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古钱币 上海古钱币买卖联系古雅小林

名称:先秦古钱币 上海古钱币买卖联系古雅小林

供应商:上海古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价格:面议

最小起订量:1/个

地址:上海市长宁区凯旋路1020号

手机:18621099312

联系人:林婵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60826875

更新时间:2013-12-10

发布者IP:58.34.194.81

详细说明

  ?上海古雅大型拍卖会展览会征集火热进行中

  一、征集范围:

  历代瓷器、各朝名家字画、翡翠玉器、竹木牙雕、当代艺术品等

  精品陶瓷:历代窑口及各代官窑器,历代瓷器、高古瓷、宋代瓷器、元明清瓷器等

  翡翠玉器:明清和田玉,A级翡翠为上. 要求玉质佳、雕工精。高古玉、明清玉、新玉(以和田玉为主,玉质润、透、白,雕工要好)

  名家字画:历代名家书画,油画、水粉画、古代字画、近现代字画、古籍善本等

  杂项古玩:竹木牙雕、文房四宝、田黄石、鸡血石、古钱币,金银器,青铜器、印章、 木器等精品

  明清家具:各种材质的硬木家具,以紫檀和海南黄花梨为最好

  以及各类十字绣等绣品。

  二、征集方式:

  凡有意向者,请将藏品送到我公司专家鉴定,符合条件者即可办理相关手续,您也可以将藏品的图片发送到电子邮箱,标明藏品详细信息 (作者、尺寸、年代、质地等),同时请标明您的心理价位,姓名、电话,我们会在三天内给您回复。

  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古钱币市场的开拓及古泉文化的传播,期间亦经手与收藏了不少古钱名珍及稀见品种,对此我们不敢专享,愿通过《华夏古泉藏珍系列》将珍泉及相关历史、文化背景展示给大家,因水平有限,欢迎专家、泉友的批评指正。本文是该系列的第一篇,介绍三枚先秦珍品:三孔布“宋子”、锐角布“亳百涅”和“共”字圜钱左书。

  三孔布,形似圆足布,因其首部与两足均有一孔而得名,除三孔这一特点区别于圆足布外,背文尚有“一两”或“十二朱”以铢两为单位的计重,这在先秦布币中是绝无仅有的。该币种至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在金石名家初尚龄所著《吉金所见录》中才有首次著录,以后历经一百多年直至今天,三孔布已陆续发现不同地名30余种,种类虽多但每一品种均寥若晨星,不少为仅见孤品,而期间关于三孔布国别、年代等问题的讨论、研究一直没有停止,但难有共识与定论。目前在学术界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认为三孔布系战国后期秦占领赵国城邑后所铸,即秦铸。主要依据是三孔布采用铢两制计重,而当时在钱币上采用铢两计重的只有秦国,且铸量稀少,因此推测为秦灭六国过程中占领赵国城邑后“暂时出现的圆钱与布钱的混合型铸币”(朱活《古钱新探》),持这一观点的以郑家相、朱活为代表,彭信威先生亦倾向于此说。

  第二种观点认为是战国中期中山国铸币,主要依据是考证出的三孔布地名主要集中在公元前四世纪中山国疆域内,持这一观点的以汪庆正为代表。中山国属北方狄族的白狄,春秋中晚期始强大而建国,后几乎为晋所灭,不久三家分晋,中山国得到喘息的机会,但时间不长,战国初期最先强大起来的魏国于公元前406年占领了中山,公元前380年前后中山复国,定都灵寿(今河北省平山县附近),据平山县中山国墓出土铜器铭文,中山曾趁燕王哙让国内乱之际攻取燕国“方数百里,列城数十”,说明这一时期的中山曾一度比较强大,不排除铸造这种精美钱币的可能。

  第三种观点认为是战国后期赵国铸币,主要依据是三孔布形制类似赵圆足布,且分大、小二等,文字制作也为三晋风格,已考证出的三孔布地名要么属赵,要么先属他国而后属赵。至于以铢两计重,则依据考古发现,战国时期以铢两计重的可能并不止秦国,如燕国金器背面均刻有铢两计重的铭文,目前已确认为赵国的铸币均无计重,但不能因此认为赵国不曾采用铢两制,持这一观点的以裘锡圭、李学勤为代表,这也是目前得到较多认可的一种观点。

  三种观点各有合理性,但也都有其难以解释的地方,最近的一种观点认为三孔布可能是一种的信用支付工具,即并不是一般的流通钱币,这似乎可以解释三孔布铸工较精、品种多而数量少的原因,但战国时期的商品经济是否发展到有出现信用货币的可能性尚待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