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林风眠受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影响,承五四新文化运动之波澜,倡导新艺术运动,积极担负起以美育代提高和完善民众道德,进而促成社会改造与进步的重任。他锐意革新艺术教育,请木匠出身的画家齐白石登上讲台,聘请法国教授克罗多讲授西画,并提出了“提倡全民族的各阶级共享的艺术”等口号。他提倡兼收并蓄,调和中西艺术,并身体力行,创造出富有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的、高度个性化的抒情画风,是20世纪实践中西文化融合具有革新开拓精神的先驱之一,林风眠是艺术教育家、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和现代绘画的奠基人之一 。
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山水》、《静物》、《宫女与花瓶图》等。晚年林风眠客居香港,深居简出,凭记忆重画在“文革”中毁掉的作品,几乎一直画到生命的终点。他一生颠沛流离,没有时间整理画册,更谈不上出版全集,以致今天市场上林风眠画作赝品不计其数。
林风眠先生曾为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为上海乃至全国的美术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赴港前将其在上海时创作的一百零五幅作品存放于上海中国画院,不久又将这批存画全部捐献国家。
画家吴冠中借用京剧的腔来说明其恩师林风眠的艺术特色。他说,林风眠的腔是独特而鲜明的,他寓圆于方。他基本采用方形画面,追求最大的扩展与最严谨的紧缩,在胀与缩的矛盾搏斗中构成力的平衡。裸女、古装仕女、修女、缩颈的乌鸦、猫头鹰、莲花、浮萍、团扇、柠檬、秋叶等等弧曲之美的形象都谱入了林风眠的唱腔。但他又不仅仅局限于圆,在使用圆这个盾牌的同时,不断挥舞长矛:锋利的苇叶、漂拂的柳丝、横斜的枝叶、白鹭的腿、渔翁的竿……,形成既对照又和谐,统一在一幅画面之中。
中国向来以礼仪之邦著称,礼尚往来之传统沿续几千年,陶冶了华夏古国万千巧夺天工的奇珍异宝。两千年以前,人们以青铜器为礼,上礼天地君主,下礼亲朋好友,青铜文明曾磅礴一时。然而,自陶瓷从泥火中诞生以来,青铜淡出,陶瓷,集天地之灵秀愈见精美,逐渐成为礼器的主流。礼送陶瓷,已成为千百年来人们的习俗,宋五窑,元青花,明佛像等等等等,它们扥所承载的礼品文化也随之源远流长,发扬光大。
上海保纳艺术品交易有限公司紧跟时代潮流,整合于优化艺术品行业资源与服务,以领先同侪的经营理念、客户为至尊的服务宗旨,为全球的中国艺术收藏爱好者提供专业、优质、便捷的艺术品展览、销售与上拍服务。成功的举办了多次拍卖会,与业内的众多收藏人士都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现2013大型高端艺术品拍卖会筹备工作正在进行。目前火热征集中,希望各位藏友积极参加征集活动。一方面也让更多人发掘出文物的价值,另一方面也可以获得自己的投资价值。制作图录亦已进入尾声阶段,欲拍的广大藏友请积极与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