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流市场供求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物流供给存在“硬缺口”
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统计,1991~2005年,我国实际完成的货运量年均只增长10%左右,与同期需求增幅15%之间至少存在5%的差距。近年来,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发展很快,但与物流需求的增长仍然不相适应,存在物流供给明显不足的“硬缺口”现象。2004年,我国需要运输的实物量增长20%左右,而实际完成的货运总量只增长了10.6%,使货物在途时间延长,压港、压库严重。资料显示,我国铁路总营业里程居世界第三,完成工作量居世界第二,每千米铁路完成的货运量居世界第一,但仍然不能满足社会物流的需求。全国各地每天向铁路部门申请车皮15万~16万辆,实际只能满足9万多辆的要求。我国现有路网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的矛盾日益显现。按国土面积平均的路网密度算,每万平方千米拥有铁路,德国为1009.2千米、英国为699.1千米、法国为538.3千米、日本为533,“千米,我国只有74.89千米,排在世界60位之后。按人口平均,我国每万人拥有铁路0.56千米,排在世界100位之后。
(2)需求不足与供给不够并存
社会化的物流需求不足与专业化的物流供给不够,是制约中国物流发展的主要矛盾,也是近几年中国物流发展的主要问题,并将成为今后物流发展必须跨越的一个“门槛”。认为一方面,物流需求聚集和释放的速度不快,“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物流运作比例还比较大;另一方面,物流服务供给能力还不能满足需求,特别是高端需求、即时需求、特色需求、一体化”需求满足率不高,物流资源短缺与物流服务过剩同存。
(3)供需矛盾存在差异性
我国东、中、西部区域物流发展不平衡,资源型地区流出量与流入量差距很大;城乡物流发展不平衡,农产品物流与农资物流发展滞后;行业物流发展不平衡,部分传统产业物流模式转型不快;各物流环节发展不平衡,供应物流和生产物流的分离外包慢于销售物流;基础性服务与增值性服务发展不平衡,增值性服务所占比例仍然不大;多种运输方式衔接不够,配套不好;公路运力相对过剩,铁路运能依然不足;普通设施设备过剩,特种、专用设备不足;物流基础设施分属不同的地方、部门和行业,缺乏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