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这座墓葬位于洛阳市瀍河区,为竖穴土圹墓,墓室长约7米,宽约5米;内有棺有椁,均为木质。椁的高度在1.8米左右,由于曾被盗掘,棺只剩下轮廓,尺寸难以判断。
据洛阳市文化考古研究院院长史家珍介绍,这座墓葬的发掘工作始于今年9月,经过3个月的发掘,墓葬的形制和建筑方式可基本推断为:先是在外围用木条搭建了椁,而后在椁的底部呈东西方向铺了4根长木条做底部支架,又在这些木条上,按南北方向平铺了木板,然后在椁的内侧偏西方向放置棺。
据介绍,这座墓葬大小同洛阳市此前发现的几座“中”字形和“甲”字形的墓葬比较接近。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这两种形制的墓葬都是级别较高的贵族墓葬。
墓室中间偏西的地方有一个圆形的痕迹。据考古人员介绍,这是民国时期盗墓贼挖盗洞之处。经过考古人员认真、细致清理,发现了一些被盗墓贼遗漏的随葬品。其中,少量漆器的发现让考古人员眼前一亮。
西周漆器和现在所说的漆器有所不同。据考古人员介绍,当时漆器的制作方式是:在事先做好的胎体上缠绕纱布,然后在纱布上刷油漆,待油漆干后,再将里面的胎体去掉,类似于现在雕塑制作中的翻模。当时的漆器非常薄,保存到现在非常不容易,这座墓葬里发现的漆器现在还在泥土里若隐若现,表面由红绿两色纹饰组成。
墓葬里发现最多的是青铜车马器,主要有车轭、车辔、车辖、车毂等,还包括銮铃等饰品。考古人员从数量上推断这些车马器至少归3辆车所有。
此外,考古人员还发现了饕餮纹兽面玉饰、铜鱼、石磬等随葬品,玉器的发现,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墓主人的地位。虽然墓主人身份不好判断,但其形制、规模以及出土的一些器物,对研究西周时期的墓葬制度起到了很大的补充作用。
考古人员还在这座墓的周围发现了4座西周时期规模相对较小的普通墓葬,其中,出土了玉璧、蚌饰、兽面玉坠、牛头铜饰等。考古人员推断,5座同一时期的墓葬位置非常接近,有家族墓的可能。
征集范围:书画:历代名人字画精品,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书法,篆刻等。陶瓷:历代陶瓷精品,元、明、清官窑为主,宋瓷为佳; 彩瓷,素瓷,青花瓷 等。 玉器:明清玉、高古玉、近现代玉器,要求玉质佳、雕工巧、皮色好为佳。杂项精品:历代名家文房用品、紫砂、印章、牙雕、砚台、古籍善本、金银器、明清漆器、宝石等杂项
您的藏品想要出售或购买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