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杭州谦善拍卖征集清同治瓷器

时间:2017-11-04 13:41

  {杭州谦善}

  免费送拍免费交易

  同治,清朝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的年号,慈禧和咸丰帝之子,对应年份为公元1862年至1874年。

  慈禧采纳了大学士周祖培的奏议,废止“祺祥”年号,改用“同治”年号。“同治”,表示两宫太后临朝同治之意或者说两宫太后与众大臣共理朝政之意(同治也有同于顺治之意)。慈禧太后一听十分高兴,特颁谕旨,以第二年为同治元年,并命停铸“祺祥”钱,改铸“同治”钱币。

  同治皇帝的即位是清朝帝王中最顺理成章,最没有争议的一个,咸丰皇帝共有两个儿子,同治是他的长子,次子出生之后未命名就夭折了(同治帝即位追封悯郡王),所以同治成了皇位的唯一合法继承人。 同治即位时,只有六岁,由载垣、端华、肃顺等八位顾命大臣辅政。这一年的,载淳的生母慈禧太后不满八位大臣专权,联合东宫慈安皇太后和恭亲王奕䜣合谋发动辛酉政变,在护送咸丰帝梓宫回京之际,慈安、慈禧和小皇帝先行到达,采纳恭亲王建议,将载垣、端华、肃顺处死,其他五人革职或遣戍,实行两宫太后“垂帘听政”,自己掌握实权,废除八名顾命大臣所拟定的年号“祺祥”,改年号为“同治”,以第二年为同治元年。

  清代同治皇帝结婚时,在景德镇御窑厂烧制了10072件瓷器。在历史动荡中,这批大婚用瓷没有完整保存下来,有些散落民间,还有些则流落海外。昨日,20余件同治大婚瓷出现在重庆未名堂古陶瓷艺术馆,市民可免费参观。

  碗、碟、渣斗、羹匙……昨日,在艺术馆展出的20余件同治大婚瓷,琳琅满目。特别是一对“黄地粉彩蝴蝶八喜字盘”,瓷盘上精致蝴蝶印花让观众赞不绝口。

  “关于同治大婚瓷,在清宫档案里有明确记载,是当年同治皇帝结婚时,在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的,全套总共10072件。”未名堂古陶瓷艺术馆馆长陈斌崇介绍,景德镇御器厂在明代初年设立,专门负责为皇家烧制御用瓷器。咸丰5年,太平天国军队攻下景德镇后,将御窑厂一把火烧光。同治5年,清廷从国库中拨款1100万两白银,在旧址上恢复御窑厂烧制,为同治奉迎皇后入宫造办用瓷。

  据了解,同治大婚瓷是成套组合,以日用器为主,共烧制10072件170桶,24种器形。主要是碗、盘、碟、酒盅、羹匙、茶盅、茶缸、渣斗、粉盒、刷头缸、胭脂盒等,在皇帝大婚、太和殿筵宴上使用。

  大婚瓷釉色品种以粉彩为主,有23个品种,绝大多数是黄釉粉彩器,用淡黄色作底,绘以蓝、绿、粉红色纹饰;或在淡绿地或淡紫地上绘粉红色图案;或在藕荷地上绘绿色纹样等。

  大婚瓷纹饰以花草和文字为主,有兰、竹、梅鹊、百花、百蝶、百蝠、海水江崖八卦、八迹象、海水龙纹、“喜”、“双喜”“寿”“万寿无疆”等字。比如,有百蝶双喜字、五蝠捧寿等。分4类,5种组合。

  此外,在器物底部还有用红彩书写的楷书款,同治大婚瓷的款识有“同治年制”和“燕禧同和”两种款式。

  据悉,这批同治大婚用瓷在历史中并没有完整保存下来,北京故宫现存2889件,其余的散落民间,还有些流落到了海外。

  据悉,此次现身重庆的20余件同治大婚瓷,是近年来由重庆籍藏家陈斌崇从海外拍卖市场上花重金收藏的,有的单件花费就在六位数以上。如此大数量对同治大婚瓷的私人收藏在国内属罕见。

  成交才是王道

  {杭州谦善}

  免费送拍免费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