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料的成分和特征

名称:青料的成分和特征

供应商:上海匡颐拍卖有限公司

价格:面议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江宁路212凯迪克大厦22楼

手机:15618822429

联系人:陈婷婷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56799914

更新时间:2013-07-31

发布者IP:116.231.8.31

详细说明

  钴蓝的应用最早起源于何时何地?

  在埃及和西亚地区,钴蓝的应用历史很早,而且很普遍。埃及在公元前15到14世纪制造的香料瓶就已用钴蓝作为着色剂。此外,伊拉克.叙利亚等地在公元9到14世纪制造的陶器釉,很多都用钴蓝着色,这类出土物在当地很多说明钴蓝应用的普遍性。相比之下,在中国,钴蓝的应用到宋代还很罕见,一直到明清才大量应用。

  钴蓝何时开始在中国得到应用?

  过去,许多人都认为钴蓝最早在中国得到应用的例子是唐青花和唐三彩蓝釉。但是近年来的考古发掘表明,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221年),在湖南长沙战国墓的出土物中就有采用钴着色的蓝色琉璃珠,这是在中国土地上见到的最早的钴蓝。研究结果表明,这个蓝色琉璃珠在化学组成上属PbO-BaO-SiO2系统,这是典型的中国制造的琉璃珠,所用的着色剂为低锰型钴蓝,同西亚地区出土的琉璃珠和陶瓷釉上的钴蓝属于同一类型,说明它是进口青料。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钴蓝就已从西业地区传入中国,当时可能通过中国西部边境地区的以物易物贸易而输入的。

  钴蓝何时开始应用于中国陶瓷釉彩?

  钴蓝应用于中国陶瓷釉彩的最早例子是唐三彩蓝釉和唐青花根据考古发掘资料,唐青花出土很少,唐三彩出土较多,但三彩中有蓝釉的也比较少。这些情况表明,在唐代时钴蓝在陶瓷釉彩中的应用还属萌芽阶段。对这一历史事实的最合理的解释是,当时国产钴土矿还未发现,所用的钴蓝都靠进口,来之不易,比较珍贵,所以不可能大量应用。唐代时中国与西亚地区的交往很多,丝绸之路畅通,不少波斯商人来到中国经商,当时唐青花和唐三彩所用的的钴蓝很可能是通过丝绸之路从西亚地区输入的。

  自然界的钴矿有几种类型?什么特点?

  自然界中含钴的矿物资源并不很多,但是它们的分布范围却很广,在世界各地的大部分地区都可找到。自然界中的钴矿极少有单独存在的,多数是从铜矿、镍矿、铁矿或银矿的开采中得到的副产品,一般都与别的矿物共生,最常见的共生矿物有锰、铁、铜、砷、镍、锌等。天然的含钴矿物有许多种类型,常见的有辉砷钴矿、砷钴矿及故土矿。中国最常见的都是钴土矿,它们是含钴的硅酸盐岩石因长期风化作用而形成的产物,由氧化锰和氧化钴的水合物以及其他杂质所组成的混合物。

  中国历代青花色料有哪些不同来源和名称?

  中国历代青花色料有进口料和国产料两种,根据化学分析结果得知,唐青花的色料属低锰型,含铜,来自西亚地区。宋青花色料属高锰型,是国产料。根据宋青花出土很少这一事实说明当时国产钴土矿的开发还还于起步阶段。元代时国产钴土矿在各地陆续有所发现,云南玉溪地区的民窑利用当地所产的钴土矿开始小批量生产青花瓷。景德镇元青花有进向料和国产料两种,色调浓艳而有黑班的多数是进口料,其化学组成特点是低锰,含砷不含铜,产地很可能是西亚或中亚地区;色调不太浓艳而没有黑斑或有黑斑但没有金属光泽的则是国产料。明清两代景德镇所用的青料在历史文献上有较多记载。根据这些记载得知,水宣两朝官窑所用者主要是苏麻离青(又名苏渤泥青),同时国产料也在使用。关于苏麻离青的产地,有人认为是西亚地区的波斯,也有人认为是非洲的索马里(Somalia),而其集散地则在西亚地区某地。当时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是东西方过往商船的避风港,从西亚来的商船带了许多东方各国所需要的货物来到这里进行贸易,郑和于水乐时从南洋带回的苏麻离青很可能就是从这些商船上获得的。成化朝所用的色科较为复杂,早期仍沿用苏麻离青而带有黑斑,后来就用苏麻离青和陂塘育的混合料。到成化后期苏麻离青的来源愈来愈困难,于是就全部改用陂塘青。这种青料产于江西乐平县,又称平等青。正德时期所用的青花料已经知道的有两种,一种是江西瑞州上高县产的无名子,又叫石子青;另外一种是正德后期从云南获得的回青。回青又称西域大青,美者亦名佛头青。但回青不能单独使用,必须和石子青混合使用。嘉靖官窑青花器大量烧造,主要使用回青和石子青的混合料,取得较好效果和较高评价,然回青产地太远而不可续,各窑都相继采用国产青料,如乐平的陂塘青、端州的石子青和卢陵、新建的黑赭石等。万历中期以后,可能因回青断绝而改用浙江所产的浙料。在明代,国产钴土矿不仅大量用于民窑青花,而且也成功地用于官窑青花的生产,取得这一成功的关键是采用了精炼工艺,使其质量人人提高之故。康熙青料的来源未见古籍记载,但从雍正以来所用的青料都有记载,唐英《陶冶图编次》说:“瓷器青花,霁青大釉悉籍青料,出浙扛绍兴、金华二府所属诸山……”。此书成于乾隆八年,由此可知雍、乾所用的青料是浙扛所产。康熙青料,至少康熙晚期青料,很可能和雍正青料属同一来源。近代景德镇所用上等青料大多为云南所产。谓之珠明料。据记载,珠明料在清乾、嘉年间已经采用,当时将它与广东、江西所产者并提,不以为上料。

  “无名异”究竟是何物?

  中国古籍记载的无名异是含铁的锰结核矿石和钴土矿的总称。《天工开物》中的无名异是指钴土矿,可作青花料,而含铁的锰结核矿石因含钴量很低而不能用作青料,古代用作治伤药物。

  景德镇历代青花瓷胎釉的化学组成有什么特点?

  景德镇历代青花瓷的胎基本上就是当时的白瓷胎,它们的铝含量元代和明代都在20-22%之间,但根据复旦大学1999年的测试报告,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出土的元青花,其中有些样品的铝含量可高达23-29%。元、明、清三代的官窑青花釉极大部分屑于石灰—碱釉。表11.1和11.2分别列出历代青花瓷胎和釉的化学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