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雍正瓷器,清雍正瓷器鉴定,清雍正瓷器拍卖,专业瓷器鉴定拍卖
雍正六年(1728年)至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内务府员外郎唐英被派驻景德镇督陶近30个春秋,成绩斐然。唐英初为督陶协理,乾隆四年(1739年)升为督陶官,因此一般人将乾隆时期的官窑称为“唐窑”。唐窑瓷器是乾隆时期的代表作。乾隆时期既是我国瓷业发展的高峰,也是走向衰退的转折点。而乾隆官窑的兴衰与唐英主事的始末相始终。乾隆早期青花的制作水平接近雍正时的水平,喜仿明代永、宣青花瓷。如有仿制明永乐青花莲瓣鸡心碗、折沿盆、无档尊,仿明宣德青花把莲盘、青花地白龙高足碗等。纹饰方面有效仿永、宣“苏麻离青”的黑斑和靛蓝青色相映成趣的特色。乾隆青花寿山福海纹花口瓶,腹部画有桃、蝠、山海,工匠为了表现画面纹饰的立体感,用青料加重点染某些部位,以使产生酷似“苏麻离青”的艺术效果,其蓝中存白,对比强烈,形象地表现出山石、桃实的质感,这是唐英督陶时在绘瓷技法上的独创。
近年来,在艺术品收藏市场上清康雍乾三代瓷器一直受到市场的大力追捧,特别是乾隆瓷几乎成为高价瓷、天价瓷的代名词。2010年10月,在香港苏富比秋拍上,一件清乾隆“万寿连延”葫芦瓶以2.52亿元被香港收藏家购得,创造了当时的全球瓷器拍卖纪录。在2011年纽约苏富比春拍上,一件估价仅为5000元、标为“类属民国”的瓷瓶,因被买家抱着“豪赌”乾隆官窑的心理而最终以超出估价万倍的1.2亿元高价成交,堪称拍场一大奇迹。种种成交记录显示着,古玩投资将风靡全球!
香港艺术品市场行情如何? 为什么比大陆市场要好?
1: 香港是一个相对成熟的艺术品市场,这里的拍卖行、博览会、画廊与艺术金融市场相辅相成,一同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作为世界第三大艺术品拍卖市场。
2: 香港拥有低税率、简单税制及完善的保险等制度。对于文物艺术品,香港既没有进出口关税,也没有增值税。因此,香港低税政策使得拍卖公司能够非常容易地经营。更具有吸引力的是 海外收藏家在香港交易是不需要缴利得税的,只需回国完税即可。
3: 香港政府长年实行积极不干预政策,资金可以自由进出,市场可以自由发展。香港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能够走到今天,与政府的政策有莫大关系。
4: 香港有一套健全而有公信力的法律体系,清晰透明,接近西方的民法和商业法,构成了安全成熟的商业环境。
此外,香港还拥有成熟的、经验丰富的投资收藏群体。在活跃的市场中,拍卖行可以接触到很多高资产净值人士,他们都是潜在的收藏家、投资者,而且香港藏家的文化修养和素质很高 ,经济实力雄厚。
HK泰珑国际拍卖控股有限公司
《HongkongTaiLongInternationalAuctionHoldingsLtd.》:于2006年成立,总部位于亚洲金融中心香港,注册资本5000万港币,泰珑拍卖是经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批准成立的大型国际拍卖公司,每年定期举办春季、秋季、各类大型精品拍卖会。
1、诚信品牌
信为立业之本,诚信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虽然目前中国的艺术品交易市场仍十分不规范,但经过多年的历练,买家已经变得更为成熟,对艺术品投资的理念与实践、收益与风险的认识更加深刻,买家将会根据自己的收藏趣味与收藏标准来挑选作品,而不会再盲目或轻率地参与选择,场将会越来越清明,试图浑水摸鱼的拍卖公司将被市场逐渐淘汰。
2、坚持“精品+工品”双轨制路线
纵观国内艺术品交易情况,名家精品始终受到各大买家的青睐因此,笔者认为一家好的拍卖公司应坚持走精品路线,但这里所指的精品不仅仅指那些价高质好的高精尖产品,还应包括那些价廉物美的产品。高精尖的名家精品固然是市场上璀璨夺目的明珠,但这种精品资源毕竟有限,精品来源之争也会异常激烈。
藏品征集范围:
名家字画:中国古代及近现代名家书画,油画、水粉画及其他艺术形式不限。
精品陶瓷:古代各窑口到代官窑器,以宋五大名窑、元、明、清官窑瓷为佳。
翡翠玉器:高古玉,明清和田玉,A级翡翠为上.要求玉质佳、雕工精。
杂项清玩:竹木牙雕、文房四宝,田黄,鸡血石,金银器,青铜器,古币,错版币等。
明清家具:各种材质的硬木家具,以紫檀和海南黄花梨为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