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明清时期瓷器鉴定拍卖 哪里成交率高

名称:吉林明清时期瓷器鉴定拍卖 哪里成交率高

供应商:上海成昊

价格:面议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中山西路1858号凯托大厦202-204室

手机:18217473618

联系人:刘鑫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56771659

更新时间:2021-03-23

发布者IP:116.226.45.163

详细说明

  瓷胎画珐琅是珐琅彩瓷的正式名称。是专为清代宫廷御用而特制的一种精细彩绘瓷器,部分产品也用于犒赏功臣。据清宫造办处的文献档案记载,其为康熙帝授意之下,由造办处珐琅作的匠师将铜胎画珐琅之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创制的新瓷器品种。珐琅彩盛于雍正、乾隆年间,属宫廷垄断的工艺珍品。所需白瓷胎由景德镇御窑厂特制,解运至京后,在清宫造办处彩绘、彩烧。所需图式由造办处如意馆拟稿,经皇帝钦定,由宫廷画家依样画到瓷器上。珐琅彩瓷创烧于康熙晚期,雍正、乾隆时盛行。清代后期仍有少量烧制,但烧造场所已不在清宫中而移至景德镇。初期珐琅彩是在胎体未上釉处先作地色,后画花卉,有花无鸟是一特征。康熙朝珐琅彩瓷器多以蓝、黄、紫红、松石绿等色为地,以各色珐琅料描绘各种花卉纹,其色彩、绘画、款式皆同于当时的铜胎画珐琅。

  相传历史上在我国江西瓷都附近,曾有一产胡姓人家,世代烧瓷为生。他家的瓷制品因 为精美得到了百姓的欢迎,也就惊动了官府。乾隆南巡时他的臣子将胡姓制瓷献给皇上,得到皇上大大赞美。大臣想让胡姓人进宫专为皇上和皇宫制瓷。 因为种种原因姓胡的不愿意进宫,于是大臣们在宫里特设一个窑,按照胡姓人的烧制方法烧制出了精美的珐琅彩瓷器。为了表宫里与民间的不同,也为了显示这种瓷器的出处,有人就将“胡”字拆开,将专为宫中烧的这种珐琅彩瓷器叫做 “古月轩”。

  上海成昊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古董鉴定、古董展览、古玩艺术品销售,字画,玉器、瓷器等各类产品交易的综合性平台,公司主要以藏品的鉴定、评估、展览、交易为经营重点,常年举办藏品艺术品展览展示交易活动,不定期举行全国鉴宝活动,每年定期举办春季、秋季等大型艺术品展览拍卖等活动。为了迎合市场需求,上海成昊展览服务有限公司率先推出陶瓷、玉器、近现代书画、古籍善本、珠宝翡翠、印章、邮品钱币、文房四宝、竹木牙雕、金铜佛像、等专业性很强的大型先展后拍项目。成昊藏品市场交流推广种类繁多,有广度更有深度,可以满足不同藏家的各类需求 。我们始终奉行“顾客至上,服务第一,诚实信用,利益共享”的经营理念,本着“公平、公开、公正、诚信”的原则,为艺术收藏爱好者提供专业、优质、便捷的艺术品展览、销售、拍卖及其他相关业务等服务。凭借香港这个国际经济、金融及商贸中心的地域优势,加强世界艺术界与收藏界的联系与合作,每年举办各种艺术博览会、收藏品博览会、奢侈品博览会,进行艺术品与收藏品的检测、鉴定评估、交流交易服务,以及通过会议、宣传、表彰、研讨等服务于全世界的收藏家及收藏爱好者。

  传说很有味道,但珐琅彩瓷器的出现是瓷器发展史上的一个必然产物珐琅彩瓷器的前就身是景泰蓝,也就是所谓的“画珐琅”。它兴起于明代,是在铜胎上以蓝为背景色,掐以 铜丝,再填上红、黄、蓝、绿、白等色釉烧制而成的工艺晶。清代康熙年间这种“画珐琅”的方法被用在瓷胎上,其吸取了铜胎画珐琅的技法,在瓷质的胎上,用各种珐琅彩料描绘而成的一种新的釉上彩瓷。雍容华贵的珐琅彩问世,虽与“康熙盛世”有关,但与雍正的关系更为重要。雍正登基后,对社会进行了一番改革,大大提高了景德镇制瓷艺人的社会地位。而且雍正酷爱精美绝伦的瓷器,经常对宫廷瓷器加以评价,亲自过问,并派得力的官员去管理瓷业生产。康熙、雍正年制作珐琅彩时,先在景德镇官窑中选出最好的原料烧制成素胎送至宫廷

  珐琅彩的彩料还有“洋为中用”的成分。五彩和粉彩中都不含的化学成份“硼”珐琅彩 中有:珐琅彩中含“砷”;康熙前的瓷器中黄色为氧化铁,而珐琅彩中黄色的成分是氧化锑; 珐琅彩还有用康熙前没见过的胶体金着色的金红。上述化学成分分析说明了珐琅彩是国外引 入的,文字上也有记载,宫中原名《瓷胎画珐琅》的档案于乾隆八年改名《瓷胎洋彩》由此可见珐琅彩确是欧洲进口,由此更可见康熙帝国时中外文化与贸易交往的盛况。

  珐琅彩瓷器从创烧到衰落都只局限于宫廷之中供皇室使用,是“庶民弗得一窥”的御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