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钯膜
通常由钯合金轧制而成,可制成膜片(称钯膜)和膜管(称钯管)。膜厚通常为50~100微米。主要用于氢气的纯化,其原理是溶解——扩散模式,扩散的驱动力为膜两侧的氢分压差。在300—500 ℃下,将原料氢加压通入膜的一侧时,氢分子首先在膜表面化学吸附并解离成氢原子,后者溶解于钯合金中形成氢化物,体积很小的氢原子位于钯合金晶格的间隙,可以自由移动。在浓度梯度的驱动下,氢原子扩散到膜的另一侧并析出,重新结合成氢分子后脱附。除氢气及其同位素之外,其它任何气体均不能透过钯膜,故可利用钯膜获得超高纯氢。氢透过钯膜的速率与温度、膜厚及膜两侧的氢分压差△P有关。升高温度,增大△P及减小膜厚,都会使透氢率增加。但温度过高,会增加能耗并降低膜的物理强度。因此,温度通常控制在400℃左右。某些杂质可导致膜中毒,降低膜的透氢性能,甚至使膜遭到破坏。能引起钯中毒的物质有:汞、砷化物、卤化物、油蒸气、含硫和含氨物质以及粉尘等。钯合金可制成管状(称为钯管)或膜片(称钯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