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杭州谦善现为香港苏富比征集清代道光瓷器

时间:2017-11-07 14:29

  清代道光朝(公元1821-1850年,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原名绵宁)年号)前后共29年。此时,国外陶瓷市场已经消失。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割地赔款,国力衰微。道光皇帝素以俭朴著称,即位之初,首先裁减宫内脂粉费数百万两,对于瓷器也力求简朴,限制烧造,控制费用,有时入不敷出,无法支付御窑厂的正常开支,所以产量非常低,精品更是难得一见。

  道光青花以鸦片战争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生产量较大,质量也较高;后期生产量较小,质量较差。

  光时期官窑生产以粉彩瓷为主,青花瓷为次。道光官窑有不少仿康熙、乾隆朝的作品,即使是仿明代的作品,也具有康熙、乾隆朝的风格。

  民窑青花以日用瓷为主,陈设瓷为次;以国内市场为主,海外市场为辅。

  道光青花瓷造型大多沿袭乾隆朝旧制,创新极少。如天球瓶、玉壶春瓶、葫芦扁瓶、直颈瓶、赏瓶、花觚、胆瓶等。造型日趋笨拙,线条生硬,棱角过于分明,缺乏细巧圆润的美感。比例失调,民窑器尤甚,特别是道光后期,许多器型显得更加蠢笨和粗俗。胎壁薄厚不均,修胎不精,制作粗糙,常见器型除盘、碗、杯以外,多见花盆、玉壶春瓶、赏瓶、绶带葫芦瓶、鱼缸、鼻烟壶、鼎炉等。由于此时拉坯工匠有意把器物的底部和胎壁加厚,所以此时器物比嘉庆时期更重,塌底现象有所减少。

  道光瓷器造型特征:道光一朝造型的时代风格较为明显。早期的器型有的仍能保持嘉庆时的风格;之后经三十年的演变,渐由规整趋向笨拙;及至后来的咸丰朝,厚笨特点更为突出。因而道光、咸丰两朝的瓷器有其相同的特征,器物的外形线条折角多有板滞生硬感,还不及雍、乾时的秀美圆润。

  道光瓷器胎体特征:自嘉庆后期开始,胎质日益粗松,同品质的胎体和前时相比,由于密度小而重量轻,道光时更甚。琢器的胎体多数较厚笨,民窑尤为突出。但民窑中,也不乏大量的胎质洗白,制作规整,口沿俏薄的薄胎圆器。

  道光瓷器釉面特征:道光瓷器釉面最显著的特点是,施釉不匀,釉表有明显的水波纹样的折皱,俗称“波浪釉”。釉面稀薄,白而泛松,无莹润感。

  道光瓷器纹饰图案特征:此时,瓷器的图案纹饰,深受以封建统治者为代表的及时享乐风气的影响,过去少见的斗鸡戏狗等图案在管、民窑器物上较多地作为主题纹饰出现。

  道光瓷器款识特征:道光款与嘉庆款基本相同。官窑瓷年款多为篆书“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款,字外多无框,排列工整,字体有力,笔法圆润,笔划较粗,横竖粗细一致,以青花和红彩写款。民窑器多用矾红图章款,书“大清道光年制”三行六字,但字体不正,书写随意,字迹潦草,多有省略,有的只写半边字。堂名款一般都是楷书,最著名的是“慎德堂制”、“退思堂制”款。

  天价都是浮云,成交才是王道!!

  国家一级展会和国家一级拍卖火热征集中……

  {杭州谦善}

  罗总    免费鉴定  免费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