釉和茄皮紫釉等几个品种,这其中青花占主流。顺治二年(1645年),朝廷破除了明代官窑那种官办官烧的制度,而接纳官搭民烧的制度,这不仅充实释放了民窑的生产潜力,调动了工匠们的生产起劲性,提高了民窑作坊的规模及烧造细腻瓷器的手艺,也刺激了民窑青花的进一步生长。官窑、民窑相互影响,相互推动和促进,因此,顺治青花民窑数目居多。这种“官搭民烧”的制度无邪适用,不仅为陶瓷生产闯出了新路子,同时也为后期康熙瓷器的繁荣与蓬勃生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谦善,为每一位藏家保驾护航,开辟出手捷径!

  天价都是浮云,成交才是王道!!

  国家一级展会和国家一级拍卖火热征集中……

  {杭州谦善}

  罗总    免费鉴定  免费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