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04 11:07
{杭州谦善}
免费送拍免费交易
粉彩初创于康熙晚期,盛烧于雍正、乾隆时期,以雍正时制作最精。粉彩瓷在当时乃至现在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瓷器品种,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的影响而产生的新品种。粉彩瓷器使用"玻璃白",并与绘画技法紧密结合,增加了彩绘的表现力的同时,烧制出的瓷器画面粉润柔和,故名粉彩;又因为是在烧成的白瓷上画彩,再经过低温(700℃~750℃)二次烧造而成,其效果较淡雅柔丽,视觉上比五彩软,所以又称"软彩".
「清咸丰 粉彩花蝶纹瓜棱壶」
咸丰一朝时间短暂,只有11年。咸丰帝刚即位不久就发生了太平天国起义,后来又有英法联军进犯,时局动荡战乱不断导致国力疲弱民不聊生,手工业的发展一度受到制约,御窑烧造也断断续续的,远不如前几代兴旺繁盛,因此传世作品很少,官窑粉彩更是少见。但因为官窑的衰落导致一大批官窑的高级技师流落民间,反而促进了民间瓷器的发展,个别民窑器物相对精美细致,也很具有收藏价值。
据悉,嘉德在线五月大众收藏拍卖会将推出两件咸丰粉彩壶,一件为提梁壶,另一件为执壶,分别画花蝶和刀马人物,风格迥异,对于研究咸丰粉彩的烧制工艺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提梁壶"又名"东坡提梁壶",相传此型为宋代苏东坡所创制,以其圆纯端重的造型,简巧虚空的提梁设计,历来为壶界所珍爱和推崇的经典款。这件粉彩花蝶纹瓜棱壶即采用此设计,双肩上配外撇提梁钮,配铜提梁;略收口、肩略收,鼓腹、流外撇、圈足,盖与壶身均成瓜棱状,整个器形典雅流畅,精巧细致。
腹上部及足胫部均以蓝料彩绘制,上部一周如意云头纹,下部一周变形莲瓣纹。腹身以粉彩点蓝料彩绘花蝶纹,蝴蝶翩翩,生动自然,趣味盎然。胎质洁白细腻,施彩淡雅又不失大气,保存完好,实属不易。若置于案头,一壶清茶,品清代之风,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清咸丰 粉彩通景刀马人物纹壶」
刀马人物纹是清代瓷器的一种常用装饰纹样,构图复杂,人物生动,主要描绘战争或习武场面的人物、坐骑、弓刀、故名。如火赤壁、曹操大宴铜雀台、五霸战争等历史人物故事。咸丰时期的人物头部绘画方法很有特点,多为上窄下宽,且鼻头较大,从此壶腹所绘的刀马人物纹通景,也可很明显的看出这个特点,描画细腻,人物神态生动,性格表现突出,整体色彩缤纷绚丽,将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造型为单耳执壶,配宝珠钮圆盖,收口鼓腹、长流外撇。胎质坚致,釉色莹润,保存完整,堪为咸丰粉彩的上乘之作,值得收藏。
咸丰瓷器的制作及鉴定要点:
一、咸丰一朝处以清朝暮落时期,因此瓷器生产也走向下坡。所生产的官窑瓷器十分少,因此咸丰官窑器传世极罕。咸丰瓷中有一部分和道光瓷很难区分,事实上帝王虽已更跌,但制瓷、制瓷工匠并无任何改换。从总的情况来看、咸丰瓷和乾隆、嘉庆瓷比较、当然显得胎质疏松,波浪釉明显。器型除仿造传统器物外,很少有创新之作!在图案纹饰方面,除传统的图案外,多见八仙、王母、婴戏及蝙蝠寿字图等。人物的鼻骨有的比道光时期更高挺而有勾,仕女已普遍为清装小脚。
二、咸丰朝的单色釉器,以霁蓝、天蓝、芸豆红、粉青、仿均、仿哥、甜白、绿釉、茶叶末釉为多见。其中以仿哥堆花工艺、茶叶末釉,蓝釉描金最为突出。其仿宣德白釉盘,细沙底、刻咸丰官款。
三、咸丰青花并无特殊之作,其仿康熙、仿乾隆的青花瓷器已算上品,成色比较稳定。一般制品青色比较暗淡,釉里红器则多浅淡。
四、咸丰的彩瓷以粉彩为主,其特征之一是多用雪青紫色。压凤尾纹的轧道工艺已少见,乾隆、嘉庆时期盛行的”万花堆粉彩器“也几乎绝迹。粉彩多白底绘画,器物边口部分往往描金,但精致之作较少。
五、斗彩制品极少,所见斗彩和道光官窑器相似。五彩器中的官窑制品有少数小件器,民窑器则粗俗不堪。
六、咸丰官窑款识:咸丰官窑款改变了前朝以六字篆书款为主的局面,而以”大清咸丰年制“六字楷书青花款为主。多数为两行六字,无边框、在少数官窑粉彩器上也有六字篆书款,亦有抹红款、刻款和少数描金款。
成交才是王道
{杭州谦善}
免费送拍免费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