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及地区开始了一场对各种物流功能、要素进行整合的“物流革命”。首先,企业内部物流资源整合和一体化,形成了以企业为核心的物流系统,物流管理也随之成为企业内一个独立的职能部门。其次,物流资源整合和一体化扩展到企业之间相互联系、分工协作的整个产业链条,形成了关联度高、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物流系统,出现了为工商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专业化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最后,一个区域范围的物流企业和物流系统对资源重新整合,发展成为区域物流系统平台。
区域物流系统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区域经济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区域之间及区域内部的货物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以及相关的信息传递等诸要素之间存在有机联系的总体。其特定功能运用区域经济的思想解决区域物流的各种主要问题,实现区域物流最佳化。
区域物流系统的体系框架是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描述各组成要素、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和层次结构、各要素之间的功能组合、信息传递,以及相互之间的依赖关系等。区域物流供应主体和
需求主体通过区域物流服务平台共同构成了区域物流系统的主体框架。区域物流供应主体的作用机制是在特定的区域物流资源配置下,实现特定的区域物流服务功能,以满足区域物流需
求主体的需要。区域物流服务平台是保证区域物流供需两大主体达到优化均衡的环境保障、技术保障与能力保障。根据弗里德曼理论,区域物流系统的形成必然会出现中心与外围两个子系统,区域物流中心城市比外围地区有更多的优势条件。建立区域物流系统必须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极化作用,构筑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区域物流体系,为区域物流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支持。区域物流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如图
1习所示。
区域物流系统组成从研究规划等政府行为角度来看,可以归纳为“一个中心,两个组织,三个平台,五个主体”。
(1)一个中心是指以构建区域核心竞争力为中心。
(2)两个组织是指区域物流管理委员会和区域物流协会。
(3)三个平台包括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物流信息系统平台和物流政策平台。
(4)五个主体是指工商企业、物流企业、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高校和科研院所、金融部门。