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笔筒,人人熟悉,古人以其放置毛笔,属于文房类范畴。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对笔筒钟爱有加,虽为实用“小器”,但一直是古代文人墨客案头不可缺少之物。
笔筒约出现于明朝中晚期,而其前身,应为早在唐代就大量使用的笔船、笔床和笔隔。笔船和笔床虽说造型别致,但使用起来不太方便。以材质分,笔筒主要有瓷制笔筒、竹制笔筒、木制笔筒三大类。其中,瓷制笔筒又分青花、粉彩、浅绛彩、色釉等品种。从存世情况来看,清代笔筒中,以竹制笔筒最多,瓷质笔筒次之。康熙的青花、雍正的墨彩和乾隆的粉彩以及光绪的文人浅绛彩笔筒,都体现了各朝代瓷器烧制的最高水平。
在如今的收藏品市场上,精美的老笔筒已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虽不属于拍卖会上的主角,却是海内外各大拍卖会上的常客,各类笔筒的价位都有了不同提升。香港的苏富比和佳士得,国内的北京翰海、中国嘉德、西泠印社等在拍卖中都曾专设笔筒文玩专项,拍场上的瓷笔筒以清代制品为多,成交价格也相对较高。从拍场上看,清中晚期瓷笔筒的成交价较之清三代制品有明显差距,康雍乾三代制品最受追捧。上拍的笔筒以瓷质、玉质、木质、竹质居多,目前位列瓷笔筒成交价榜单第一的是2007年在香港苏富比秋拍中,以2384.75万元成交的“瓷胎珐琅彩西洋仕女出游图笔筒”。而在2005年的香港苏富比秋拍会上,一件“清雍正仿木纹釉墨彩山水高士访游图笔筒”经过激烈竞拍,最终以高出估价两倍多的2209.04万元成交。
笔者收藏的笔筒系列中以晚清民国的粉彩、浅绛彩居多,其中又以古典文学名著题材为重点,如:《红楼梦》、《西厢记》和《三国》等题材。笔者收藏的一对以林黛玉为题材的笔筒,画工尤其生动传神。无论是人物的服饰体态,还是清秀略带忧伤的脸庞,描画都极其细致。这对粉彩描金笔筒的底款为大清同治年制篆书款,品相也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